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应漠视的“文化病象”
3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些文学研究者、评论家和作家讨论“文学与人民的关系”的报道,其中严肃指出,“被热捧的‘帝王剧’‘宫廷戏’,以及泛滥成灾的‘才子佳人演义’,呈现出一派孱弱扭曲的文化病象。” 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病象,有哪些种种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当下一些所谓的“师”和“家”们,热衷于“帝王将相”......
-
〓 干部谈读书:读书给基层工作插上翅膀
10年前,我从高校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基层干部,基层工作的繁忙与琐碎,让我的生活一度与读书“划清界限”。可是随着工作的慢慢深入,渐渐发现,缺少了读书,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而重拾读书后,生活犹如插上一双翅膀,掠过之处皆为风景。“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刚到街道办事......
-
〓 且说收藏:“海上丝路”的影响与启示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中国在与世界展开商贸活动的同时,也推动了19世纪之前世界的和平发展;2000多年后,一条“新海上丝路”的战略构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必将开启一场全新的......
-
〓 新评弹:网络不是语言粗鄙之风的温床
当下,一些格调不高的字眼,时常出现在朋友圈、自媒体空间,以往人们羞于说出口的词汇,在自媒体时代,成了很多人脱口而出、随手即用的“时尚”用语,并在网络成风。更为可怕的是,当越来越多粗鄙化的语言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往往从排斥、反感,到渐渐漠视,直至最后变得无动于衷,甚至被同化而成为推手,而到这个时候,所谓语言使用的底线也就......
-
〓 人民论坛:敬畏历史,就是捍卫良知
近日,备受关注的侮辱革命烈士邱少云案一审宣判,二被告被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消息传来,人们都说“痛快”。“快”中有“痛”。现实中,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或借解构历史的由头、或假学术研究之名义,罔顾历史事实,任意剪裁素材,去臧否史实、编造故事、扭曲是非。在他们眼中,历史似乎是个可以任由自己打扮的小姑娘,......
-
〓 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玉兰和夜来香,到了晚上,香气随风四散,流动在家屋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长大以后,更发现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玉兰花、夜来香、含笑花、水姜花、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
-
〓 纵横:弘扬传统文化应立足大教育
今年全国两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比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从教育着手”“传统文化要进校园”“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进行修订,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确实应当从学校教育着手。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打底色工程”,也是“铸魂工程”,学校教育无疑是......
-
〓 为孩子选书,要警惕“伪经典”
又到“六一”,童书即将迎来一年中的销售高峰。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儿童图书,为孩子选书的家长还真有点不知作何选择。一些不良书商,摸准了孩子父母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心理,打着诸如“经典丛书”的幌子,出版了大量质量低劣的图书,把经典原著篡改得千奇百怪、面目全非。这样的伪经典图书不仅是对原著的亵渎,如若流入孩子们手中,更......
-
〓 金台视线:学风不正学术何以端正
“教授”这个称谓在国人心中曾经是十分神圣的。父母有对好友,都是做学问的,男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因两家人的关系十分亲近,我们小时候常被父母带着去清华玩。教授叔叔懂几门外语,很喜欢买书,家里到处都是书,包括洗手间,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的许多外文书和给孩子买的小人书以及各个角落里的台灯。他们的邻居也是位清华教授,同样坐拥书城,学......
-
〓 商业推土机,请离明故宫再远些
越在流光溢彩的时代,越需要拒绝过度商业化,拒绝将城市建设凌驾文物保护之上南京明故宫原占地面积超过100公顷,部分遗址至今仍可见,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南京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可如今,在明故宫皇宫遗址西南角40万平方米的地块上,一个总投资额达200亿元的商业地产项目——中航科技城,正在火热建设中。媒体的“起......
-
〓 光明时评:该做且能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
日前,甘肃省教育厅公布甘肃今年将代课教师招考年龄限制放宽至60岁,有400多名代课教师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几百名代课教师数十年的期待,也为解决甘肃教师紧缺问题打开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大门。 在全国不可能制定统一招聘代课教师新政策的时候,甘肃这一政策值得嘉许的地方就在于......
-
〓 书画创作要尊重艺术规律——兼评浮躁的“笔会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为我这样一名老文艺工作者的心头平添了许多暖意和底气。在中国美术史上,以文会友、以书画会友的雅集活动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一些传世作品由此产生,像人......
-
〓 羊的文化象征
农历乙未年——羊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谈羊说羊。这里,笔者想与诸位分享一下羊在古人心目中的文化象征意义。羊伴随人类时间久远、与人关系密切;加之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又因其食草,而产出者却是奶、肉、毛、皮;且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在古人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且被赋予种种......
-
〓 文化评析:匠之不存,技将安在
近日,有关故宫的一则新闻引起人们的热议。2002年,故宫启动“百年大修”规划,按照计划这一工程将持续至2020年。但从2014年起,该工程却中止了一年多时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拥有传统修护技艺的老工匠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返聘继续在故宫工作,成为工程中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但是,......
-
〓 “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台北“素书楼”上忆钱穆
台北阳明山麓、外双溪畔,“素书楼”见证一代国学大师钱穆的晚年生活点滴。钱先生寓此22年,著书30余册,开课17载,小楼客厅成为孕育一代学人的文化园地。笔者日前沿外双溪,走进东吴大学校园,探访钱穆故居。小院敞着两扇朱门,上题“素书楼”,正是钱穆遗墨。门后曲径通幽,拾级而上,枫树夹道,修竹相迎,尽头即是一座二层小楼。“一园......
-
〓 闰月:古人调和阴阳的智慧
做闰月鞋。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守望家园】今年比去年多了一个月!天哪,这是真的么?!去年丙申年,有355天;而今年丁酉年,有384天!难道上天感受到时光流逝太快,就手指一点,给今年多加了一个月?不不不,你想多了。其实这多出来的29天,是因为今年有两个六月,也就是多了一个闰六月。其实“闰月”这事儿,小编也不太懂,还......
-
〓 文化评析:不能拿鲁迅当商业噱头
鲁迅作品的特质决定了它们不适宜改编成以娱乐为追求的游戏产品。将鲁迅的话套用到一款游戏产品中的做法,实际上瓦解了鲁迅作品的深刻意义,所体现的只是目前弥漫在电子游戏产业中的一种恶劣趣味。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文艺界、媒体界、出版界、戏剧界、展览界等,以各自的方式参与了纪念鲁迅的活动,向这位思想文化巨......
-
〓 说文:止其当止
唐代诗人祖咏,洛阳人,为盛唐前期的田园山水派诗人。公元725年(开元十二年),他到长安应试。在考场作应制诗,规定要作十二句,他只作了四句就交卷了,这种“止其当止”的为文范例,重温一下,也许不无益处。 唐代的科举制度,到玄宗朝,开明经与进士两科取士。明经要好考些,录取率为十之一二,进士要难考些,录取率为百之......
-
〓 关注传统文化村落:景观“整修”不能切断文化脉络
漫画 徐鹏飞发展旅游当然是村落保护的路径之一,村落的基础环境和设施也有改善之必要,但如此靡费资财地造假景,实则切断了村落本来的文化脉络,损害了村落动人的质朴之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近几年来,传统村落不断获得各种资金的支持,既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专项基金,也有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捐助。这些资金对村落保护来说是一大笔钱,但钱......
-
〓 故人情:说不尽的张同吾
8月8日正要吃午饭,同吾先生的夫人孟繁琛老师打来电话,说张老师于上午9点40分走了。闻之哽咽,悲痛之心难以言表。20多天前,我才去医院看望过张同吾先生。他很憔悴,几乎吃不下饭,有时吃进了还吐,本打算看看他就走,不想一聊竟是20多分钟。我和同吾先生相识40多年,每每相见都有说不完的话,实在不愿离开,可又怕他太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