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字的起源和中国文字的起源
古书上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种道理不在于黄帝的雄才伟略和仓颉的睿智;而在于这表明了,文字是在有了政权之后才产生的。 就一个族群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必定有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有语言就足够了。因为一个小群体的交流,语言是最......
-
〓 毕业季赠言·复旦陈尚君:士不可不弘毅
我研究古代文史,尊重传统与走向现代化、全球化的关系,近年讲得很多,请允许我以今古交替或穿越的方式开始今天的发言。111年前,1905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废除科举,一件是复旦大学的成立,后一件在全国可能不算大事,在复旦人来说确是大事。这两件事确认了传统教育和人才选拔方式,向以西学为框架的现代教育转型。当时认为科......
-
〓 寂寞文人
如果可以选择,我祈求来世沦为一位文人。做一个风流而不下流的才子,过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生活,生前一身傲气,身后一副傲骨。甚至期待,用陶潜的锄头除尽东晋官场的浑浊,用李白的醇酒灌醉大唐山水的妩媚,用苏轼的豪笔重绘北宋黄州赤壁的伟岸。然而在今天看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文人雅士都摆脱不了“自古圣贤皆寂寞”的宿命......
-
〓 文化评析:文物保护能跑赢“挖掘机”吗?
比起见不得人的盗墓,重点工程对文物的破坏可谓光天化日——各种因素的博弈之下,“先人与今人之争”的矛盾被放大到了极致。 历时10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6月底正式出台了,不过在出台一个月之后,规划就遇到了尴尬。杭州市治理交通堵塞的一项重点工程——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可能涉及南宋都城......
-
〓 大家手笔:当代学术研究三法
学术研究活动只有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行有所循、业有所成。在半个多世纪的英语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我摸索出当代从事学术研究的三种方法:转变视角,系统化研究,跨学科研究。转变视角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所谓视角,就是看待事物和现象的角度。人们如果总是从同一个视角观察事物和现象,习以为常,就难以发现新问题、难以创新。“横看成岭侧成......
-
〓 暑天西瓜冰雪声
蔬果图。钱选/绘西瓜自古就是消暑解渴的首选食品。在没有电风扇、空调设施的古代,炎热酷暑是一段很难捱的日子。《燕京岁时记·颁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民间则在街上有冰售出。”可见酷暑之日,衙门赐冰解暑,条件好的京师人家也能买冰块解暑。而西瓜可就成为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的天然“冰浆仙液”了。西瓜消暑......
-
〓 唐诗故事:云雨分飞
赠广陵妓张又新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赠新妇张又新牡丹一朵直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阑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这首唐诗故事发生在张又新和一位歌伎之间。张又新是中唐诗人,著名诗人李贺的好友,李贺有诗《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就是向张又新和李汉倾吐自己不愿做“奉礼郎”这种“臣妾意态......
-
〓 对花能饮即君子
周作人译清少纳言《枕草子》第二十段“清凉殿的夏天”,作者抄写古歌,抄了藤原良房《古今集》里的一首:年岁过去,身体虽然衰老,但看着花开,便没有什么忧思了。这是很达观的话,透过字面去看,作者的生活,也是相当优裕的。无忧需要借助花和酒,是古人的老套子。落到现实生活中,不过一个精巧的比喻。在这方面,中国和阿拉伯的诗人,可算精神......
-
〓 留住20世纪建筑遗产——兼谈天津20世纪遗产保护的失与得
图为天津第五大道一角 资料图片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尚未过半,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正式在京成立。作为以时间界定的遗产总称,“20世纪建筑遗产”固然是舶来品,但若追溯历史,早在1961年新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已将北京大学红楼、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大量20世纪不同历史的......
-
〓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有故事的老房子如何存续
杭州西湖边建于1931年的蒋经国旧居,历经多年大门紧闭、落叶堆积后,日前由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项目审批公示显示,或将由浙江麦当劳餐厅食品有限公司新建餐厅项目。围绕这则消息,专家观点和坊间舆论应属客观平和,并未一味指责“名人旧居开洋快餐”的“违和感”,或是排斥商业化运作,而是认同在履行审批手续、严格过程监管的前提......
-
〓 “考研热”降温警醒研究生教育质量亟须提高
继2014年人数下跌后,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有教育专家认为:“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与崇拜,一去不复返了!” 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再次下降,首先说明大学生已经理性起来了,对于自己考研读研的现实收益与实际付出之间的权衡趋于明智。总的......
-
〓 “中国梦”的哲学解读
为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内在精神,把握“中国梦”的时代精髓,2013年底,由北京市哲学会举办的“‘中国梦’的哲学解读”学术前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做出哲学解读。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从“一个学者的中国梦”说起,指出要着眼于“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把握......
-
〓 人民时评: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保护世界遗产,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继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之后,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2个。如此之多的世界遗产,该以怎样的面......
-
〓 林颐:在书里避暑
夏天的傍晚,日头落得慢。吃过晚饭,先不急收拾,携一蒲扇,握一卷书,坐于楼前树荫下,小扇轻摇,闲书慢品,浮躁的心渐渐平和舒坦。我读书的这种习惯源自我的爷爷。小时候,一大家子住一块儿,堂屋前是个小天井。夏日午后,三四点钟,爷爷就开始用沁凉的井水一遍遍地冲刷天井的青石板。待晚饭过后,就把藤椅、凉床搬到了天井里。爷爷啜着清茶,......
-
〓 艺文品聚:书从隶法通新妍
闵祥德隶书明代解缙归云图诗 书法有着悠远的历史,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书法也不断演变革新。从古以来的书法,大体来分,有篆书、隶书、楷书(或称真书)、行书、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等。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丞相李斯为了统一文字,把当时六国不同的文字加以改革,使其整齐划一,即成为小篆。但文事日繁,篆书......
-
〓 美在深情──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
王国维先生在曾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盛世,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这一时代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这主要是就......
-
〓 文化评析:别混淆娱乐和文化的界限
在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是个正直的人,他有理想与激情,无奈的是,他沉醉在骑士小说的幻想中,想把传奇与现实生硬地嫁接,读者看着是喜剧,对他来说却是一个悲剧。 而现实中,这样的事竟然还真的有。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竟然有多地声称电视剧里的“琅琊山”就在当地,并纷纷拿出了证据,有......
-
〓 新评弹:作品当励志莫“励欲”
朋友最近想读书,从网上的畅销榜单里找了些书目给我看,看完不禁苦笑,除了一些小说类,最多的竟然都是一些标榜着“速成”“稳赢”之类的成功学书籍,要不就是一些胡乱编造的“心灵鸡汤”。类似的情形很多。这些年,机场、火车站都开设了读书柜,原本是件推动全民阅读的好事情。可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总是一些所谓励志的成功学教程,抑或是一些炒......
-
〓 见仁见智:也说阅读的艺术趣味
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卖得最好的书通常是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某权威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72.7%的人认为“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化阅读明显”;56.7%的人认为“人们偏重书籍的实用性”;54.2%......
-
〓 《丹青引》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对比
《丹青引》(以下称《丹》)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以下称《公》)都作于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但此时边疆危机四起,天下成千上万个“安禄山”崛地而起,李唐王朝摇摇欲坠,社会一片萧条。此时的杜甫已近晚年,政治上的绝望、关辅饥馑迫使他弃官去秦。又因生计绝望,只好投靠亲朋好友南下,正是所谓“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展转西......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