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语:用地名标注文化
“东直门,挂着匾,隔(jiè)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儿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儿就是国子监……”这首《东直门挂着匾》创作于民国初年,是老北京小时候常哼唱的歌谣。每句唱一个地名,串起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记忆,还有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小到台站港场、街巷里弄,大到城市......
-
〓 清乾隆碧玉山水人物图笔筒
此物筒碧玉质,直筒。器壁以深雕、镂雕、阴刻等技法琢饰通景,外壁通景浮雕山水亭台楼阁人物图。高山峭壁,参天古木,小桥流水,楼阁依山而建,高山深谷中植被繁茂。楼阁里众人谈笑风生,苍松下四个老者聚精会神地看着小溪中的游鱼,一派安居乐业的山林风情。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清代乾隆朝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 ......
-
〓 李建臣:《四库全书》悲喜录
谈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典籍,人们一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库全书》。1772年,乾隆皇帝颁布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典籍。朝堂360多位官员学者进入编委会组织编纂,全国遴选3800多位文人学士从事抄写。因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因收录典籍3500多种,7.9万卷,3.6万册,字......
-
〓 文化评析: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四谈“戏曲进校园”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在时代大潮中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并且现在的青少年已经逐渐疏远了这些艺术,戏曲与年青一代的代沟或成为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缩影。事实上,戏曲离孩子并不远,从动画片《大闹天宫》到《天书奇谭》,都包含着戏曲元素,而今所谓的与之疏离,只是他们没有在完整意义上认识戏曲,才出现了对传统戏曲......
-
〓 从文让人——摘自《半生书缘:寻访世纪文学心灵》
(本文摘自《半生书缘———寻访世纪文学心灵》,李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8月第一版,定价:29.00元) 我们来到沈从文的长眠之地———距离凤凰县城仅只一公里的一处幽静的山麓。山名很雅,叫“听涛山”,附近还有个“凤凰第一泉”———凤凰本就多清泉。从刻着“沈从文先生墓地”的大石牌旁拾级而上,先是有一......
-
〓 从撤销学位点看高校特色办学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各个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全国170余所高校共计撤销576个学位点,其中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从学科看,被撤销的软件工程学位点最多,共有35个;从学校来看,浙江大学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高达34个;从地区来看,北京市撤销数量最多,达71个。对高校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快乐与金钱和物质并无必然关系。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能带来幸福和快乐。其次,我希望你们能高尚地生活。务必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势之人,也不可做损及他人之事。其三,......
-
〓 消费观察:让传统在时尚中传承
对大部分国人而言,距离最近的有关中国国服形象的记忆,大概是在13年前——2001年于上海举行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在上海科技馆前集体亮相。随后,唐装在海内外华人中迅速流行开来,掀起了一股“唐装热”。不过,关于国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未见定论:中国要不要有自己的国服?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国服?按......
-
〓 光明时评:让青年教师有份体面的收入
历史证明,任何对青年教师的轻薄都是“极其愚蠢的”。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让他们更有尊严、更体面,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责任。 《光明日报》7月15日刊发文章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很具现实针对性。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梯队,身系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一个民族......
-
〓 智海观澜: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描写唤起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就是铺彩着色的好例子。连用两组色彩,绿中含黄,青中带白,色彩分明,色调柔和,展现出春天的明媚景色,表现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南宋诗人杨万里《......
-
〓 以史为鉴合作共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与今天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向西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符合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全新的地缘政治、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
-
〓 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什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这么精确,为什么这么精练?因为它是民族的智慧,是实践着的真理,它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而且启迪了我们的思想。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发展要讲节奏。二十四节气告诉......
-
〓 愚蠢学研究
在美国,心理学研究克了许多新杈,其中一个小杈是愚蠢学研究。我听到这个资讯欣欣然,想像这个学术机构挂着一个闪光的铜牌:愚蠢学研究中心。而他们的名片上印着:愚蠢学博士、愚蠢学协会理事与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早就应该开展愚蠢学研究,吾国大学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如果说哲学——有一度被称为聪明学——是研究人类怎样避免愚蠢的话,愚蠢......
-
〓 国学网——我的精神家园
工作之余,习惯打开电脑随意的浏览,遗憾的是在这个资讯漫天的网络时代,找一方净土来滋养身心似乎不易,太多的网站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争得高点击率,在一些情情色色和张长李短里兜兜转转,让人在感慨其肤浅空泛的同时,又在忧虑哪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国学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一年前的一个傍晚。晚饭后女儿缠着我问诗词的格律问题,虽然读过不......
-
〓 这些和“鸡”有关的典故你都知道吗?
【典出】《晋书·祖逖传》: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
〓 杜浩:清明文化随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这些都是关于“清明”的古典诗歌名句。一个民族的诗歌文学,往往是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的写照,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的、灵魂......
-
〓 菜根人生——悟明代奇书《菜根谭》
前几日,读了一本明代洪应明著的《菜根谭》。仔细品来,颇有味道。古人云:“性定菜根香”,菜根者,弃物也,如此书,多不为人知;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能解;如此书,唯静心沉玩者;才可得其旨。书中有持语、涉世语、隐逸语;有忍语、义语、禅语。把个偌大的人生融于弃根之中,无怪乎洪先生有“时人若问君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的心境。漫漫......
-
〓 光明时评:导师岂能变“老板”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院一名研究生跳楼事件引发舆论的强烈关注。事后,该校众多学生在网上发帖,认为这起事件并非偶然,该名研究生曾遭受其导师张代远长期的打压和冷暴力,并揭露张代远要求研究生上缴实习工资、强行收取论文版面费、语言暴力、骚扰女学生等劣迹。目前,张代远已经被学校取消了硕士导师资格,并停止了一切教职活动。就目前已......
-
〓 大地漫笔:听《幽兰》读孔子
夏日昏昏懒读书。于是听曲。可静心凝神的,首选古琴。著名的“老八张”里,第一张第一首便是《幽兰》。《幽兰》是保存下来最早的古琴曲。据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幽兰》为孔子所作。这位郁郁不得志的哲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一度离开鲁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但孔子的游走并无收获,他的才智未得到赏识,只得返回鲁国。在由卫国返回鲁国的途......
-
〓 猴子与“猴头菇”
说起猴子,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凭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民间,猴子是讨人喜爱的。旧时街上有耍猴戏的,常常吸引过往行人。现在每逢节庆佳日,人们还爱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观赏猴子。猴子的活泼与灵巧,颇得人们赞赏。人们常称那些机灵、敏捷的人像“猴精”一样。在自然界,猴子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动物,我国共有#$种品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