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造的光彩现代的光彩——看昆曲《春江花月夜》
昆曲,毫无疑问是古典戏曲的代表。面对它的古典品质,极端者甚至认为昆曲只保留和传承古典的文学、音乐和表演艺术,就能实现在当代乃至后世的无限延续。虽然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时代的创造,昆曲也试图在不同的时代中与时相偕,但历史却显示出近百年来“昆班所演,无非旧曲”的尴尬,众多的新创作品在古典经典的映衬下,多少显得黯淡无光。由此,......
-
〓 刘文嘉:无人能忘“我们仨”
“我们仨失散了”。2003年,92岁的杨绛以苍凉之笔写下这句话,将对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瑗的爱与追忆、对身世沉浮与人世沧桑的了悟,绵绵浇筑成了一本《我们仨》。13年后的今天,105岁的杨绛溘然长逝,亿万读者只愿“我们仨”在天堂团聚。人们对“我们仨”,有一种持久的注意力和绵长的牵挂。1997年和1998年,钱瑗与钱钟书先后......
-
〓 京城图记:京城“白塔”散记(下)
其实,北京城历史上最大、最高、最早建筑的“白塔”是“妙应寺白塔”。《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上介绍“妙应寺白塔”:“位于阜成门内大街,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辽道宗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为供奉释迦佛舍利于此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后塔毁于兵火。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重建......
-
〓 看图说话:《纂图互注尚书》宋刻本
这本《纂图互注尚书》是“天禄琳琅”旧藏之物,宋版的孤本。“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建在乾清宫昭仁殿内的善本书室,相当于乾隆的私人藏书室。“天禄琳琅”的书有真有假,也有许多极好的孤本,其特点是打着“乾隆五玺”的印章。讲《纂图互注尚书》,第一要看“天禄琳琅”的宋版书;第二看五色织锦,这是乾隆改装过的,也是“天禄琳琅”藏......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文凭、文明与文化
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科研工作的参与者;尤其是博士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生力军。作为一所以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和食品科学为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对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提高研......
-
〓 文化评析:世界遗产第二,更要做遗产保护大国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为位于厦门的鼓浪屿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加上此前评定的50余处,中国拥有了52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二。世界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联合评定,是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几项:表......
-
〓 古典新义:张晖的为人与为学
说到张晖的治学经历,我要引用他大学入学之初在日记扉页上题的一句话:“大学不为风花雪月,而为真正的事业与爱。” 张晖从小生活在孤悬海上的崇明岛,一个四世同堂的普通工农家庭。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对民国时代很感兴趣,可能因为他从小是他曾祖母带大的。老人跟他讲的很多事情都是民国时候的事情,所以他会对那个时代有一个特......
-
〓 人民时评:新教材如何回答“吕叔湘之问”
期待翻开新课本的孩子们,能够在教学改革的新风中爱上中国文化、培养伴随一生的读书乐趣临近开学,有关新教材的讨论格外引人注目。从9月1日起,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现行的“人教版” “粤教版” “苏教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德育、历史和语文3个科目最终将实行统编......
-
〓 文化评析:销售旧书得问问“出处”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在公共图书馆借阅系统中显示“逾期未还”的图书,正在某旧书交易网站上被公开销售。此事引发了公众对这些图书馆管理能力的质疑。同时,旧书交易网站是否有义务对旧书的来源进行审查,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对古旧书来说,是否“流传有序”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指标。历经多位藏家之手“流传有序”的古旧书,来源大多可靠。若......
-
〓 家风家教大家谈:从《傅雷家书》看文化艺术的教育
在傅聪的成长道路上,作为良师益友般的父亲傅雷灌注了诸多精力和心血,《傅雷家书》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辑入了傅雷暨夫人1954至1966年间写给傅聪等的家信186封,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让他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
-
〓 读书论世:文学高峰何以可能
图为谢尔·埃斯普马克。张芳曼制图本土语言也会因为借用外来语而变得丰富,可以学习到其他语言的成熟与气魄,许多不可替代的杰作就是在外来影响与本土元素的会面中得以酝酿产生。在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很多维护民族或者地区特性的呼声也在高涨。在欧洲,有很多国家紧密合作,只为保护欧洲电影,应对来自好莱坞的巨大压力。法国也已立法保护自己......
-
〓 见仁见智:国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意”
在当今国学热潮下,许许多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国学班里,背诵“人之初、性本善”,背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穿汉服、学经典…… 对此“国学热”文化现象该如何看待?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我们原来把国学一脚踩到底,后来又把国学捧上天,其实这都是不对的。中国现在有一种最可怕现象,就是一种热潮......
-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写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前后,老师的故事频见报端。耐人寻味的是,不少媒体选择了同一个关键词——坚守。安徽蒙城“弯腰老师”朱景科坚守讲台27年、河北邯郸好老师段春芳坚守基层17年、云南昭通无臂教师江声发坚守山村12年……在那广袤的乡土,在无数学子渴盼知识的地方,他们从成为老师的那一刻起,就不曾离开过。他们坚守的理由也质朴得几近相似:“如果......
-
〓 中国古琴史话(十):清
到了清代康乾盛世,古琴音乐的中心,逐步转向了同为江南古城之淮扬地区。各地的文人墨客也相继云集广陵,琴坛名家荟萃,人才辈出。一个新的琴派——“广陵派”亦终于形成,成为清代中期以后影响最为广泛的琴派之一,其琴乐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广陵派以清初扬州琴家徐常遇为开山鼻祖,他编有《澄鉴堂琴谱》。其后,扬州著名的琴家徐祺、徐俊父子......
-
〓 大学与中庸
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的两部重要经典,但细细品味,两者立论的层次是不同的。大学是“诚之者”的君子之学,中庸是“诚者”的圣人之道。民国时大儒段正元说:“大学只言诚意,中庸乃云诚身,二者皆黄中之实学,一自始位言,一自终位说”。君子之学是“始条理者”的金声,圣人之道是“终条理者”的玉振。大学是“二本”,中庸是“一本”。 大学......
-
〓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给历史学科带来的思考
8月23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从1938年,胡适只身一人前往苏黎世参加第8届大会,到2015年,第22届会议在中国举办,中国学者1709人参会,其间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当然,除了会议本身,它所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会议之外,我们又该看到什么呢?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
-
〓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天下篇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典出:《左传·隐公六年》原文: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释义: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是我们的国宝(也是我们坚持的原则)。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自古以来友善......
-
〓 智海观澜:人生三境
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细细想来,此言的确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性命。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无论生活得精彩、轰轰烈烈,还是落魄、黯然无光,......
-
〓 古人爱古琴而今人多不弹
《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八音”,而丝音包括古琴、古瑟;所谓“琴瑟之属、丝竹之音”即是指此。丝指的是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有筝、箜篌、阮咸、秦琴、三弦、琵琶、胡琴等。太古、伏羲释其姝女娲为男女之嫁娶,断木为琴,桑为瑟,乃有三十六......
-
〓 文化评析:G20推开文化中国一扇窗
西子湖畔的演出,与其说是中国文化秀,不如说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合作。如果说经济上的“中国方案”是在促进经济复苏、合作共赢,那么文化上的“中国展现”则是在交流文明、沟通心灵。G20杭州峰会已圆满闭幕,而中国文化的新一轮全球性传播也许才刚刚开始。比如那台饱含浓郁中国味的演出《最忆是杭州》,就令人印象深刻、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