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极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那就是《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姆渡出土的一个纺......
-
〓 光明时评·重教学:大奖之外应有更多探索
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正在逐渐被打破。据媒体报道,1月22日,武汉大学对外发布该校首届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评选结果,用450余万元奖励一线教师,共150余位教师获奖,每人获3万元奖金。武汉大学不是孤例,在提升教学质量上,很多地方近两年都有类似的动作。其中,有的和武大一样,由大学主导奖励一线教师,比如四川大学......
-
〓 一生俯首——纪念陈寅恪先生
——纪念陈寅恪先生
具体什么时候听说陈寅恪先生的名字,现在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在选修历史课上,他的名字一次又一次被老师提起,言语中带着无限的敬重与叹服,我才第一次深深被先生的故事所打动。昏暗中,一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一身长衫,双目虽已失明多时,依然目光如炬。些许佝偻的后背,撑着永不妥协的脊梁。手倚着那根拐杖,依旧稳稳端坐在藤椅上,岿......
-
〓 新评弹:多给“土秀才”掌声
山东老家的文敬大叔今年多了项“使命”:访问家族健在的老人,查阅皮庄村的资料,在已经城镇化的社区附近搜寻乡土的记忆。我们徐姓以前是村里的大姓,据说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来山东,民国时祖上在周边十里八村小有名气,“闯关东”讨生活的也有几家,如今在城镇化大潮下,乡亲们都“洗脚上楼”了——一本家族变迁史,也是一部浓缩的家国历史。......
-
〓 新闻随笔:芒种教给我们的大智慧
时雨及芒种,四海皆农桑。南方农民已经挥镰割麦,北方农民还在挥汗插秧。尽管沈北新区的稻田画还“八字没一撇儿”,但辽宁沈阳市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小兔子”,纷纷跑到“稻梦空间”放牧心灵。中国人往上数三辈,都是农民。虽然肩头已抖落了高粱花儿,但心底总有一片黑土地。起伏的稻浪稍一招手,就欣欣然跑到乡下。不是迷恋那地,而是忘不掉......
-
〓 文化评析:华阴老腔为何征服观众
搜狐网日前发起的“猴年春晚节目你最爱哪个”调查显示,在23个歌舞类节目中,谭维维和几位华阴老腔艺人表演的《华阴老腔一声喊》以21.7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在这个作品里,被称为“民族摇滚”的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中国传统乐器甚至包括“砸板凳”与现代电声乐器联袂演奏,平均年龄68岁的老艺人与时尚摇滚女歌手和声共鸣,......
-
〓 导夫先路,普惠众生
——由我与国学网的八年情缘说开了去
【作者简介】崔福昆(1988-),笔名金昆子,男,山东菏泽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国学像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国学像一杯酒,酒将醉时话语稠;国学像一首诗,诗言有尽意难尽;国学像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思绪良久,酝酿良久,是为情缘,是为责任,是为感恩,八年来艰辛颇多,八年来感悟颇多,提笔撰文,书我心胸,让久......
-
〓 宋太祖的选帅用将之道
北宋王朝逐渐统一中国并平定边境,离不开一批战功赫赫的名将。而在这些名将中,曹彬被后人认为是“宋良将第一”,堪称帅才。跟他的同僚潘美、王全斌、曹翰等人一比,便不难看出,像曹彬这样的名将,确实是罕之又罕:他虽为大将,却力主“不战而屈人之兵”,反对血腥屠杀;他身居高位,且参与讨伐平定后蜀、南唐两国,又曾出使吴越,却“秋毫无所......
-
〓 清乾隆碧玉山水人物图笔筒
此物筒碧玉质,直筒。器壁以深雕、镂雕、阴刻等技法琢饰通景,外壁通景浮雕山水亭台楼阁人物图。高山峭壁,参天古木,小桥流水,楼阁依山而建,高山深谷中植被繁茂。楼阁里众人谈笑风生,苍松下四个老者聚精会神地看着小溪中的游鱼,一派安居乐业的山林风情。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清代乾隆朝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 ......
-
〓 阮籍:中国古代乱世文人的一个缩影
内容提要:阮籍早年尚志,但是由于遭到政治的昏暗,他无心入仕,只用隐讳的诗文,用放诞不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像阮籍一样的人很多,他们多是中国的文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避儒就道成为他们身处乱世的选择。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济于事,中国文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
-
〓 文化评析: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四谈“戏曲进校园”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在时代大潮中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并且现在的青少年已经逐渐疏远了这些艺术,戏曲与年青一代的代沟或成为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缩影。事实上,戏曲离孩子并不远,从动画片《大闹天宫》到《天书奇谭》,都包含着戏曲元素,而今所谓的与之疏离,只是他们没有在完整意义上认识戏曲,才出现了对传统戏曲......
-
〓 干部谈读书:读书与做人
“凡才子夜读子夜,是大家常说家常。”其意境,或许“夜读子夜”就是“晚上读写想”,“常说家常”就是“白天走干讲”吧?读书与做人,做到这样的境界,即是“才子”“大家”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
-
〓 从撤销学位点看高校特色办学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各个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全国170余所高校共计撤销576个学位点,其中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从学科看,被撤销的软件工程学位点最多,共有35个;从学校来看,浙江大学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高达34个;从地区来看,北京市撤销数量最多,达71个。对高校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
〓 思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在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薛安克 2013年6月19日亲爱的2013届同学们: 毕业了,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牵挂。我是77级的大学生,当年,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走遍天下。而今,你们却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挤在699万就业大军中,为生计、为理想苦苦寻求。此时此刻,我很想像杜甫那......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家教应力倡孝与俭
家风,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上的体现和成果。无论是传统文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普通百姓向往的“五福”(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善终),反映的都是人们的核心价值观。而家训、家教则是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中国传统社会,因血缘......
-
〓 定陵:长明灯祭
明朝在位最久的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一起安葬在定陵。这定陵从万历皇帝22岁的时候开始建,一直到他28岁的时候才建成。据说用了800万两银子,工程质量极佳。 地宫深处,品字形的三个汉白玉石宝座前,各放置了一口青花云龙大瓷缸,缸内满置香油,油中漂一根长芯,浮一柄铜瓢。铜瓢和灯芯有铜管与油相通,点燃那长芯,地......
-
〓 漫话才女蔡文姬
金代张踽绘《文姬归汉图》 画家李振炎为蔡文姬《悲愤诗》所感,绘《文姬归汉图》相赠。赏画之余,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程砚秋曾首演《文姬归汉》,剧情非常简单,只演绎了曹操遣使者周近用重金赎文姬回归汉朝的故事。后来广东粤剧、上海越剧都排演过《文姬归汉》,但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郭沫若在1959年创作的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以......
-
〓 智海观澜: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描写唤起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就是铺彩着色的好例子。连用两组色彩,绿中含黄,青中带白,色彩分明,色调柔和,展现出春天的明媚景色,表现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南宋诗人杨万里《......
-
〓 “兔话语”中的科学之光
煌煌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兔话语”;某些“兔话语”至今仍闪射着绚丽的科学之光,对今人贴近自然、开阔视野、启迪科学思维,仍是一种宝贵的可开发资源。《尔雅》《说文》中的“兔特征”《尔雅》是中华第一部辞典,《说文》是中华第一部字典,这两部经典工具书是怎样认知、表述“兔特征”的?“兔”字最早的书面诠释见《尔雅·释兽》:......
-
〓 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天下第一剑”的传奇
越王勾践剑。资料图片 “卧薪尝胆”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越王勾践。2400多年以后,越王勾践剑重出江湖,给这段历史带来了新的注脚。宝剑重见天日 1965年,湖北江陵地区开始修建漳河水库。当挖渠工作进行到纪南城西北约7公里处时,人们发现土层出现了异常。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迅速成立了工作小组,开始发掘。 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