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家看两会·单霁翔:展品“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我更加关心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博物馆怎样才能让观众喜爱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财富,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百姓生活。201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期间,观众每天早......
-
〓 评判民国学术的维度与态度
如何评判民国学术,已成为近期思想文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之对应的是,一些论著、通俗读物、影视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民国热”从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熟悉现当代中国学术史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如何评判民国、民国学术有过不少争论,却鲜有理性的剖析与总结。笔者以为,思想文化界只有清楚了解有关民国......
-
〓 传统节日怎么过:构建年俗文化空间
羊年春节在望,很多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网购了火车票飞机票,等着回家过年。过年,为的是阖家团圆,一解思乡之苦,也是为了感受热闹喜庆的年味。不过,现在不仅城市,农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几十年来家庭小型化的结果,也可能是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缘故。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城镇......
-
〓 光明时评:层层失守的保研审核让教育蒙羞
据媒体报道,在不符合“推免”条件的情况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赵某,经北京师范大学时任教务处处长涂某疏通,成功免试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研究生。这桩腐败案涉及3所高校,各环节审查层层失守,信息公开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走过场。不久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责任追究。这起腐败窝案令人发指。一是此案发生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成......
-
〓 史上非同凡响的“六局棋”
围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娱乐项目,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有关下棋的故事。史上有这么不寻常的六局棋,读来让人惊心动魄。公元383年,东晋时期,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人马,打败了号称百万人马的前秦八十万大军。当捷报传回建康的时候,谢安正跟朋友下棋,他随意看过后,便搁置一旁,继续下棋,似乎一切皆......
-
〓 暑天西瓜冰雪声
蔬果图。钱选/绘西瓜自古就是消暑解渴的首选食品。在没有电风扇、空调设施的古代,炎热酷暑是一段很难捱的日子。《燕京岁时记·颁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民间则在街上有冰售出。”可见酷暑之日,衙门赐冰解暑,条件好的京师人家也能买冰块解暑。而西瓜可就成为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的天然“冰浆仙液”了。西瓜消暑......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五):始可与言诗已矣
诗人西川说,母语就是你敢于在里面翻跟头、在里面胡打乱闹的语言,这才是一个人真正能够用来写作的语言。写作的人想必都有过赤手空拳地挑战母语、挑战传统的野心。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你很难确定母语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汉语言的博大精深让人探不到底,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更是让后来者心虚:自己翻的跟头千百年前是否已经有人翻过?对......
-
〓 塾师诗联趣话
传说郑板桥任知县时,当地一塾师前来申诉,说教书一年,才得到8吊钱酬金,还被东家辞退了。郑板桥为试试这位先生的学识,指着灯笼出了个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亮东南西北”。先生稍一思索说:“一学年,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见该先生文思敏捷,就将其留在县衙做了个小吏。 某塾师遇到一个刻......
-
〓 新语:期待“以存其真”价值的回归
因为商业味儿太浓,北京什刹海和南锣鼓巷被排除在今年4月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之外。这一消息近日被媒体披露后,不少人颇感意外。有关人士分析说,历史上,这些地方原是居住区,过多的商业开发并没有使其得到原汁原味儿的保护,没能反映出其原有的价值特性和历史定位。何止是什刹海、南锣鼓巷,从北到南,失控的商业街、同质化的旅游、消......
-
〓 王离湘:弘扬中国书法的“五化”探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汉字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经几千年仍然熠熠生辉。从这个角度来说,弘扬中国书法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这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针对当前中国书法面临的实用性减弱、功利性张扬、浮躁风气弥漫、现代科......
-
〓 品味古籍·《西游记》:走向世界的中国童话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若论普及程度,恐怕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和《西游记》媲美。自其问世以来,先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仅明代刊本就有6种之多,清代刊本、抄本也有7种,典籍所记已佚失版本13种。《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形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
-
〓 “中国梦”一词的由来
汪谦干在《“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刊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
-
〓 点将台·老鲍谭古:德之贼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孟子·尽心下》:“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些都是有个性,有原则的人,可入益友之列,而乡愿之人,便辟,善柔,便佞,适是损友,在孔子眼里,此类人毫无价值,......
-
〓 故宫历史上的五次盗宝案:48斤赃物压垮大盗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近日的这起故宫失窃案之前,北京警方有记载的故宫盗宝案一共发生了五起,分别是在1959年、1962年、1980年(两起)和1987年。五起盗宝案,无一不是因为盗贼见利忘义,为了获取横财,他们铤而走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五起盗宝案均被公安机关成功侦破,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武庆辉背着赃物在火车上被发现19......
-
〓 文化评析:一双筷子与十多亿人的文化情感
据媒体报道,日前韩国首届筷子节圆满成功,中日韩三国专家在韩国举办研讨会,决定共同为筷子申遗。此举引发网民热议,有人觉得“很无聊”。 说起筷子,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十多亿人每天吃饭必备的工具。而“世界遗产”,是指人类濒危的、需要保护的文明形态和介质。乍一听,把使用广泛的筷子,同“世界遗产”联系起来,的确让......
-
〓 文化评析:全民阅读关键在提升阅读质量
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已是连续第三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正呈小幅上升趋势,但人均4.56本纸质图书、3.22本电子书的阅读量,远低于以色列、日本、法国等国家,不仅与我们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中国人诗书继世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极大反差,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
-
〓 金台论道:“跪拜心态”岂能弘扬传统文化
据报道,河南一中学不但要求学生跪拜孔子像,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论语》,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各地祭拜孔子像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有私人国学夏令营甚至把跪拜孔子像作为惩罚不听话学生的手段。孔老夫子如果见到这番景象,一定会大摇其头而不以为然。且不说,孔子从未认......
-
〓 红楼风月谈之荣国府月例
刘旦宅绘《金钏投井》 题目中的月例,在《红楼梦》中也称月钱,今之表述是:月薪、月工资。而要说明这个问题,绕不开金钏儿。 且说金钏儿死后不久,突然有几位家人来给凤姐送礼,凤姐初始没有在意,次数多了,便生了疑心。问平儿这是怎么回事?平儿听了冷笑道,这些家人的女儿必定是王夫人房里的丫环,如今金钏儿死了,她们必定盘......
-
〓 看待“状元”不能以偏概全
高处不胜寒的高考状元。 CFP 近日,有一篇文章——《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读后感到不可理解,想为状元说几句公道话。 文章作者先列举了一系列“事实”: 1977年以来全国高考的1000多名状元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
-
〓 光明时评:大学自主招生不能“比新比怪”
大学自主招生考题一方面要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让考生发挥想象力,形式上的矫枉过正、内容上的舍本逐末,只会使自主招生变成一场求新求怪的游戏。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这些搞怪的脑筋急转弯式“神题”,皆出自一所国家重点大学4月13日的自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