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博物馆经营要摆脱“施教思维”
如果博物馆一味把自己视为教育者而非服务者,面孔难免呆板,眼光惯于俯视,态度一贯冷漠,这样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前些日子,一位到沈阳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告诉笔者,全运会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了众多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并请省内多所高校的老师到馆,以志愿者的身份向观众进行义务讲解。可惜的是,馆内观者寥寥,冷清的现场......
-
〓 慎独是灵魂家园的需要
“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国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
-
〓 人生需要“软着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聂宏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四年前的秋初,你们带着青涩,怀着憧憬走进南航。今天,是你们大学本科生活的终点,也是你们又一个人生阶段的新起点。前方的道路漫长。母校希望你们把人生新阶段的第一步走好,要走得踏实,走得稳健,要走得漂亮。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课题是飞行器“软着陆”。我们要走好人生新阶段的第一步,也同样面临着一个“软着陆”的课题。我......
-
〓 生肖兔文化趣谈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兔,兽名,像距后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的形象。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
-
〓 人才史话:“三驾马车”因何制胜
资料图片 俄罗斯有一首民歌叫《三套车》,自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后,很快就传唱四方,家喻户晓。这首歌的名字,与我国历史上曾经纵横驰骋的“三驾马车”同出一源,说的都是三匹马拉一辆车。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指战车的形制,后来也指王侯车驾的规格。其配置模式,通常是由一匹辕马与两匹梢马组成。辕马负责驾辕,梢马负责拉长套。辕马稳健,......
-
〓 愚蠢学研究
在美国,心理学研究克了许多新杈,其中一个小杈是愚蠢学研究。我听到这个资讯欣欣然,想像这个学术机构挂着一个闪光的铜牌:愚蠢学研究中心。而他们的名片上印着:愚蠢学博士、愚蠢学协会理事与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早就应该开展愚蠢学研究,吾国大学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如果说哲学——有一度被称为聪明学——是研究人类怎样避免愚蠢的话,愚蠢......
-
〓 文艺观与历史观丛谈:叙述与历史
叙述是一种主观行为,叙述风格因为叙述主体的不同而迥异,不同的叙述风格形成不同的历史文本文艺是用生动的存在悄然改变人们的观念,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角度,文艺的影响应该更大,因而文艺对于历史的叙述应该保持审慎态度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于这场战争历史细节的叙述,无论是“量”还是“质”,都远远不能与八年的艰难时空相匹配。我们既......
-
〓 新语:阅读也是生活的刚需
“如果有一天,我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我会选择一本书为伴”。在1974年的国际儿童图书节的献词上,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样说。时过境迁,书里描写的世界可能已经改变,但人们对阅读的爱却鲜活如初。刚刚结束的“双11”中,有一组数据让人没想到:图书销售额增长近90%,30分钟破亿元,21—30岁的年轻人成为购书主力……这些......
-
〓 文化评析:流行语体的生命力能持续多久
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舌尖体”旋即风靡网络。其实,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XX体”一直与各种影视节目、文化事件、明星风波相伴随,信手拈来便可罗列:如表达愤青情绪的“咆哮体”,甜得发腻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的“梨花体”……更有临时起意速生速灭的“德纲体”“马伊琍体”……它们有时就像一种网络语言......
-
〓 思考者说:四十以后才明白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假如任何他人都不过是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与人的关......
-
〓 杜浩:清明文化随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这些都是关于“清明”的古典诗歌名句。一个民族的诗歌文学,往往是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的写照,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的、灵魂......
-
〓 熊亮芬:理书记
这几年,让我不胜其烦的,是莫名其妙的忙碌。有人说,忙碌是好事,可以不致空虚无聊。而我恰恰相反,越忙越觉得若有所失,越忙越感到生命的虚度。虚度虚度,惊起满腔思绪。对于忙碌的矫正,我习惯做的一件事,是理书。开始认真聚书,大概是在1997年,那时我有了工作,手头忽然滋润起来,有事没事便往书店跑。时至今日,书橱里攒到了2000......
-
〓 文化评析:文物保护奖励合法还需合情
10月26日,陕西丹凤县水泥工人李磊在作业时发现一柄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剑,主动上交给县文物部门之后,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500元。李磊对于自己上交宝剑的行为无怨无悔,但对于500元的奖励,李磊觉得有些难以接受:“太少了,怎么也应该几千元啊。” 造成李磊难以接受的原因,与其上交文物的价值密切相关。据当地博物馆......
-
〓 观澜:诗人越来越少,画家越来越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人不受人待见了。反正这几年,我这个曾经写过一些诗歌的人,不再自诩为“诗人”。 许多曾经痴迷于诗歌的人,大约都有着与我一样的心态,不再迷恋诗人的光环——盖因诗人多与穷困潦倒、蓬头垢面、恃才放狂、自命清高、格格不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于是,索性改头换面,大到总经理,小到艺术总监,压根不再提......
-
〓 张广智:寻井记
我想说的“井”,是指苏州九如巷张家老宅中的那口百年老井。苏州,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名篇而享誉古今;因荟萃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的园林群,比如拙政园,就吸引了万千中外游客,遑论虎丘的塔影。不过,我对这座古城的了解,却因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萌芽》杂志上,读了陆文夫的成名作《小巷深处》,那时......
-
〓 广场激活城市历史时代“芯”
城市历史文化(下简称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则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是城市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孕育城市精神的母体根基,是发展城市现代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塑造城市文化身份的独特资源,......
-
〓 人民论坛: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
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
-
〓 美哉,中国冰蹴球!
华庭蹴鞠图 冯远/作 中国嘉德供图 2015年“七夕”之前,北京什刹海民俗协会在烟袋斜街广福观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侣交谊活动。活动的内容是通过情侣间结伴参赛时的密切合作,展示中国“冰蹴球”的竞赛规则。参加活动的是几对正在热恋的青年居民。因为时值初秋,无法在冰上进行,于是就在广福观院内搭建了一个10米×10米的......
-
〓 一哄而上只会适得其反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科学设计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这股热潮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目前,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不少地方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在教学内容上不加甄别,只强调死记硬背。一哄而上、缺乏科学设计的做法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甚至会适得其反。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课程、教材、教师、教学以及......
-
〓 文化评析:高考一时,知识无涯
6月7日,全国再一次进入高考时刻。一般在这几天里,我们看到的新闻是帮助学生们的好人好事,老师、网友对各省作文题的点评、仿作,名人们讲述当年的高考记忆,连准考证丢失的假消息都会年复一年地出现……可以说,在这段时间,不仅是考生,整个社会都进入高考模式,有人提供支持,有人围观热闹,有人追忆情怀,有人对高考改革提出种种可能。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