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谈读书:朗读者,读出时代心声
前不久,我参加了《朗读者》的新书读者分享会,深感“朗读者”这个词,无论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还是作为一本图书,都已超出本身的意义,具有了特别的力量。电视、书籍这两种不同的媒体,通过阅读、通过朗读者联系起来,将现代传媒与心灵需求结合,是一件应该点赞的事情。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到电视的出现,让许多人在夜晚远离了书桌、疏远......
-
〓 邓海建:为什么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命运
为什么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命运?这是一个宏大而深远的命题。汉语言文字,是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往大处说,可谓“仓禀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了,国人开始叩问本心了;往小处说,这是中国教育“重理轻文”的转身,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开始被社会所重估。 一者,关注语文,是关注中国教育取向的调整。以学科设置为例,1953年,......
-
〓 人民论坛:不做奇迹的坐等者
岁末年初,人们总是发出光阴易逝的感慨,我却觉得更宜于仰头展望,决意“人生从现在开始”。也就是说,即使在你过完80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如果突然梦想当作家,当清晨的一缕阳光挪上你的书桌,你拿起了笔,那么恭喜,又一个崭新的人生从此开始。有一位生活在河南农村的老太太,在她晚年的某一天,突然拿起画笔,其率性而为、真实朴拙的画风勾起......
-
〓 推动全民阅读:领导人要做全民阅读的表率
最近两年,全民阅读的风气渐浓。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推动有密切关系。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
-
〓 金缕曲·抗战胜利纪念日于卢沟桥月夜酹祭先烈
酹祭卢沟月。忆当年,国悬危卵,金瓯残缺。敌忾同仇驱恶寇,肝胆全凭气节。赴死难,铮铮豪杰。血荐轩辕成砥柱,保家山,勋业铭碑碣。民族志,岂摧折? 万年不倒中华阙。正兴邦,修明祛弱,功标奇崛。七秩几经风雨过,威在自强蓬勃。试亮剑,德和眉睫。尽洗甲兵唯道义,向未来,坦荡翻新页。天有眼,史澄彻。...
-
〓 汪高鑫:怎样读《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中国前夕,由秦相吕不韦组织编纂而成。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吕不韦曾仿效战国四公子的做法招养门客三千,又因荀子等人“著书布天下”,便让这些门客“人人著所闻”,书成后取名《吕氏春秋》。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说该书是“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由此可见,《吕氏春秋》确实是成于众人之手的一部经典。然而......
-
〓 桑永海:从“端午节”说到“诗人节”
1940年端午节,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朗诵了他的抒情长诗新作《屈原》:“汨罗啊/滚滚/将我这满腔的悲愤/埋葬/在你滚滚的江心吧!” 挺遥远了。那是1960年,我购得了光未然刚出版的诗集《五月花》。正是大跃进以后,全国一片饥馑的年代,那书页都是发黄的,又薄又糟,像马粪纸。《屈原》这首长诗,我就是从这个集子里......
-
〓 李成:京城搜书记
北京蓝羊书坊 资料图片 旅食京华二十春,我最感舒心快活的就是买书方便。京城是人文荟萃之区,尤其是十年前,大街小巷还随时可看到书店,你想买、想读的书,只要不是太生僻或是那孤本珍本,用心搜罗,总会如期或不期来到你的案头。 每次逛街,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搜书。但是有时不经意间遇到的好书,更是令人欣喜——其心情真不啻与......
-
〓 半日闲谭:腊八粥与八宝茶
刚过腊八,先说说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传说有多种。有说腊八粥来源于明朝皇帝朱元璋落难时喝的杂粮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把他喝粥的那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也有一说是腊八粥传自印度,与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有关,他经过六年苦修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从此腊八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后人不忘他......
-
〓 《文史哲》《中华读书报》联合推出: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
近年来,国内人文学术研究日益繁荣,并正在发生深刻变迁。为及时总结人文学术领域的新进展、新现象、新问题,推动人文学术研究的繁荣与进步,提升公众对人文学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文史哲》杂志与《中华读书报》联手开展了“2015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活动。这也是我们连续第二年举行这一评选。 1世界学术文化重心东移......
-
〓 张海:书信结“砚”缘
我来了(书法) 费新我 费新我先生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其左手执笔习书,是20世纪以“左笔”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与费老从通信到相识,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费老一共给我写了多少信已无法统计,尽管当初保管不当或多次搬家难免丢失,现仍存近两百封。这些信有用毛笔写的,也有用钢笔写的;有的长达数页,有的寥......
-
〓 黄朴民:一张试卷中的历史记忆
1982年,我很侥幸地考上了本科就读的母校杭州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研究方向,导师是黎子耀教授。 说“侥幸”,并非矫情,因为我入学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虽然中国通史、历史文献等科目考出较高分数,政治一门更取得了76分的高分……好多考生都栽倒在这门科目面前,当年的及格线也就45分,可是......
-
〓 妙联贺寿佳句焕彩——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妙联赏析
年年庆国庆,岁岁题贺联。今年乃国逢花甲、普天同庆之年,大江南北的联友们更是无不因此而心潮澎湃,喜气洋洋。大家纷纷思考最精巧的架构、选取最精美的文字,为新中国六十年华诞献上了一副副发自肺腑、既大气又喜庆的贺联。从下面这几副贺联中,我们分明可以追寻到祖国铿锵前行的足迹,聆听到祖国发展壮大的诗篇,并分享到普天同庆母亲寿辰的畅......
-
〓 语文教材:体现人文精神贯穿语文素养
这次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专家组是在更为明确的理念下,从严、多次审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编写组在主编温儒敏教授的带领下,反复修改,竭力完善,教材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教材的编写过程,正是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高度重视,做出许多明确指示的时期,根据这些指示,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素养的内涵。在这样......
-
〓 心灵有约:大寺院
这算得上是我去过的最大的寺院了。 寺院若是老的,才有寺院的味道,即使再小再素朴。记得那年去过甘肃崆峒山的一个寺院,小小的院落,因了老老的土屋、一院子苍老的黄菊,就觉得那寺院是有味道的。菊花簌簌落着,菊瓣儿在地上打着漩儿。走远了,听得有木鱼的声音传出,才知里面是有僧人的。一直记得那个小寺院,就想,时间是会让......
-
〓 红军北上抗日的昂扬战歌——毛泽东抗战诗词赏读(上)
说到毛泽东诗词中与抗日有关的诗词,首先要提《七律·长征》。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抢渡湘江又遭惨败,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在红军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提议,放弃北上湘西往敌人重兵把守的圈子里钻的错误主张,改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进发。经过激烈争论......
-
〓 未曾终结的历史(下)
7月2日,花冈事件遗属在日本国会的抗议活动。 (张国通 摄)正确认识历史,是走向未来的起点 68年前,近四万名劳工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强掳日本,其中近千人被强掳花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419人惨死在这里。花冈是中国劳工暴动烈士殉难地。从1953年起,大馆市每年都会举行花冈死难烈士慰灵仪式,在这里建立了花冈死难烈士纪念......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读书,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
-
〓 悦读: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
-
〓 艺文品聚:草书飞舞寓性情
在唐代,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当时称作“三绝”。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赞叹张旭的草书说: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从事其他的技艺。喜悦愤怒、窘迫困惑、忧郁悲伤、欢乐安逸、怨怒憎恨、思念仰慕、沉酣狂醉、空虚困乏、郁郁不平,感情上的种种波动,必定在草书当中抒发出来。他观察世间万物时,看见山川......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