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肖复兴:立冬和万圣节
立冬前,从中国来到美国,正赶上这里要过万圣节。同样是冬天即将来临,同样是树上的叶子变红变黄,脚下的落叶一片瑟瑟之声。节气的共同性,让东西两半球如此相似,大自然的语言无须翻译即可人人懂得。我们的立冬,和他们的万圣节只相隔一个星期。心里便忍不住,将中西这两个节做一番比较。如今,立冬在中国已经算不上是一个节日了,而仅仅是一个......
-
〓 刘彬:莫让错字贻误后学
编辑部: 本报6月27日文化新闻版刊发消息《10种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少儿图书被查处》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江西高校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10家出版单位发行的《幼儿经典诵读快乐识字·唐诗》《安徒生童话》等10种少儿出版物,因编校质量不合格被要求下架。消息刊发之际正值暑假开始,很多已经为孩子制定好暑期......
-
〓 徐娟:扭转乡村教育被边缘化的局面
甘肃省宕昌县去年输转劳务工10万人,向省外输送劳务移民3000多人。青壮年纷纷离开乡土,老人、孩子孤独留守,这样的现状在西部乡村比较普遍。原本基础薄弱的乡村教育正在逃离大山的大潮下苦苦支撑,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占到846......
-
〓 光明时评:让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政府每年统计的农村贫困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数据,有必要进行深入甄别。应该弄清楚这些学生究竟是来自农村的生源,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从而将国家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这是此前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却对此表......
-
〓 文化评析: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四谈“戏曲进校园”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在时代大潮中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并且现在的青少年已经逐渐疏远了这些艺术,戏曲与年青一代的代沟或成为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缩影。事实上,戏曲离孩子并不远,从动画片《大闹天宫》到《天书奇谭》,都包含着戏曲元素,而今所谓的与之疏离,只是他们没有在完整意义上认识戏曲,才出现了对传统戏曲......
-
〓 右丞诗境绝冲和——王维的四首禅意诗赏析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zhài)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701-761)字摩诘,山西运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
-
〓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免费书摊”
在2013年8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一版读到“一位患尿毒症维族老师的免费书摊”的文章,文章讲到今年4月11日,乌鲁木齐团结路上出现了一个无人看管的书摊,这个书摊的主人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维吾尔族小学老师。几个月过去了,免费书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阅读,还有很多陌生人带书到这个书摊,免费书摊也从1个扩大到了11个......
-
〓 继承鲁迅思想找准文化坐标
今天,我们要顺着鲁迅的脉络,继续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既了解自己的传统,又能够站在人类认识的最前沿,了解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审时度势,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而泽被世界的新价值。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作为20世纪中国最值得谈论的作家之一,鲁迅是近代中国一个禁得住反复咀嚼......
-
〓 人才史话:德才不能兼备,怎么办
任轶 绘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智、韩、赵、魏四大世族,智氏的势力最大。执掌晋国大权的正卿智瑶,野心勃勃,欲吞并韩、赵、魏三氏一家独大。可到后来,反被韩、赵、魏联手所灭,其教训一直为后人引为鉴戒。 智瑶虽然不是长子,但长相帅气,武艺高强,技能超群,且能文善辩,果敢刚毅,深得其父智宣子喜爱,于是便在家族会上......
-
〓 学科视野下的乐府学
近日,乐府学会在民政部正式注册。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标志着乐府学迈上了一个新阶段,正在迅速摆脱20世纪的落后局面。作为学会筹办和申请人,我愿在此谈谈乐府学会的成立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学科建设意义。乐府学及乐府学会我个人研究乐府,应追溯到上世纪末赵敏俐教授开启的歌诗研究。1998年到2000年,赵老......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以制度创新彰显大学之道
韩进 大学是由学科、学术、学者、学生构成的社会组织,作为组织,不仅要有合理明确的分工,也要有效率,而这些都有赖于制度的保证。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实现大学功能、彰显大学之道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探索建构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密不可分,也必然受制于......
-
〓 家风家教大家谈:优良家风传递始于童蒙
故乡绍兴,文风鼎盛。举目所见,充满励志的话语。如望族家门的楹联“承祖父训克勤克俭,教子孙贤唯读唯耕”,“诗书传家远,礼义日月长”。踏进学校,最醒目的横幅是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四壁有众多条幅:“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充满哲理的格言,闪耀着理性的光......
-
〓 干部谈读书:读书与做人
“凡才子夜读子夜,是大家常说家常。”其意境,或许“夜读子夜”就是“晚上读写想”,“常说家常”就是“白天走干讲”吧?读书与做人,做到这样的境界,即是“才子”“大家”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
-
〓 一书一世界
清朝咸丰年间,吴县(今江苏苏州)有一个人中了进士,以翰林编修进入南书房任职,所做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书目编辑。一天,咸丰皇帝问他:“你闲暇时用什么消磨时间呀?”这人回答道:“我闲暇的时候读《汉书》。”古代的帝王皇子们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每天无所事事,摆弄风月消遣。他们一天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凌晨便要起来练武功,之后到......
-
〓 思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 2013年6月19日亲爱的2013届同学们: 毕业了,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牵挂。我是77级的大学生,当年,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走遍天下。而今,你们却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挤在699万就业大军中,为生计、为理想苦苦寻求。此时此刻,我很想像杜甫那......
-
〓 凭栏处:延揽大学者更应扶植小人物
许多大学重视引进著名学者,而相对轻视培养青年教师,这种只顾“摘果”却不愿“栽树”的做法,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大学者是由小人物成长起来,既要延揽大学者,更要扶植小人物,功成不必在我,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有此胸襟。学术群星灿烂,固然可喜,新星持续涌现,更让人心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挖人”之风盛行,甚至有的......
-
〓 民俗雅绎:马与龙的文化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想象出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如今,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在龙的诸多特征中,便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是龙头的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
-
〓 美玉成蝉声自远——玉雕中的“蝉意”
和田白玉蝉挂件和田青玉蝉挂件和田糖白玉俏色巧雕金蝉玉牌 盛夏炎暑,蝉声悠悠。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有“饱而不食者蝉也”之说。正因为这份脱俗,蝉在古人心中代表着高雅,是清高、廉洁的代名词。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在玉器雕刻领域,蝉也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据考证,最早在新石......
-
〓 点将台·老鲍谭古:道德强迫症
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他说的话,在《论语》里有六条。这些话颇显贤哲气象,不愧四科十哲之列。比如《论语·里仁》记子游的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其意是,事奉君主如果过分烦琐,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 为人谋而不忠乎?这是曾子的每日反省。但,忠是要有分寸的。不能适可而止的......
-
〓 定陵:长明灯祭
明朝在位最久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一起安葬在定陵。这定陵从万历皇帝22岁的时候开始建,一直到他28岁的时候才建成。据说用了800万两银子,工程质量极佳。 地宫深处,品字形的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前,各放置了一口青花云龙大瓷缸,缸内满置香油,油中漂一根长芯,浮一柄铜瓢。铜瓢和灯芯有铜管与油相通,点燃那长芯,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