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舍青岛故居——留给一座城市的回忆
老舍青岛故居 雪 村绘青岛的黄县路再普通不过,几百米长的路面蜿蜒上下,两辆汽车错开,还显得有些紧张。然而,这又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民国时期它是文化气息浓郁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令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走进黄县路,一栋栋欧式老建筑尽收眼底,虽已斑驳陈旧,却依然显......
-
〓 肖凤:与启功先生的一面
大名鼎鼎的启功教授,是在美术界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1957年前后,他很少在系里出现,也没有安排他给我们这一届上课。 我真羡慕我的一位小师弟,他是“文革”结束后进入师大中文系的,亲耳聆听过启功教授的书法课。师弟本来就喜欢练字,他告诉我,启功先生的课给了他许多启发。现在他已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了。 ......
-
〓 《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谁的“不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北京日报》6月24日) 虽然是“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
-
〓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
-
〓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们纪念什么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8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政府发动“七七事变”,对中国开始了全面入侵。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我国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当今,我们隆重纪念这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是为了铭记历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
-
〓 李思辉:用改革来矫正代发论文歪风
“代发一个版需要上千元,代写费用另计”,媒体调查发现,今年职称论文代发“身价”渐涨,畸形的产业链已然形成。 某种意义上说,公开发表论文的确是个人研究水平的一种证明。上个世纪有关方面主张把发表论文列为职称评审的依据之一,初衷固然不错。此一制度设计,在一段时期内也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旧的制度不可能永远管用,......
-
〓 冬日里的火炉
寒冬已至,不由得想起早年间家乡冬日里的火炉。家乡的火炉分两种。一是手提小火炉,也称手炉,即白居易所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火炉里燃着木炭,覆盖薄灰,故也称火笼,用手提着微取暖,也可暖脚。旧时城镇和农村妇女,常在腰间系一条双层围裙,既暖和也抵脏。围裙外层是可掀起的搭布,烤火时将搭布掀起盖住提着火炉的手,忙碌之余享受......
-
〓 宁宗一:我心中的来新夏先生
《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著,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1965年,来新夏先生在修订《林则徐年谱》作者与来新夏先生 “难得人生老更忙” 2014年3月31日下午4时许,突然收到来公去世的噩耗,我虽然有心理准备,如此高龄,走得也不能算是意外,但我却总是执拗地难以接受这一现实。事实上,就在几周前,受校友委托......
-
〓 文化评析:名人题材要“细说”,不要“戏说”
10月6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徐悲鸿》,至15日播放完毕。这部长达35集的电视剧,真实生动地展现了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传奇人生。为了保证历史最大程度的真实性和饰演的艺术性,除了著名导演王好为,片方还邀请到了吴刚、刘晓庆、杨立新以及82岁高龄的老戏骨葛存壮等知名演员。 众所周知,徐悲鸿是我国......
-
〓 咨询,请教——关于《松鹤山房诗文集》铜活字
作者按:目前学术界都说印刷《古今图书集成》的铜活字是武英殿制作的,而笔者怀疑此说。窃以为铜活字是允祉支持陈梦雷作的,在实验阶段印刷了他的《松鹤山房诗文集》。兹用书信体形式初步表述出来,以向方家请教。鸿君:您好!我的《〈松鹤山房诗文集〉版本谈》写到“铜活字”搁浅了,根据掌握的材料,难于做出确定的判断。停下写作,再去读书查......
-
〓 孙仲:字词节目也该亲民
在上周末江西卫视播出的《挑战文化名人》首期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A、李白的睡床;B、放墨宝的书案;C、井台上的围栏。如果你选了答案C,恭喜,答对了。但你知道“葳蕤”(wēi ruí)是什么意思吗?“葳蕤”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场比赛中的一道考题,尽管该词的成人听写体验团正确书写......
-
〓 取洋名习俗初探
五四前后,西风渐入国门,文人骚客也竟大胆地用洋名为其子女命名取字。这里所说的取洋名,是指直接用外国文字的译音取的最初的中文名字,并非国人有了中文名字之后,因在国外生活而又取的英文或西文名字。此种风气一开,也为我国姓名学的发展多添了一种命名方法。记得读张爱玲散文集《流言》时,才算弄清了她的大名的来历。原来作者小名叫煐,而......
-
〓 “兽首玛瑙杯”的神秘身世:外国贡品还是本地造?
兽首玛瑙杯兽首玛瑙杯,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它有着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此巧夺天工的宝物,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身世之谜?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是喝酒用的。据估计,它诞生于8世纪前期,是至今所见......
-
〓 智海观澜:勿忘“半字师”
有“一字师”,也有“半字师”。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两浙观察使任上,一次于视察中路过杭州清风岭时,在僧房墙上题诗云: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后来,僧房诗中的“一”字,被添了笔画,赫然一个“半”字在墙。原来,钱塘江水是随着潮汐涨落的。月......
-
〓 回首诗里说端午
说起端午节,我们最熟悉的大概是屈原、龙舟与粽子。但这种熟悉不仅指今天,唐朝时,就已经是这样了。比如当时有首《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的作者文秀,是从江南去寓居京城长安的诗僧。生卒年虽已不详,但从他的作品、和别人的交游来看,大概在唐昭宗年间、公元885年前后在世活动。从......
-
〓 安宁:《周易》的古典美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前1152-前1056)所演。西方的古典传统则发轫于古希腊时代(前800-前146),具体说来源于这个时代的古典时期(前323-前146)。古典时期前承古风时期(前800-前479),后开希腊化时期(前323-前146)。此时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
-
〓 端午,包裹大地深情
端午就像一片有筋有脉的碧叶,包裹着华夏儿女既浪漫又现实的情怀,展示着一个民族灵魂深处永恒的诗意,贯穿着古老与现代生活的灿烂悠远的色香。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深情的节日。一农历五月,繁盛的景象在广袤的土地上次第铺开,小满刚过,大地从芳春渐渐地进入清夏。南国的木棉石榴,北方的红杏海棠,趁着良辰,用烂漫的花色,为满怀期待的人们,演......
-
〓 新评弹:书生意气正当时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的创作时间是2003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说来,从平仄......
-
〓 光明时评:长鸣120年的甲午警钟
今天我们反思甲午之战,并非煽动仇恨,鼓荡复仇情绪,而是铭记我们这个民族用血泪代价换来的深刻教训,涵养和平理念,孕育理性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无论于民、于国、于内政、于外交,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894年7月25日,日本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
-
〓 文化评析:24小时书店要生存须找准经营模式
近日,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倒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4小时书店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型图书商家的优点,比如流动人员少,读书者能够安静品读,推荐的书籍较有品位,包装设计高雅等特点。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睿丁岛书店由店长亲自设计,店内风格简单高雅,最令普通读者惊喜的是书店会经常邀请文化界人士、学者来讲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