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学长情牵母校后辈人饮水思源清华毕业生为杨绛贺寿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邓晖)“吃一碗长寿面,为老学长贺寿,也为你们的未来祝福!”——7月17日,清华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长陈吉宁向3302名即将奔赴祖国各地的毕业生发出倡议。当天,恰好是该校老学长杨绛先生102岁的生日。 杨绛与清华同龄,其“三进清华”和钱钟书与清华的渊源更是被传为佳话。这......
-
〓 《思适寓斋图自记》标点及篇目琐议
思适寓斋是清代乾嘉时代著名学者顾千里(广圻)的书斋名。斋名“思适”,取自北齐邢子才(邵)“日思误书,更是一适”之语。顾氏被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思适寓斋图自记》也因提出“不校校之”的校勘理论,而多为人称述。仅笔者目力所及,就有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浅论陶渊明与“酒”与“侠”的关系
陶潜生活于一个乱世。这个时代正值东晋末年到南朝刘宋初年,一场淝水之战后,东晋王朝偏安于中国的南部,朝廷对百姓百般剥削压迫,“今日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致残形剪发,要求复除。“这又是一个“易代”的时代,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刘裕夺权,称帝号宋,东晋亡国。陶潜处在的这个时代,“孔融与汉末嵇康于魏末略同”。乱世的陶潜,悠然......
-
〓 环球走笔:别让母语丢失
语言之于人类,犹如开启文明与智慧的钥匙,其传承与保护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推动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今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对个体而言,母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言传身教或口口相承,习得的......
-
〓 新评弹:作品当励志莫“励欲”
朋友最近想读书,从网上的畅销榜单里找了些书目给我看,看完不禁苦笑,除了一些小说类,最多的竟然都是一些标榜着“速成”“稳赢”之类的成功学书籍,要不就是一些胡乱编造的“心灵鸡汤”。类似的情形很多。这些年,机场、火车站都开设了读书柜,原本是件推动全民阅读的好事情。可摆在最显眼位置的,总是一些所谓励志的成功学教程,抑或是一些炒......
-
〓 万阕歌:为帝王动画“萌萌哒”点赞
古老的故宫也在新媒体之路上“赶时髦”——近日,“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一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微信小文,萌萌哒的雍正动画形象配上萌萌的文字,受到多数公众的喜爱,并在网上引起热议。清代《雍正行乐图》原本记录了一个真实而又生活化的雍正,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四爷”。在这套行乐图中,雍正皇帝化身各种身份,或为高人......
-
〓 用书法传递快乐
人都有梦想,而我的梦想,是和书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写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念书首先就要写好字。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萌芽了一颗种子,我要好好地写字,写到底,写出自己的脸面。小学的时候,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子的老奶奶写字的故事,让我开了窍:字要是写好了,不但能受人喜欢,还能助人为乐,这更坚定了我的书法之......
-
〓 1958年的元旦节
1958年,举国上下大跃进,上千人一个大食堂,大笼蒸馍,大锅熬汤,每到开饭时候,人多为患,乱得如同一窝蜂。 那一年,我虚岁八岁,父亲在人民公社工作,分到很远的一个地方驻队。母亲在一个社办里当工人,夜里十二点才能下班。家里只有我和两个弟弟。大弟六岁,二弟才两岁。每天去大食堂领饭,我均要拉着大弟,背着二弟,手......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六):隔代相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中的孤独感。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好诗词,......
-
〓 布谷鸟说什么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布谷鸟蛰伏一冬之后,暮春三月便开始啼鸣。布谷鸟嘤其鸣矣,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大自然的语言》的文章,上面说布谷鸟唱的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声声催农时”,有人认为这是布谷鸟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其实,布谷鸟之所以称为“布谷鸟”,就在于它的啼鸣与“布谷布谷......
-
〓 雅趣说字:雁栖湖畔话“栖”字
(图1)(图2)(图3) 雁栖湖——一处沉寂在北京郊区大山深处的美丽湖泊,因刚刚结束的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惊艳世界。雁栖湖地处燕山脚下,北临雄伟壮丽的长城,南偎一望无际的平原,水面宽阔,湖水清澈,风光旖旎,素有“京北小西湖”之称。因地处雁栖河出峡口处,且湖水多源自雁栖河,每年春秋两季常有成群的大雁来湖中栖......
-
〓 彭林:怎样读《礼记》
中华礼学是以礼法、礼义之学为核心的学术文化,其理论形态则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三礼》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今天先介绍《礼记》。 一、性质与源流 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
-
〓 王宁:怎样读《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这部字书收集了9353个正篆,加上1163个重文。一共10516个字形。《说文叙》有“今叙篆文,合以古籀”之说,说明它所收的字体主要是小篆,其他还有和小篆形体不同的“籀文”和“古文”。根据考据,《说文》古文是战国时除秦系文字以外的其他六国文字。籀文又称大篆,是周宣王时期初步整理过的文字......
-
〓 用阅读打好生命底色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既是为了纪念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也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儿童阅读的关注。所以,在这个时候谈谈儿童阅读,很有必要。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无须再做强调,已有过许多种阐述。阅读可以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
-
〓 杜士玮: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教材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固然重要,但它还是和语文没法比,“去其史”,大不了做一个断代史,“灭其文”才是“断其根”、去其本。 法国最著名的作品,都德的《最后一课》,就是哀悼“灭其文”的。那是外族侵占。 我们也曾被蒙古人、满族人占领,不过从未受到“灭其文”的威胁,相反我们将入侵者同化,体现......
-
〓 从相土到成汤——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三
一、禹、予合一夏代的史迹由于商代有意的删削,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尧舜及其族群考论》和前两篇《续考》已指出:禹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战胜了尧;《禹贡》为帝舜所作;启之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伏羲族的后羿在公元前2500~2400年之间夺得天下,建都于戎族的发祥地晋南。如果太康是因为败给了后羿而失国,戎族就不可能迅速地复......
-
〓 陈原:语言,该规范就要规范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诸多不同意见。网络语言如井喷般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新造语词不仅充斥网络,而且还影响到传统媒体和书刊,甚至成为许多年青一代的交往用语。其实,五花八门的网络......
-
〓 文化评析:重要历史实物遗存应得到保护
1953年建成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大楼,近期终于还是被拆了。这座楼是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几代为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中国跻身当代科技强国之列呕心沥血的科学家曾在这里贡献了他们最好的时光。这座楼不是一座普通的办公大楼,而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工作者的纪念碑。然而,它竟在众人的强烈反对声中被拆了。从法律上讲,这楼拆......
-
〓 恪守“公诚勤朴”成就人生梦想——西北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毕业典礼既是一种庆贺,也是一次告别,氤氲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一次次创意无限的毕业拍照,一篇篇质朴感人的毕业感言,同学们将最美的身影、最灿烂的笑容、最真挚的感情、最活力的青春留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以此纪念美丽的大学生活。 我看到了《西大的路》影像短片中同学们的激动、幸福与闪烁的泪光;我看到了《在路上——也说母......
-
〓 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形式化
两会期间,在谈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只强调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对的。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响了警钟。中华文明五千年,名家名作数不胜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教育,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而不只是会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