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高个人文集出版门槛很有必要
去年一批出版社联名呼吁,必须提高学术著作的出版门槛,不仅得到出版主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出版界也普遍叫好。有鉴于此,我还想吁请,必须进一步提高个人文集的出版门槛。理由有四: 一是,现在出版文集太随便。说直率一点,市场已显过滥的迹象。出版系列文集,曾经是一件很高雅很严肃的事情。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集主人,几乎全......
-
〓 陈歆耕:夏志清的“偏见”之功
于2013年12月29日仙逝的美籍华裔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虽然自上世纪40年代即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并长期任教,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中国文学评论家”。我想,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他的专业主攻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二,他本身就是中国人。老先生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早期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
-
〓 五洲茶亭:“镜花水月”与“硬道理”
2015年5月7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以配合纽约年度时尚盛会——被称为时尚界奥斯卡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展览最具争议的部分,就是将一批馆藏中国北朝石窟,如“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人造像碑”、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和元代壁画《药师佛会图》等用作时装展示的背景墙。消息......
-
〓 黄朴民:一张试卷中的历史记忆
1982年,我很侥幸地考上了本科就读的母校杭州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研究方向,导师是黎子耀教授。 说“侥幸”,并非矫情,因为我入学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虽然中国通史、历史文献等科目考出较高分数,政治一门更取得了76分的高分……好多考生都栽倒在这门科目面前,当年的及格线也就45分,可是......
-
〓 语文教材:体现人文精神贯穿语文素养
这次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专家组是在更为明确的理念下,从严、多次审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编写组在主编温儒敏教授的带领下,反复修改,竭力完善,教材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教材的编写过程,正是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高度重视,做出许多明确指示的时期,根据这些指示,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素养的内涵。在这样......
-
〓 光明论坛·温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16年6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宋代诗人辛弃疾有一句名句,叫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意思是天下的大江大河千回百转,历经多少曲折,最终都会奔流到海。只要我们坚定方向、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得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读书,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
-
〓 悦读: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
-
〓 艺文品聚:草书飞舞寓性情
在唐代,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被当时称作“三绝”。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曾赞叹张旭的草书说:从前张旭擅长写草书,不从事其他的技艺。喜悦愤怒、窘迫困惑、忧郁悲伤、欢乐安逸、怨怒憎恨、思念仰慕、沉酣狂醉、空虚困乏、郁郁不平,感情上的种种波动,必定在草书当中抒发出来。他观察世间万物时,看见山川......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我心目中的大学
说心目中的大学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毕竟供职于一所大学,而且还负主要责任。 大学不能仅仅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不应该只是希望让学生成为教育者(哪怕更堂而皇之地以国家的名义)某种预期和目的的工具。尽管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应该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应该为家庭尽一份责任,但只是从工具意义上理解教育绝对是不够的。大学教育应......
-
〓 人才史话:“强强不联手”咋办
资料图片 《晋书·乐广传》里有个典故叫“潘文乐旨”,说的是乐广善谈,却不擅文笔。他想辞去河南尹之职,就请潘岳代他写奏表。潘岳说,我得知道你的心意啊。于是,乐广就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给潘岳听了。潘岳将他的话编排整理一番,就成了一篇优美的奏章。时人都说:“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 各取......
-
〓 唐诗故事:画眉深浅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两首诗,是中唐诗人朱庆余和张籍之间的唱和,两诗分别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五和卷三百八十六。朱庆馀,字可久,以字行,闽中(今福建省)人,一作越州(今绍兴市)人。......
-
〓 见仁见智:古装片不要胡编滥造
岁末年初,盘点一年的华语电影,发现古装电影烂片奇多,而且均是投资多、明星云集的所谓大片,如《大武当》、《血滴子》、《河东狮吼2》、《四大名捕》、《铜雀台》、《太极》、《王的盛宴》、《画皮2》。它们的共同点是胡编滥造历史,剧情及人物荒唐雷人,观众在忍受了毫无美感的视觉冲击后,对大片逐渐失去了信任。 纵观近几......
-
〓 愿“国耻日”激发奋进的力量
在新的时代,让我们重拾抗战精神,拿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去完成抗战先贤们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每年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会拉响防空警报。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就是国耻日。警报声中,忙于生活的人们,借以回望民族的沉重历史,可以在深切思考之中获得启示与力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样描绘“记忆”——它往往把最重要......
-
〓 诗清立意新——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不同于杜诗惯常的雄浑简古,这是一篇干净明快的清丽雅什。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后世尊其为“诗圣”。杜甫的诗,转益多师,体备众格,采摭诸家之长,而又能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是唐代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秦少游曾评......
-
〓 时圣宇:我的大学怎么过
这几天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大学校园里,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期待。照例,师兄师姐、网友老乡会有一堆建议,告诉他们怎么活出这四年的精彩。只是,未必每个人都已做好了准备。笔者的一个室友,当年也算是一时才俊,以高分考入名校。可4年后却因学分没修完而无法毕业,原因只有一个:痴迷网游。这种情况在高校里不算少。不少大学生状况堪......
-
〓 追逐远大梦想肩负时代使命——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你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影,你们也一定在回忆这四年难忘的时光。每一届学生都有特殊的校园经历,在你们的回忆中一定有这样的一幕——你们在新清华学堂观看话剧《马兰花开》时,很多人都落泪了,你们都被“两弹元勋”邓稼先学长以身许国的精神所感动,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责任的含义和分量。 在这里,我想告诉......
-
〓 读史札记:中国古代钱币的文化内涵浅谈
中国古代钱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最初的分工。当产品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诗经》所记载的“抱布贸丝”、“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况。有了交易,就会产生货币。从商代中晚期出现铜贝开始,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直至延续到清末的制钱。钱币贯穿于中国古代......
-
〓 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
1898年3月,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抛出《劝学篇》奏折,揭开了中国政教关系史上臭名昭著的“庙产兴学”的序幕。在落后就要挨打的严峻现实下,满清王朝被西方列强逼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于是办洋务,开工矿,派留学生……值此百事更新之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较有头脑者,却开出了一剂急功近利的“庙产兴学”药方,欲取宗教教团之......
-
〓 新闻随笔:秋日惹情思
立秋这天,多在八月七、八两日,农历如果不是闰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这两天恰为“庚辛日”。庚辛二字,也有讲究,庚谐音意为更,辛谐音意为新,从这个时候起,“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也”。也就是说,立秋之后,物候渐渐收敛消寂,作物的果实开始成熟。农历通常以一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则一入农历七月,就可以算是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