-
〓 天堂里来了一位出版家——追忆杨德炎先生
杨德炎 又是清明时节,阴冷的雨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我的心中再次萦怀着一个人。三年了,我多次想以文字表达对他的思念与敬意,但始终未曾落笔。 我是一个从不参加遗体告别和追悼会的人,唯有对他,我第一次破例去了八宝山。我与他不是同事、师友,但我们相交、共事十余年,一直到他退休、谢世,如果不是他的仓促辞世,我相信......
-
〓 姜佃友:说处暑
今年的气温有点儿反常,处暑明明已经过了十来天,可温度依然在三十五度左右徘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离开了。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具体说就是:备受炎热炙烤无精打采的老鹰开始抖擞精神,把锐利的目光对准了那些鸟类;天......
-
〓 方启: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时下,公众考古已成为一个热词。公众从未像今天这样将如此多的关注赋予考古领域,全国各地的公众考古活动层出不穷。 但是冷静地看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公众考古活动中的业外人士远远多于业内人士;而有业内人士参与的公众考古活动中,民间性质的又远多于官方;即使是业内人士参与的官方公众考古活动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笔......
-
〓 人才史话:成才需“善”助,也需“恶”磨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人才需要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成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才,不仅得益于来自正面的、好心的帮助,很多时候,也避免不了来自反面的、恶意的磨炼。真金要火来炼,坚木要金来雕。一个君子资质再好,也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真正成熟起来。这种种磨炼里,就免不了遭遇“小人”而带来的艰难困苦。孟子在论述“天将降大任于......
-
〓 文化评析:腾退亮相让古建筑“活”起来
创造性地“腾退亮相”,可谓一举多赢:既将文物建筑从生活区腾出来,避免在柴米油盐间遭遇磕磕碰碰,保留了古建筑的“体面”,又改善了老住户的居住环境。但凡有历史的城市,估计都不缺文保单位。文物要“活”起来,首先要兜底保护起来。于此而言,一切文保工作都离不开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6年会......
-
〓 师友印象:和谢冕先生聚餐
那天和谢老师的聚餐是老孟召集的。近些年来,我们一帮弟子,每年都会召集一处和谢老师吃饭,说起来是尽弟子之礼,但我的内心深处认为,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我们才可以肆无忌惮地放纵一番吧。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也能够永远保持学生般的纯真情态,能够回味少年般的情怀。 杯中酒频频举起,酒酣耳热之际,大家照例会讲......
-
〓 人民时评:给老师的最好赞美是信任
人与人的信任建设,从信任教育、信任教师开始,很合适开学伊始,就迎来了中国第三十一个教师节。这样的日子里,说起老师,你是怀着满满的感恩和祝福,还是有说不出口的心思纠结?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在新班主任家访时塞红包被拒。老师推挡中说的一句“不用客气,来日方长”,让家长愈思量愈纠结,前两天终于忍不住上网请教:“这究竟是意味着......
-
〓 写好汉字——不得不说的话题
在最近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针对时下国人汉字书写水平日见降低的现象,提出设立“汉语日”的建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字书写面临的严峻局面。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知名作家率先使用电脑写作,当时他们经历了从一手抚纸,一手握笔,到在电脑上敲字的巨大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十分痛苦,有的作家说,当面对稿纸时,文思泉涌......
-
〓 贺捷生:铁马冰河入梦来
贺捷生(左)与战友们在观礼台上。 在世界瞩目的9月3日上午,当我站在天安门城楼西侧阅兵观礼台上,看见我军的50个受阅方队,从长安街由东向西铁流滚滚铿锵而来,看见走在最前面的抗战英雄部队中“雁门关伏击战英雄部队”那面鲜艳的大旗迎风飘扬时,我在心中默念起了陆游的诗句:“铁马冰河入梦来。”长眠在雁门关的先烈,还有在雁门......
-
〓 刘运勇:守岁
中国人习惯在除夕夜里守岁。这天夜晚,人人抖擞精神,不睡觉,熬到新的一年。我们当地干脆叫做熬年。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这个欢乐的晚上,全家人团团围坐,茶几上堆满瓜果糕点,样样都讲究个吉利:摆一盘苹果,祝福平平安安;煮汤圆儿,比喻全家团团圆圆;吃枣,暗示幸福会来得早;嚼个柿饼儿,象征事事如意;拈块年糕,但愿生......
-
〓 关注传统文化村落:怎样保护好“老房子”
漫画徐鹏飞乡土建筑遗产不同于古建筑、石窟等其它遗产类型,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活态性,需要以更为整体性的思路、更为灵活的策略和更为细致的方式开展保护工作乡土建筑遗产,即俗称的“老房子”,是传统村落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保护工作中最为复杂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政府投入、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保护资金和技术......
-
〓 点将台·老鲍谭古:孟子的心理分析
造房子给孟子住、分配轿车给孟子乘、给孟子发高薪、还特许孟子不用上班的齐宣王,常常被孟子骂得晕头转向。其实,齐宣王智商一流,一点都不笨,他只是忠厚,只是知道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知道道高于势,代表势的他必须低眉于代表道的孟子。这种对天地之道的敬畏,算是那个堕落时代仍然保留的古代遗风,当初魏文侯尊重子夏师徒,就是这样的......
-
〓 人才史话:赵奢何以从田部吏到大将军
在东周列国的历史舞台上,赵奢的出场颇有戏剧色彩。他本是征收田赋租税的田部吏,因一起刀光剑影的抗税冲突,让他走进了平原君赵胜的视野。这天,赵奢带人征收租税时,碰上平原君家臣拒缴,就依法处置,杀了几个抗税管事者。平原君怒不可遏,要杀赵奢。赵奢却侃侃而谈,您贵为赵国公子,今若纵容家臣而不主持公道,法令就会受损;法令受损,国家......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教育要个性化
计卫舸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培育人的主体性、启迪人的精神独立,实现人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
〓 人民论坛:别在“成功焦虑”中迷失——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或许是追赶成功的脚步太匆匆,时下,不少人似乎感到很烦、很忙也很累。进入论坛、登录微博、浏览微信,往往可见这样的情绪在流淌。这其中固然有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压力太大的原因,但与一些人的“成功焦虑”关系不小。追求成功没什么不对,为成功而忙碌没什么不好。然而,在一些人眼里,成功就是出大名、挣大钱、发大财。比如,茶余饭后,津津乐......
-
〓 本质属性与产业化问题
文化产业早已成为朝阳产业,这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开拓了新的空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常脆弱的,利用不当必然会扭曲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品味,甚至会对它们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当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的问题正引起激烈争论。我以为,关键在于要认识清楚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可......
-
〓 心灵有约:夏日两章
初夏 初夏羞怯地来到世间,像小孩子。小孩子见到生人会不好意思。尽管是在自己的家,它还是要羞怯,会脸红,尽管没有让它脸红的事情发生。小孩子在羞怯和脸红中欢迎客人,它的眼睛热切地望着你,用牙咬着衣衫或咬着自己的手指肚。你越看它,它越羞怯,直至跑掉。但过一会儿它还要转回来。 这就是初夏。初夏悄悄地来到世间......
-
〓 光明论坛·温故:法令行则国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
-
〓 人才史话:化敌为友需胆识
曹操像 叶雄 绘 历史上,向来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然而,细看史书你会发现,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并非完全另起炉灶大换血,而是弃用那些阻碍新政的前朝遗老,特别是对年轻皇帝的权威构成威胁的个别重臣。疑心太重,排斥异己,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多半是昏君。但凡一代明君,对那些支持新政又确有才干的贤臣良将,仍会继......
-
〓 评论员随笔:历史构筑“精神彼岸”
如果说历史是凝固的现实,那么现实就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本身就是参与到现实政治博弈的一个“玩家”历史,这个看起来有些抽象的词汇,这段时间成为舆论热词。大街小巷张贴的纪念抗战胜利的标语,提醒人们短暂驻足,回望那一段山河喋血的岁月。恰在这个重温历史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主席致信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