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书店生存智慧:向公共空间转型
成功的实体书店都在向独立的公共空间转型,形成完整产业链,传播生活方式,设计创意产品,彰显个性特色,让店面更有人情味、更有人文气息。 有关实体书店生存现状的新闻常让读书人揪心,在租金上涨、网店冲击等因素影响下,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凝聚城市文化气质的实体书店举步维艰。近期,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表示,正就北京地区实体......
-
〓 《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谁的“不幸”?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北京日报》6月24日) 虽然是“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
-
〓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
-
〓 冬日里的火炉
寒冬已至,不由得想起早年间家乡冬日里的火炉。家乡的火炉分两种。一是手提小火炉,也称手炉,即白居易所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火炉里燃着木炭,覆盖薄灰,故也称火笼,用手提着微取暖,也可暖脚。旧时城镇和农村妇女,常在腰间系一条双层围裙,既暖和也抵脏。围裙外层是可掀起的搭布,烤火时将搭布掀起盖住提着火炉的手,忙碌之余享受......
-
〓 故人情:与陈玉龙的一面之缘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奇怪:有的人与你朝夕相处,但留不下多少印象;有的人与你只见过一面,却永生难忘。北京大学的陈玉龙教授就属于后者,他是少有的谦谦君子和高古之士。 那是近20年前,我从山东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酷爱书法,被学校安排为留学生讲授书法。我突发奇想,何不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来为留学生......
-
〓 文化评析:名人题材要“细说”,不要“戏说”
10月6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徐悲鸿》,至15日播放完毕。这部长达35集的电视剧,真实生动地展现了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传奇人生。为了保证历史最大程度的真实性和饰演的艺术性,除了著名导演王好为,片方还邀请到了吴刚、刘晓庆、杨立新以及82岁高龄的老戏骨葛存壮等知名演员。 众所周知,徐悲鸿是我国......
-
〓 警惕字母词侵蚀汉语
近年来,英语缩略词(字母词)呈迅速扩张之势。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为例,第四版收录字母词39个,第六版猛增到239个。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的不该使用英语的地方,字母词也屡见不鲜。我们中国人生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流行“洋名”或汉英混合的名称。高耸在大都市的一些公共建筑、楼盘,经常见到英文......
-
〓 孙仲:字词节目也该亲民
在上周末江西卫视播出的《挑战文化名人》首期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A、李白的睡床;B、放墨宝的书案;C、井台上的围栏。如果你选了答案C,恭喜,答对了。但你知道“葳蕤”(wēi ruí)是什么意思吗?“葳蕤”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场比赛中的一道考题,尽管该词的成人听写体验团正确书写......
-
〓 “兽首玛瑙杯”的神秘身世:外国贡品还是本地造?
兽首玛瑙杯兽首玛瑙杯,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它有着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此巧夺天工的宝物,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身世之谜?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是喝酒用的。据估计,它诞生于8世纪前期,是至今所见......
-
〓 回首诗里说端午
说起端午节,我们最熟悉的大概是屈原、龙舟与粽子。但这种熟悉不仅指今天,唐朝时,就已经是这样了。比如当时有首《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的作者文秀,是从江南去寓居京城长安的诗僧。生卒年虽已不详,但从他的作品、和别人的交游来看,大概在唐昭宗年间、公元885年前后在世活动。从......
-
〓 太极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那就是《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姆渡出土的一个纺......
-
〓 安宁:《周易》的古典美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前1152-前1056)所演。西方的古典传统则发轫于古希腊时代(前800-前146),具体说来源于这个时代的古典时期(前323-前146)。古典时期前承古风时期(前800-前479),后开希腊化时期(前323-前146)。此时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
-
〓 端午,包裹大地深情
端午就像一片有筋有脉的碧叶,包裹着华夏儿女既浪漫又现实的情怀,展示着一个民族灵魂深处永恒的诗意,贯穿着古老与现代生活的灿烂悠远的色香。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深情的节日。一农历五月,繁盛的景象在广袤的土地上次第铺开,小满刚过,大地从芳春渐渐地进入清夏。南国的木棉石榴,北方的红杏海棠,趁着良辰,用烂漫的花色,为满怀期待的人们,演......
-
〓 新评弹:书生意气正当时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的创作时间是2003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说来,从平仄......
-
〓 新评弹:多给“土秀才”掌声
山东老家的文敬大叔今年多了项“使命”:访问家族健在的老人,查阅皮庄村的资料,在已经城镇化的社区附近搜寻乡土的记忆。我们徐姓以前是村里的大姓,据说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山东,民国时祖上在周边十里八村小有名气,“闯关东”讨生活的也有几家,如今在城镇化大潮下,乡亲们都“洗脚上楼”了——一本家族变迁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家国历史。......
-
〓 光明时评:长鸣120年的甲午警钟
今天我们反思甲午之战,并非煽动仇恨,鼓荡复仇情绪,而是铭记我们这个民族用血泪代价换来的深刻教训,涵养和平理念,孕育理性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无论于民、于国、于内政、于外交,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894年7月25日,日本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
-
〓 让中华文化资源“活”起来
轻车简从,上任伊始,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在参观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张张人物手迹和一件件历史物品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博物馆的展览此时成为最鲜活的“教材”。 博物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把它作为全民温故历史、教育后代、传承文化......
-
〓 《论语》绎义·内圣外王之道:《论语·尧曰》的境界
《尧曰》篇作为整部《论语》的终结篇,共计三章,文字篇幅不大,但主题却稍嫌散漫。有关全篇的核心宗旨,黄克剑教授的解读提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他认为:“(首)章当是《论语》全书的后序”,“从尧、舜、禹到汤、文、武,以至于周公、孔子,《论语》编者第一次为儒家教化理出了某种脉理相贯的道统,这曾为孔子所默示的不无历史感的统......
-
〓 中国马文化:历代名将均有宝马项羽坐骑取名“骓”
中国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马之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我国的新疆现在还残存着比熊猫还珍贵的野马。野马是家马的祖先,它在我国已有几百万年的生活史。但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的时间却最晚,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轩辕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服牛......
-
〓 现代性的因缘
现代性的因缘,是对我个人而言的。此处的“现代性”是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思考依存于对其母体——文学史,尤其是新文学史——的梳理。梳理的过程是从思想史回归学术史的过程,是对既有文学史进行重写和对既有文学史学科进行重建的过程。作为梳理对象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其作家的“呐喊——彷徨”、作品的“生成——接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