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大学之道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
〓 素书楼初谒钱穆先生
记得我在读研究所时,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正陷入苦恼中,那时候的感觉是不能区分史学与史料的分际,尤其是在一个观念上:如果史料仅仅是因为搜集、归纳就可以成为一本史学论著,则其间所用下的只是时间与工夫而已,如是则任何人皆可以胜任从事,假设他愿意。如此一来,学术心志、职志何在?我们对于不同类别的企业工作、政治工作与学术工作......
-
〓 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号东坡,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以说是历史是少有的全才。他有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八面受敌”法。这里的“八面”,是指读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他曾经把这个秘诀传给一个叫王庠的青年,他说:一本书的内容像大海一样,什么都有。读书时,不可能一下子把各个方面的内容者理解吸收了,要逐次去读,分别加以理......
-
〓 再论六国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此为不知天......
-
〓 知行合一——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同学们关于母校的记忆中,“知行”校训一定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今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学校120周年华诞,作为交通大学的一员,北京交通大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知行”校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追求,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人文特征。今天,在离别之际,我想围绕着“知行”校训,谈谈我对校训的一些理解,......
-
〓 光明论坛·温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近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刊发的《习近平的文学情缘》一文披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脱稿讲述的15个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修身、齐家、......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大”,是一所朝气蓬勃的高校。1952年由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和华北大学工学院五所大学的采矿、冶金和材料等系科为基础组建而成,名称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
-
〓 塾师诗联趣话
传说郑板桥任知县时,当地一塾师前来申诉,说教书一年,才得到8吊钱酬金,还被东家辞退了。郑板桥为试试这位先生的学识,指着灯笼出了个上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亮东南西北”。先生稍一思索说:“一学年,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板桥见该先生文思敏捷,就将其留在县衙做了个小吏。 某塾师遇到一个刻......
-
〓 半日闲谭:总有“凉友”送清风
天气入伏,正是烈日炎炎的时节。这个时候,自然是躲在空调房里最为舒适惬意。“甜”外思“苦”,难免生出“没有空调的时候人是怎么过的”这样的感慨来。其实没有空调,还有一位节能环保的“夏日之友”,至今日依然兢兢业业地在不少人手中服役,它就是——扇子。扇子,其名似乎有点通俗,宋人有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凉友,恰是古人赠......
-
〓 名家看两会·牟钟鉴:中华文化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百余年西方文化冲击后,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日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历扬弃之后的一次螺旋式升华,如凤凰涅槃,浴火再生,是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更新与昌盛,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华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
-
〓 “中国梦”的哲学解读
为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内在精神,把握“中国梦”的时代精髓,2013年底,由北京市哲学会举办的“‘中国梦’的哲学解读”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做出哲学解读。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从“一个学者的中国梦”说起,指出要着眼于“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把握......
-
〓 黄玉才:挂历收藏乐趣多
印有唐伯虎画作的2013年挂历。 新年伊始,又该更换新挂历了。挂历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既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 早在4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国就出现了古阴阳历。唐代永贞年间,人们在历书的空白处记录一天发生的大事和月令、节气等,形成了挂历的雏形。宋朝时出现了年画,明朝......
-
〓 小议《人间词》的境界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根据本人的理解,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比如说,在景境空间并非纯粹的毫无情感的景物描写,只不过其主要意......
-
〓 戏曲人走艺失亟待改观
戏曲艺术作为国之瑰宝,其传承所需的特殊形式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亟待改观,不能止于向国粹情怀致敬,不能只靠口传心授,也不能全凭影像资料。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因病逝世。马长礼先生幼年科班学艺,后又投师名家,再向前辈问艺,终成一代名家。他师承多个门派,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位长于刻画人物......
-
〓 校训:大学的文化符号
图为一位毕业生趴在校训石上合影留念。CFP 校训(motto),如同现代大学一样,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为近代中国最早明定校训“Light and Truth”(“光与真理”)的大学,民国时期诞生的各类大学大都仿而效之,确立校训。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的大学,或恢复,或继承,或新定,......
-
〓 两个世纪的80后和90后
每年的五四青年节都是社会关注青年发展,探讨青年问题,为中国青年的未来思考的时刻。在这个时刻,重温五四精神有着重要含义。 五四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回溯五四,我们可以看到十九世纪的80后和90后中国人,承担起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既开启民智,以科学民主为根基,为民族的发展确立现代文化的精神根源;......
-
〓 曹文轩: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
3月27日,本刊刊发了《语文课的几个辩证关系》上半部分,今天刊发下半部分,以飨读者。——编者四 预设与落空 课堂其实在演绎老师的智慧。 一份条理分明的教案,每个环节、每项内容都是预设好的。当执教者面临一群从来没见过的孩子的时候,冒险就开始了。这些孩子不是讲课者所在学校与之朝夕相处的孩子,他们的品性、......
-
〓 文物保护关键在“护”
近期,又一则长城被毁新闻见诸媒体。据报道,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这段位于景泰县城东七八公里外的明长城修建于公元1599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始,就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有些地段甚至成为附近农场住户围起的羊圈、堆草的院墙。2006年5月,该段长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
-
〓 毕业季赠言·北大张鸣: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势利
同学们,大家肯定想过,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所为何事?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为了兼济天下、服务社会,是可能的答案;为了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也是答案选项之一。这些答案,我都认同。但是,我还是想请大家温习孔子说的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孔安国的解释是:“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
-
〓 金台论道:作文为啥不写真话
最近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某部委主办的以阅读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征文的评选。在连续几天看了580篇中学作文后,我的心情是既惊喜又沮丧,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文字功底普遍不错,遣词造句颇具章法,各种修辞手段也大都运用得体,有些段落写得灵气十足;沮丧的是孩子们很少在文章中袒露心声,很难透过文章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总体而言,这批作文有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