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同吾:在徐志摩的故乡
去年晚秋时节,在北方已是万木萧疏了,而在江南海宁却仍是杂花生树层林尽染,浓浓的绿荫掩映着红顶楼房,一派幸福安详的景象。 海宁是个神奇的地方,我曾三次登临百里长堤观潮,白光耀眼,惊涛裂岸,声如万马奔腾,状若山倾海翻。我因而理解了:是海洋文化和潮文化,在海宁人聪颖细腻的文化性格中增添了大气、潇洒与果敢,所以这......
-
〓 文化评析:一部《黄金时代》无法展现真实的萧红
熟悉中国电影市场的人都知道,国庆这样的长假,国外大片是不能进入院线的。喧嚣扰攘中,《黄金时代》以其题材的深邃澄幽、叙述的冗长克制在一众国产影片中显得格格不入,在这个国庆,它给人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思索。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去梳理民国文坛错综复杂的纠葛,于是乎,票房惨淡也属情理之中。 影片围绕着萧红的三段感......
-
〓 “大师”岂能制造?
大师,是一个尊称,是在某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浮躁心理膨胀,市场经济的资源热炒,“大师”这个本来为人敬仰的名头高帽漫天飞,在一些艺术场合想不碰到一位“大师”都难。人们不禁怀疑,这样的艺术生态健康吗?这么多“大师”是从哪里“生产”出来的呢?下面以陶瓷为例,看看陶瓷艺术大师的产生......
-
〓 人才史话:以诈察人不可取
资料图片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朝中奸臣。唐太宗说,我以为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臣吗?那人回答说,我身居草野,不能确知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以试群臣。若能犯颜直谏者,就是正直之士;若曲意逢迎者,就是奸佞小人。太宗回头对身边大臣们说,流水清浊,在于源头。君主乃政令之源,臣民犹如......
-
〓 苏诗“山胡”考
内容提要:本文广泛查阅古今载记,在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苏轼《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诗中所写做了进一步的名物考证,认为“山胡”即今黑喉噪鹛。关键词:苏轼;涪州(涪陵);山胡;黑喉噪鹛作者单位: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重庆涪陵408003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轼苏辙兄弟服母丧期满后,与父洵再度出蜀,前往京师开封。舟过涪州......
-
〓 人民论坛: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
近日,备受关注的侮辱革命烈士邱少云案一审宣判,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消息传来,人们都说“痛快”。“快”中有“痛”。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或借解构历史的由头、或假学术研究之名义,罔顾历史事实,任意剪裁素材,去臧否史实、编造故事、扭曲是非。在他们眼中,历史似乎是个可以任由自己打扮的小姑娘,......
-
〓 见仁见智:图书畅销榜还有多少文化诚信
据报载,2013年即将结束,在图书出版界,各大书店、网络书店、读书网站、报刊等纷纷推出2013年的年度图书榜单,图书畅销榜、新书畅销榜、网络红书榜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正如多年前的音乐排行榜一般,变成了业内分蛋糕的盛宴。 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如此多的图书榜单,无疑让每一位“书虫”在挑选图书的过程中......
-
〓 天堂里来了一位出版家——追忆杨德炎先生
杨德炎 又是清明时节,阴冷的雨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我的心中再次萦怀着一个人。三年了,我多次想以文字表达对他的思念与敬意,但始终未曾落笔。 我是一个从不参加遗体告别和追悼会的人,唯有对他,我第一次破例去了八宝山。我与他不是同事、师友,但我们相交、共事十余年,一直到他退休、谢世,如果不是他的仓促辞世,我相信......
-
〓 张之洞盲目创办汉阳铁厂
提到张之洞大家大都会想到汉阳铁厂,张之洞所创办的汉阳铁厂离我读的学校不远,附近还有个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和张之洞主题公园。对于汉阳铁厂,我们大多认为是张之洞人生中的一大杰作。后来我多方查阅资料却发现这座号称“东亚第一”的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煤矿联合企业,也是东半球上最早最大的钢铁企业的汉阳铁厂在创办开始的时候,张之洞就......
-
〓 光明时评:该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日前,甘肃省教育厅公布甘肃今年将代课教师招考年龄限制放宽至60岁,有400多名代课教师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几百名代课教师数十年的期待,也为解决甘肃教师紧缺问题打开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大门。 在全国不可能制定统一招聘代课教师新政策的时候,甘肃这一政策值得嘉许的地方就在于......
-
〓 中国古琴史话(七):两宋
宋代帝王均十分好琴,宫廷中设有琴待诏。太宗赵匡义(976—997年)在至道元年(995年),增作九弦琴、五弦阮,别造新谱三十七卷。命待诏朱文济、蔡裔给人们演奏。徽宗赵佶(1101—1125年),更是嗜琴如命。他曾搜罗当时南北名琴绝品,并专设“万琴堂”来收藏这些名琴。其中最为名贵的是唐代雷威所斫的“春雷”琴。宋徽宗精于弹......
-
〓 方启:考古应自己撕去面纱
时下,公众考古已成为一个热词。公众从未像今天这样将如此多的关注赋予考古领域,全国各地的公众考古活动层出不穷。 但是冷静地看一下就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公众考古活动中的业外人士远远多于业内人士;而有业内人士参与的公众考古活动中,民间性质的又远多于官方;即使是业内人士参与的官方公众考古活动也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笔......
-
〓 快人快语:没有常识,谈何见识
“你们可能有很高的知识,但对于我们传承的文化,你们连常识都没有。因为没有看过,你们就否定他们的存在……”近日,演员陈道明在电视节目《传承者》上的这席话,在网络上赢得一片赞同。这本是一场由山西稷山高台花鼓引发的争论。稷山高台花鼓有上千年历史,农耕文明时期人们以鼓乐祭拜,祈求五谷丰登,如今,它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 名家谈学科:我们为何要打造“中国学”学科
新建于未名湖北岸镜春园的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建筑古典,风景优雅,日前已成为北大文史哲学者的新办公地。荟萃于此的中国一流人文学者,使北大发展“中国学”学科成为可能。图:北大人文学苑一角;在研讨交流后合影留念的人群中总是不乏大家,前排左七为汤一介先生。 本报记者 王庆环摄 编者按 2014年5月5日,北京大学宣布正......
-
〓 中国古琴史话(六):隋唐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辉煌的时期。然而,与繁盛的歌舞燕乐相比,古琴音乐在唐代多少显得有点落寞。白居易在《废琴诗》中不无感叹地写道:“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可知古琴音乐在唐代不为时人所重的遭遇。尽......
-
〓 书店的灯光:灯,亮起来了……
“书店的灯光”,既来自我们喜爱的书店,也来自可以照亮内心的书香智慧。“书店的灯光”栏目开办以来,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期待以一颗爱阅读、爱知识的心,继续搜寻遍布祖国乃至世界的温暖书乡。——编 者这里是广东清远市清新县浸潭镇郑屋村,村北边一半的建筑是几十年历史的黄泥屋,南边一半地势高些,建了崭新却简陋的水泥楼房,两边风格迥......
-
〓 丝绸之路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正在改变亚欧和东非地区的经济格局,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以往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所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地缘优势,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既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方之间进行政......
-
〓 文化评析:匠之不存,技将安在
近日,有关故宫的一则新闻引起人们的热议。2002年,故宫启动“百年大修”规划,按照计划这一工程将持续至2020年。但从2014年起,该工程却中止了一年多时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拥有传统修护技艺的老工匠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返聘继续在故宫工作,成为工程中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但是,......
-
〓 文化评析:文化的体谅比教育的“胜利”更有意义
近期,由BBC拍摄的中英教师与学生“对决”的纪录片在国内引发关注。最后的结果并没有太出人意料,中国老师带领的学生在各个科目上全面击败对手,而且每门课均超出10分左右。这说明,在应试教育方面,中国老师的对手恐怕并不多。 看到中式教育胜利的一幕,中国网友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从民族感情的角度来说,中国经验被......
-
〓 “在他的时代,做好他应做的事”——怀念来新夏老师
我认识来新夏老师,是缘于几页林则徐的手迹。旧藏十余页没有落款的林公遗墨,虽有原藏者跋,称此为林文忠公真笔,但总还想找个权威再考证一下。来老师为林则徐研究专家,所撰林公年谱享誉学界。但我近年客居海外,一直无缘认识。2011年,韦力兄新出《书目答问汇补》,见书时才知来老师是合著者,于是便请韦兄引荐。是年夏正有津门行,8月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