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六):隔代相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中的孤独感。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好诗词,......
-
〓 海大鱼
战国时期的齐国属地薛国,在今山东滕州境内,其故城遗址,两千多年后仍然巍立。关于这座古城,刘向在《战国策·齐策》里,讲了其封邑主靖郭君的一则故事。 靖郭君,即齐威王之子,齐宣王之弟田婴,因庶出,封地于薛,靖郭君是他的封号。公元前321年(齐威王三十五年),他得到这个封邑后,开始筑城。他之下功夫筑城,有三层意......
-
〓 传薪绝学:让“死”文字复“生”——契丹文字专业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国史上出现第二次南北朝。南面是五代和紧接着的北宋,北面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907年—1125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辽曾先后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用以记录契丹语。辽亡金兴,金朝前半期,仍然使用契丹文字。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才“诏罢契丹字”。契丹文字遂......
-
〓 《论语》绎义·践行“礼乐”的一个范本:《论语·乡党篇》发微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篇可以看作是“立于礼”的一个范本。篇中所记载,皆为孔子本人平时举止、容色、神态、气度之类,但这些揖让举止,都是循“礼”而行,是“礼”的具体践行。许慎《说文解字》有云:“礼者,履也。”孔子在本篇中一举一动,正合乎“礼”的这一基本要求,是其对“礼”的身体力行,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现......
-
〓 布谷鸟说什么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布谷鸟蛰伏一冬之后,暮春三月便开始啼鸣。布谷鸟嘤其鸣矣,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大自然的语言》的文章,上面说布谷鸟唱的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声声催农时”,有人认为这是布谷鸟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其实,布谷鸟之所以称为“布谷鸟”,就在于它的啼鸣与“布谷布谷......
-
〓 文化评析:简体字繁体字均可传承文明
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他所说的中文正体字即指繁体字,此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部分地区民众以及......
-
〓 学人随笔:经典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近些年,“文化创新”已经成了流行词汇。所谓文化创新,其实并不在于创造一些新口号、新提法,关键是要能针对时下所面临的问题,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所以,在考虑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时,首先应考虑我们当前遇到了什么问题。 从国际社会经验讲,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即人们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
-
〓 王宁:怎样读《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这部字书收集了9353个正篆,加上1163个重文。一共10516个字形。《说文叙》有“今叙篆文,合以古籀”之说,说明它所收的字体主要是小篆,其他还有和小篆形体不同的“籀文”和“古文”。根据考据,《说文》古文是战国时除秦系文字以外的其他六国文字。籀文又称大篆,是周宣王时期初步整理过的文字......
-
〓 原创文化节目:如何持续升温
综艺节目《国色天香》剧照综艺节目《成语英雄》剧照综艺节目《中华爱美丽》剧照 中央电视台《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天津卫视《国色天香》《中华爱美丽》、黑龙江卫视《最爱中国字》、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山东卫视《中国......
-
〓 用阅读打好生命底色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既是为了纪念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也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儿童阅读的关注。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谈儿童阅读,很有必要。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无须再做强调,已有过许多种阐述。阅读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
-
〓 杜士玮: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教材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固然重要,但它还是和语文没法比,“去其史”,大不了做一个断代史,“灭其文”才是“断其根”、去其本。 法国最著名的作品,都德的《最后一课》,就是哀悼“灭其文”的。那是外族侵占。 我们也曾被蒙古人、满族人占领,不过从未受到“灭其文”的威胁,相反我们将入侵者同化,体现......
-
〓 评论员随笔: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
-
〓 陈原:语言,该规范就要规范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诸多不同意见。网络语言如井喷般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新造语词不仅充斥网络,而且还影响到传统媒体和书刊,甚至成为许多年青一代的交往用语。其实,五花八门的网络......
-
〓 光明论坛·校训文化专家谈·孙邦华:校训贵在“借古开今”
大学校训是在大学历史传统中形成,是大学办学宗旨、理念、精神的高度凝练和体现。校训有隐性与显性两类。虽然一些学校虽然没有明确的校训内容,但是学校的创办者或主持者提出的办学思想或原则被接受,甚至在比较长的时期对学校发展产生指导性的影响,那么,这一办学思想或原则就可以视为隐性校训。 南宋教育家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要坚守梦想勇于担当
尹群 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并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修完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2009年任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年3月起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乃至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与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
〓 文化评析:重要历史实物遗存应得到保护
1953年建成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大楼,近期终于还是被拆了。这座楼是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几代为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中国跻身当代科技强国之列呕心沥血的科学家曾在这里贡献了他们最好的时光。这座楼不是一座普通的办公大楼,而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工作者的纪念碑。然而,它竟在众人的强烈反对声中被拆了。从法律上讲,这楼拆......
-
〓 恪守“公诚勤朴”成就人生梦想——西北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毕业典礼既是一种庆贺,也是一次告别,氤氲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一次次创意无限的毕业拍照,一篇篇质朴感人的毕业感言,同学们将最美的身影、最灿烂的笑容、最真挚的感情、最活力的青春留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以此纪念美丽的大学生活。 我看到了《西大的路》影像短片中同学们的激动、幸福与闪烁的泪光;我看到了《在路上——也说母......
-
〓 文化评析:面对高考,坚信天道酬勤
又到一年高考季。近日有媒体报道,高考期间各大商家针对考生和考生家长推出了“全套服务”:为考生看风水、做法事,出售高考专用内衣、鞋子和带有祈福标语的高考文具,范围覆盖考生的“衣食住购游”等各方面,甚至催生了所谓的“高考经济产业链”。莘莘学子即将奔赴考场,倾尽所学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一个方向。在这知识改变命运的关口,一切或是真......
-
〓 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形式化
两会期间,在谈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只强调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对的。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响了警钟。中华文明五千年,名家名作数不胜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教育,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而不只是会背......
-
〓 热爱让人生一往无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本科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一直在想,你们该如何照亮生命的旅程,去催生真正的变化,在浩渺的宇宙留下属于你们、属于中华民族的印记?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你内心深处的“热爱”。热爱是一种让人一往无前的力量。热爱,就是要热爱你独一无二的人生,热爱你矢志追求的事业,热爱你一生相伴的家庭。 ......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