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探索: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教育工作
“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的人是老板,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的人是老师”。要让自己的思想入别人的脑、入别人的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靠硬灌输很难改变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习惯,而润物无声、渗透式的说理往往可以达到潜移默化、沁人心脾的效果。擅长讲故事就是一种渗透式的工作方式。 莫言......
-
〓 政策解读:检阅高校社科研究成果新变化
CFP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近日揭晓,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这次评奖是对近年来高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从评奖过程和获奖优秀成果来看,我国在检阅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评奖过程来看,本次评奖一是突出了以质量和贡献为主的评价导向,确立......
-
〓 文化评析:故宫的活力在于开放
“此零仃孤苦、幸得大众赞助、未致漏产之故宫博物院,居然在万头攒动之中,脱颖而出。”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最早的创建者之一、学者吴祖光之父吴瀛先生,在当天日记中记下了故宫博物院在艰难竭蹶中开幕的感想。彼时,北京万人空巷,“都要在这天,一窥此数千年神秘的蕴藏”,外交家王正廷亦在发言中断言,此举意味着“真正收回民......
-
〓 节趣:“龙头节”说龙
走出正月门,就见“龙抬头”,就想起关于龙的那些事情。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文化早已渗透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龙在古代不仅仅是皇族权势的象征,更是在民间民俗里翔舞,在平民意识里生动,在众多传统节日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姿神韵。“正月正,舞龙灯”。过春节,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有“舞龙灯”的习惯。舞龙灯据说起源于汉代,舞龙......
-
〓 书法:立象以尽意
当今书法创作非常活跃,理论上也更加强调书法的文化属性。但书法作品的艺术水准有很大提升空间,书法界对书法的理论认识还比较含混,不少人对书法产生迷惑和怀疑。因此,需要为中国书法确立一个明确的哲学根基,形成一个比较凝练的主题论断。我认为,《易经·系辞》提出的“立象以尽意”客观上是中国书法遵循的根本原则。 中国古......
-
〓 光明时评:问题论文“闯关”打了谁的脸
“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日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后,发博客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他强烈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者的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理。陈吉德教授的“冲冠一怒”,暴露出当前论文评审的诸多问题。......
-
〓 端午,包裹大地深情
端午就像一片有筋有脉的碧叶,包裹着华夏儿女既浪漫又现实的情怀,展示着一个民族灵魂深处永恒的诗意,贯穿着古老与现代生活的灿烂悠远的色香。这是中华大地上最深情的节日。一农历五月,繁盛的景象在广袤的土地上次第铺开,小满刚过,大地从芳春渐渐地进入清夏。南国的木棉石榴,北方的红杏海棠,趁着良辰,用烂漫的花色,为满怀期待的人们,演......
-
〓 辣评:传统文化为啥躺枪的总是你
前两天,民政部公布了第八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批在“黑名单”上新增的84家“社团”中,绝大多数涉及中国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国学等传统文化领域,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离岸社团”“山寨社团”集中的重镇,政府管理部门每每进行整顿,传统文化则屡屡躺枪。曾几何时,有的人热衷于在名片上印上“某某书法家协会......
-
〓 有感而发:一名语文教师的文学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年总要开几次教学会议。在会上,经常能聆听到特级教师们传经送宝。聊几句,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即自己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幸亏“迷途知返”,及时转身,才在教学上修成正果。 我是一个执迷不悟的人,硬是将自己从一个文学青年弄成了“文学中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是江苏师范学院中文......
-
〓 智海观澜:清明联趣盎然
清明节,既指节气,又是节日。在浩瀚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二字的对联,别具智趣。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特采撷一些和“清明”有关的对联,与君共赏。 ●据传,明代一秀才路过天台山时,天色已晚,便投宿山间一茅屋,翌日起床时,发现所投宿的茅屋上一片白霜,触景生情,便吟诗道:“昨夜大寒,霜降茅棚如小雪。”但苦思不得下联......
-
〓 诗仙·诗圣·诗佛
作者简介:荆晓燕,女,1981年生,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如果让我举出唐代三位最伟大的诗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李白、杜甫和王维。说来有趣,这三个人恰恰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李白代表道家,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儒家,被称为“诗圣”;而王维则代表了禅宗,被称为“诗佛”。这三位诗人的......
-
〓 文创+非遗大有看头
刚刚落幕的2016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若论人气最高,除了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区,就属非遗展区。各种巧思妙想的非遗周边衍生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文创+非遗”,大有看头。用天然靛青浸染,农村嫁娶常用的“苍南夹缬”,图案、材质大胆创新,开发出环保布袋、餐垫杯垫等;“永康铸铁”,由传承人自创的铁壶品牌,在传统手艺中注入文......
-
〓 五洲茶亭:让馆藏品的文化因子“活”起来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当今博物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诱惑,也是激发消费欲望的绝佳途径。与传统工业品的开发设计不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探索的是从博物馆的藏品中寻找设计灵感,借助设计赋予馆藏品新的生命,让藏品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活”起来,以独特的设计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每一个博物馆都有其独特性,而博物馆由历史圣殿......
-
〓 光明时评:让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政府每年统计的农村贫困孩子上重点高校的数据,有必要进行深入甄别。应该弄清楚这些学生究竟是来自农村的生源,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从而将国家政策惠及真正的寒门学子。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这是此前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最近却对此表......
-
〓 大家手笔:研究合为现实而行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一句名言,是他长期生活阅历和饱读书史的心得体会:“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是白居易写诗作文的主张:反对脱离现实生活的“嘲风月,弄花草”,提倡“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的“比兴”意义,有......
-
〓 文化评析:传统历法当活起来
国家标准委日前发布《农历的编算和颁行》国家标准,首次将农历编算和颁行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对农历的颁行提出规定,要求公开发行的日历产品必须包含公历和农历的日期对照以及二十四节气,且须符合标准规定的编排规则、计算模型和精度及表示方法。阴阳是中国的传统说法,日月是阴阳的突出代表。日为太阳,月为太阴,现在普遍称“太阳”......
-
〓 对联:妙句出意蕴生——从《红楼梦》联句说起
周汝昌先生贾宝玉登沁芳桥亭,举头题对。戴敦邦绘连珠成句,缀玉为联,对联可谓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绵密巧思与和谐审美的文学样式。有感于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93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欣然撰文,引领我们走入充满智趣闪光的《红楼梦》联句天地。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所谓“独门”,是说全世界就只......
-
〓 肖复兴:春分之祭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里,有一些具有祭祀的意义。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业以及大自然密切相关,这些节气的祭祀意义,便是对大自然之神的祭祀,带有原始自然崇拜的色彩。比如,过去的人们讲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这种定位,将这两个节气的祭祀属性分割得格外清爽,又和大自然匹配融合得那样恰如其分。按照我们文化的传统,则是阴阳的对立和交融。春分......
-
〓 让成语“活”起来
成语,不仅是汉语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一部成语词典,就是一部传统文化词典。几千年语言文化的主要信息,保留在成语里。不仅如此,成语还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就连文化程度一般的百姓,也运用自如。成语这种大众性、普及性的特点,也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
-
〓 福祸生肖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作用主要是用来记录时间,特别是记载人出生的年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十二生肖往往象征吉祥,远古时的先民已将龙、虎、猴、兔等制作为吉祥物佩戴或装饰,古代的建筑、陵墓、服饰、器皿上有许多生肖动物形象,如腾云的龙、矫健的马、斑斓的虎、狡黠的兔等等,都具有象征吉祥的意义,也反映了人们对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