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林史话:袁枚吐槽《长恨歌》
长恨歌诗意 姚有信/作 中国嘉德供图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37岁的袁枚赴陕西候缺,途经马嵬驿。凭吊之余,写下了一首怀古七绝。诗曰: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嵬驿,又称马嵬坡,位于陕西兴平市西,距古长安城一百多华里,如今已成为历史文化遗迹,常年接待游客观光。作......
-
〓 金台随感:为了青年的中国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开门见山地说,我想赞美一下青年。然而每当我想开口时,却又总觉得词穷——当然,毕竟祖先们已将一个“青”字慷慨赠予了蓬勃正当年的年轻人们。“青”,俯瞰青草茵茵,仰视青天万里,遇“水”则至“清”,动“心”则至“情”。千般释义万般变化总是有着美好的意蕴,即便汉字之多浩如烟海,也难有出其右者。先人珠玉在前,我......
-
〓 点将台·老鲍谭古:艰难人生慈悲心
鲁国有个人,为父(母)守丧,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里唱歌。子路听到后,嘲笑他:“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丧期一结束,就开始唱歌了。这么急不可耐吗?” 孔子一听,就批评子路:“仲由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苛责别人呢?三年之丧,他已经够苦了,做得很不容易了。今天服丧期满,他唱个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你对人也太苛刻了。”......
-
〓 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是最精美的语言,诗是最华美的乐章,诗是最绚美的画卷。诗是花前月下那一段最深情的缠绵,诗是天崩地裂间那一幕最勇敢的浪漫。诗有海到无边的大度,诗有山登绝顶的气概。诗有百花争艳、群芳尽吐的欢喜;诗有万木凋零、一枝独秀的凄美。好诗如酒,千杯不倒;好诗如茶,满口流香。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
-
〓 且说收藏:莫让乱花迷人眼
随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收藏从过往有闲情雅致的个别人的爱好,逐步发展为大众化行为,其对象也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书画、金银、珠宝、玉器等珍稀之物,扩展至现代意义上的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门类、多领域。收藏虽然收的是“物”,但实质藏的是历史记忆,既是对先人生产生活中种种色彩的无声留存,也给现代人传承和弘扬优秀工艺及传......
-
〓 传统节日怎么过:构建年俗文化空间
羊年春节在望,很多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网购了火车票飞机票,等着回家过年。过年,为的是阖家团圆,一解思乡之苦,也是为了感受热闹喜庆的年味。不过,现在不仅城市,农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几十年来家庭小型化的结果,也可能是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缘故。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城镇......
-
〓 我与传统文化: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许多本来只是作为陶冶情操和性情的,硬是和“有用”与否挂上钩,人们跟着风,价值观也就跑偏了读书时,父母总说我不务正业,净挑些他们认为“没用”的书来看,不分主次。比方说,古诗古文在语文考试里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我常读着里面的诗句就出不来,耽误了很多复习时间。可你看古人写的东西多美啊,遣词造句都别有一番韵味。平时,我也爱读“......
-
〓 告别碎片化、表象化,高校改革:好政策要执行到位
CFP 编者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正在逐渐清晰,步伐也明显加快,从两、三年前相继推出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学章程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政策,到今年年初以来大学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以及研究生质量体系保障政策的推出,再到教育部最近放出口风说要进行高考模式的分类改革,种种迹象表......
-
〓 “中国学”进课堂意味着什么
近日,北大宣布将开始面向海内外招收“中国学”硕士,首批100名学生将在明年进入北大燕京学堂学习。其共有“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等6个方向课程体系。“中国学”,从中外学者的提出,到全球学人的趋之若鹜;从全球孔子学堂的星星之火,再到今日本土的北大......
-
〓 再论六国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此为不知天......
-
〓 光靠钱造不出文化地标
把原有的古建筑拆掉,为新的市容规划腾地方,或者举着保护修缮的名义重新修一个新的,最后变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了旅游开发,找中国文学名著里的虚构人物来当资源,修“故居”、造“故里”,让人啼笑皆非;重金打造一房地产项目,唯恐无人赏识,于是在宣传上欢呼“某地崛起新的文化地标”……例多不胜繁举,每每见诸报端。想提升城市品位,......
-
〓 文化评析:“写书”永远比“卖书”重要
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同“卖书比写书更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面壁独处,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 作家王安忆近日出席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以“当文学遇到书”为题,畅谈她对当下文学出版业受资本和网络世界主导的看法。乍听之下,她的一些看法似乎显得“观念滞后”;但潜心思之,或许这......
-
〓 小议《人间词》的境界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根据本人的理解,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比如说,在景境空间并非纯粹的毫无情感的景物描写,只不过其主要意......
-
〓 “中国梦”一词的由来
汪谦干在《“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刊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
-
〓 点将台·老鲍谭古:德之贼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孟子·尽心下》:“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这些都是有个性,有原则的人,可入益友之列,而乡愿之人,便辟,善柔,便佞,适是损友,在孔子眼里,此类人毫无价值,......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显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植于隐性的思维模式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得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原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书写宇宙的文字。在......
-
〓 文化评析:“国花之争”漩涡中的牡丹
无论是否有“国花”之名,欣赏者自会赏之,花卉带给国人的美感和情感记忆不曾衰减。 暮春将至,又到了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好时光,已连续举办30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也将向世人绽放娇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洛阳市市长李柳身呼吁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国花,使得旷日持久的“国花之争”再起波澜。 国花象征民族精......
-
〓 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回望乡愁的目光。此前的汉字大会、成语大会、楹联大赛、灯谜大赛,一次次地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汉字之趣、中华文化之美。弘扬中华文化,离不开中华诗词,它是中华文化的本根;审视中华文化,同样离不开中华诗词,它是中国文化的标本、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
-
〓 无畏与敬畏——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本科生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地为3790名同学授予学士学位。看到你们学业有成、羽翼渐丰,作为校长,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要背上行囊,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这一次,将不再有师长的叮咛,也没有同窗的相伴,你们需要独自去搏击风浪!我希望你们能够大展无畏之志,常怀敬畏之心。 智者无惑,勇者无畏。你们正处在一生中的......
-
〓 细读与发挥——以温庭筠《菩萨蛮》为例
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上面这首晚唐名家温庭筠的《菩萨蛮》意境很美,但必须细读才能深入了解。水晶帘是可以透过光线而挡住窥视的高级窗帘,颇黎(一种天然的玉石,不是现在的玻璃)枕是材料非常难得的高级枕头,鸳鸯锦指织有鸳鸯纹样的丝织被面——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