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出自《管子·牧民》。这里的四维,指礼、义、廉、耻四种纲纪,是中国传统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
-
〓 文学新观察:毛泽东诗词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 世界影响最大的毛泽东诗词译本 毛泽东书《七律·长征》 毛泽东书《清平乐·六盘山》2015年底,我随中国出版促进会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受到现任总统西里塞纳先生的接见。会见中,西里塞纳总统提出可否将《毛泽东诗词》翻译成为僧伽罗文版,并向代表团要一幅毛泽东画像,挂在他的卧室。这......
-
〓 争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商榷
资料图片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以此为标志,保护与物态文化遗产有着相异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与物态文化遗产一样受到国际公约的重视和保护......
-
〓 牟钟鉴:毅勇深沉的学人品格——忆方立天教授
方立天教授部分著作作者与方立天教授(右一) 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于7月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当代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的重要领军人物,方立天教授著作宏富,思想深邃,在政、教、学三界和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他的去世,是中国学界的一大损失,也使我失去了一位学术同道和亲密的兄长。悲痛之余,他为人为学和友情的往事不断浮现心头......
-
〓 辣评:整齐不是唯一答案
提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你会想到什么?孩子们整齐地朗读课文,每一个阴阳平仄都整齐划一,每一个抑扬顿挫都如出一辙?或许在过去很多年的教学中,很多人都对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也正是因为这样,最近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一席话才引发了关注:“我特别反对学生拿腔拿调地朗诵,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的表达习惯。”王旭明的体验与我们许多人......
-
〓 听从内心良知人生就有意义——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在宝贵的中学时光里,有许多珍贵的经历,有欢笑,有泪水,有拼搏,有成功,有同学的砥砺,有师生的挚爱,有充满魅力的课堂,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不管是何种经历,都已经化作记忆,珍藏在内心深处;不管是何种记忆,都已经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成为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亲爱的同学们:人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个人的生命既可......
-
〓 “年度流行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且行且珍惜”“你家里人知道吗?”“萌萌哒”“有钱就是任性”……当2014年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媒体盘点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既带给人们一种亲切感,同时又让人感觉有点儿淡淡的忧伤,在这些网络流行语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寿命都很短暂。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它们就会被新的网络流行语所代替,提醒着我们,这一年又要悄然逝......
-
〓 家风家教大家谈:范仲淹的境界与范氏家风
范仲淹青少年时,冷头沃面,划粥为齑,刻苦攻读,誓“以天下为己任”。入仕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殚心竭虑、鞠躬尽瘁,始终把百姓的冷暖忧乐挂在胸怀。难能可贵的是,虽官居要职,他始终严于律己,注重家声,国财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后,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 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王氏为朝廷重臣王质长女......
-
〓 读书论世:鹤梦不离云
《老生》: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宋 嵩制图人人都说故乡好。我也这么说,而且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这不仅出自于生命的本能,更是我文学立身的全部。一商洛虽然是山区,站在这里,北京很偏远,上海很偏远。虽然比较贫穷,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却纯净充裕。我总觉得,云是地的呼吸所形成的,人是从地缝里冒......
-
〓 新闻随笔·雨水:春天的期盼
小时候,春节一过,最盼的节气就是“雨水”了。笔者的家乡在中原,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地和基准点,每个节气的物候和我们那里都匹配。俗话说“春打六九头”,立春只是春天的序曲,春寒料峭,天气依然寒冷,只有到了雨水,气温才真正回升,才有了春天的感觉。“七九河开,八九燕来”,雨水正当七九,河里的冰化了,风也不再是吹入骨髓的冷,雪花变......
-
〓 两昊、三苗与微——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二
当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00年之间帝舜兴起的时候(参见《帝舜、〈禹贡〉与玄女》一文),伏羲族和戎族曾经激烈地交战。《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注:怵字的通借)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与之相类似的一段文字见于《史记·五帝本......
-
〓 《平凡的世界》:时代变迁的镜子
上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迎来了大结局。观者可以平息感动,静下来做一番沉思了。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黄土高原的时代变迁,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城乡社会生活,并通过各方人物的爱恨情仇、矛盾纠葛,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历史面前艰难跋涉的历程。 电视剧以三个陕北汉子......
-
〓 从守岁诗词领略古人的春节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唐·史青《除夜》)除夕之夜,是中华民族最欢乐的时刻。东南西北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合家团聚,围炉守岁,怀着喜悦的心情,迎迓又一个吉祥的新春。随着世事的变迁,尽管现在的守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除夕守岁与其说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是一种源远流长......
-
〓 邓海建:别再对高考状元“碎碎念”了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的出炉,各地状元们最终选择到哪些高校就读成为热议的话题。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最终能否成才的讨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最近二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已有近7成难觅“踪迹”。 每年高考一过,状元就来了,对精英的有意识追求使社会对高考头名的关注持续高温。想想也没错,幼儿园表现好有小红花奖励,高考夺冠给......
-
〓 黄河与长城的和谐统一之我见
中国黄河与长城的和谐统一是不寻常的。古语说的好:“治黄河者,治天下。”众所周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长城是我们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说,中国的黄河与长城古朴典雅的历史文化遗存表明,它不仅是孕育于中华大地的祖根文化,也是造就了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和美德。由此看来黄河源头青海省的......
-
〓 光明论坛·温故: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出自《周易......
-
〓 光明时评:问题论文“闯关”打了谁的脸
“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日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后,发博客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他强烈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者的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理。陈吉德教授的“冲冠一怒”,暴露出当前论文评审的诸多问题。......
-
〓 诗话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篇》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 (唐)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
〓 肖复兴:小暑宜茶
中国的节气设置很有意思,天冷了,有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之分;天热了,有小暑大暑之分;非要将冷与热的温度,如同官阶一样分出等级来。但是,这只是在一冷一热的两极中,才有的细致划分。在春秋两季中,是没有这样的划分的。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讲,小暑节气的到来,就是说天热了。但在农村老一辈人看来,小暑大暑的划分,是和种庄稼相关的。对于......
-
〓 王韶华:问月
头顶每每升临浑圆晶莹的月亮,自然就会生发联想:人们走向了月亮,还是月亮走向了人们。 记起三大诗人张若虚、李白和苏轼写月的优美诗篇。 先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