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陆繁体字书出版从未中断民众视为送礼佳品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郑巧 陈小愿)推行简体字50多年,大陆还能看到繁体字吗?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19日表示,大陆繁体字版书籍的出版从未中断。有些繁体字书籍,已成为民众收藏、送礼的时尚选择。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我们从未中断过繁体字版书籍的出版”。在北京的各大书店里,民众可以轻易找到《......
-
〓 陈佳冉: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
“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它萌芽于一颗对世界好奇的心,帮助人们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 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
-
〓 光明论坛·温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16年6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宋代诗人辛弃疾有一句名句,叫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天下的大江大河千回百转,历经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奔流到海。只要我们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得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
-
〓 来点儿“逆潮流”阅读
过去的一周,读书成了热门话题。起因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里流传一则段子:读书日,就是平时不读书的人跑出来瞎起哄。虽然是笑谈,却让大家都有种“中枪”的感觉。的确,如今几乎人人都感到读书越来越困难,即便是鼓足勇气拿起一本书,要坚持读完也非常不易。但有趣的是,也有人做出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恰恰相反:我们现在的阅读量......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我心目中的大学
说心目中的大学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毕竟供职于一所大学,而且还负主要责任。 大学不能仅仅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不应该只是希望让学生成为教育者(哪怕更堂而皇之地以国家的名义)某种预期和目的的工具。尽管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应该为家庭尽一份责任,但只是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绝对是不够的。大学教育应......
-
〓 关注传统文化村落:景观“整修”不能切断文化脉络
漫画 徐鹏飞发展旅游当然是村落保护的路径之一,村落的基础环境和设施也有改善之必要,但如此靡费资财地造假景,实则切断了村落本来的文化脉络,损害了村落动人的质朴之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近几年来,传统村落不断获得各种资金的支持,既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专项基金,也有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捐助。这些资金对村落保护来说是一大笔钱,但钱......
-
〓 年俗文化的“根脉”与“新芽”
节日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百节年为首。在我们的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
-
〓 恒慕义与《古史辨》
“古史辨运动”导源于1920年胡适与顾颉刚关于整理历代辨伪著作的往返通信,最初公开发表的文字是1923年顾颉刚与钱玄同在《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上的一系列有关古史的讨论。此后刘掞藜、胡堇人、丁文江、柳诒徵、魏建功、容庚等纷纷加入了讨论,有关文本后于1926年由顾颉刚编辑为《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出版后立刻在学......
-
〓 人才史话:才华是如何毁掉许攸的
资料图片三国人才辈出,奇才怪才也不少。可惜的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大多不妙,以至于“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以如此呢?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仅以曹营为例,如果说杨修死于聪明过头,孔融死于傲慢偏激,祢衡死于口舌之快,那么许攸则死于狂妄无礼。在三国众多谋士中,南阳人许攸极富才华和战略......
-
〓 阅读梁漱溟——总寻人心的“着落”
札记一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的史学精神,都有他的哲学思想。梁漱溟的思想中,有着较明显的进化论思想,指导着他的学术生活与日常行事。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古到今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花样翻新,造成千奇百怪的大世界。如果说宇宙是“生命”,那么生命也即是“宇宙”。宇宙与生命共处不断的进化中。在梁漱溟看来,人类的发展史,就......
-
〓 肖复兴:又到小寒时节
我国节气的名字,有些起得有点儿怪。小暑和大暑的“大”与“小”字,同字面的意思相同,是大暑要比小暑的天气热。但是,小寒和大寒的“大”和“小”字,在节气的意义里,却意思正相反,小寒要比大寒冷得多。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起的,应该将小寒和大寒颠倒过个儿来才是。小寒时节,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如果拿唱歌作比,一年二十四节气,比我们古代音......
-
〓 诗清立意新——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不同于杜诗惯常的雄浑简古,这是一篇干净明快的清丽雅什。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后世尊其为“诗圣”。杜甫的诗,转益多师,体备众格,采摭诸家之长,而又能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是唐代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秦少游曾评......
-
〓 墨韵成殇,岁月留香
...
-
〓 时圣宇:我的大学怎么过
这几天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大学校园里,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照例,师兄师姐、网友老乡会有一堆建议,告诉他们怎么活出这四年的精彩。只是,未必每个人都已做好了准备。笔者的一个室友,当年也算是一时才俊,以高分考入名校。可4年后却因学分没修完而无法毕业,原因只有一个:痴迷网游。这种情况在高校里不算少。不少大学生状况堪......
-
〓 历史上的“吃喝风”
中国的“吃喝风”古已有之,穷奢极欲的吃喝能让一个国家灭亡,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夏代最后一个国君桀,《烈女传》上说,他“为酒池可以运舟”,令三千人作牛饮,“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可是好景不长,商汤兴师问罪,夏亡商兴。商代末年,商纣步夏桀的后尘,在沙丘大筑苑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奔其......
-
〓 李白五绝所表现的朦胧美
常言道:墙里开花墙外红。为什么墙里的人感觉不到花之红艳而墙外的人却感觉到了呢?其原因大概有两条:第一条,是因为墙里的人太熟悉这花了,连同这花的缺点都很了解,所以就削弱了对花的红艳的感觉;第二条,是因为见惯了产生审美疲劳,于是就感觉不出其美好的红艳来。又有人说:月下看美人更要美几分。为什么会这样呢?月下看人是朦胧的,朦胧......
-
〓 艺林史话:古代高润笔那些事儿
韩愈相 刘凌沧/作 中国嘉德提供齐白石润笔收据 中国嘉德提供 为人题诗、作文、写字或者绘画,因为人情往来,多少总有些酬劳。这份酬劳,古人称之为润笔。润笔一词,出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赐宴郑译于醴泉宫,“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世便......
-
〓 留住端午乡愁
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这些传统习俗串起我们共同的端午记忆。郭红松绘 朋友朱鸿召见我也有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就给我送来四棵艾苗。我树之成,亭亭玉立了。可惜只有四棵,在后院门口,我责怪朱鸿召为什么只给我四棵,他说:别急,会长出很多的。 那天在院子里,看着这四棵艾,从安徽老家来上海的母亲问我:你们上海买得到艾吗?......
-
〓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1898年3月,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抛出《劝学篇》奏折,揭开了中国政教关系史上臭名昭著的“庙产兴学”的序幕。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现实下,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于是办洋务,开工矿,派留学生……值此百事更新之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较有头脑者,却开出了一剂急功近利的“庙产兴学”药方,欲取宗教教团之......
-
〓 本非“纯净水”,应去“粗鄙化”——网络语言大家谈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周洪波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发布、信息交互和信息交易的平台。随着网络边界的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媒体属性、社交属性和商品交易属性正在日益深入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语言文字是互联网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语言,准确、健康而优雅地使用我们的民族语言,就成为大家很关注的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