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日闲谭:秋风袅袅秋虫鸣
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
-
〓 《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
编者按“文学遗产”曾经是本报经营多年的一个版面,在广大读者和作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跨入新世纪之际,久违的“文学遗产”将以栏目的形式重新与读者见面。衷心希望专家学者赐稿赐教,衷心希望重新获得读者的喜爱。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明代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所见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所有刻本中的最早刻本。这个版本上自始至终......
-
〓 刘梦溪:怀念吴小如先生
吴小如先生遗墨 没想到吴小如先生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们。虽然享年九十有二,按古人的说法自是寿考,但在我个人还是感到太过突然。吴先生是我尊敬的师长,大学就读,就曾亲聆咳唾之音,嗣后为学,过从不密,往来不少。我说的“这个时候”,是因为此前的3月31日,南开大学的来新夏先生逝世了,同样享年九十二岁,两位当代文史大家之逝,......
-
〓 人才史话:才华是如何毁掉许攸的
资料图片三国人才辈出,奇才怪才也不少。可惜的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大多不妙,以至于“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以如此呢?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仅以曹营为例,如果说杨修死于聪明过头,孔融死于傲慢偏激,祢衡死于口舌之快,那么许攸则死于狂妄无礼。在三国众多谋士中,南阳人许攸极富才华和战略......
-
〓 见仁见智: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
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和警示,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
-
〓 《野有死麕》写上古桑中之乐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首诗历来一直被认为是“淫奔”之诗,现在有些人认为是“偷情诗”,比如有位自称读诗经“思无邪”的作家说:“《野有死麇》坦白来说不是爱情诗,而是偷情诗。”这一名称极不恰当,“偷情”之......
-
〓 未来需要自己去探索——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当初,你选择了北大,北大选择了你,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从那时起,我们就拥有了共同的情怀。在北大的岁月里,我们一起欢笑过也心痛过,付出过也挣扎过,希望过也失望过,但却从未后悔过!回头望过去,这些喜怒哀乐,这些拼搏奋斗,都是通往未来的历练和基础。 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和转变的时刻!......
-
〓 公民网络用语亟须强化规范意识
语言系统既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形成,也有推陈出新的发展演变。网络语言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强大的语言生命能力,这是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语言变化所无法比拟的。网络语言一方面给我们的语言带来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对我国规范语言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诸多失范主要表现在: 网络语言语音失范。因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
-
〓 委员信箱:别让古村落坐在“火堆上”
编辑同志: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的原生地。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秀丽的山水中,有着无数传统古村落,宛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生态画卷。然而,这些类型多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浓郁的古村落,却普遍面临坐在“火堆上”的危险,许多古村落、民居等文化遗产因火被毁,令人万分痛心。造成古村落消防困境的原......
-
〓 文化评析:将古村落保护融入生活
近年来,保护古村落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对于如何保护古村落,大家却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歌舞剧院一级演员雷艳在提交的《古村落保护要让村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议》中指出,古村落保护并非只有封闭起来“绝对保护”这一单一方式,还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与精准扶贫模式,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所谓古村落的“......
-
〓 文化专论:文化泛漫化及其民生取向
文化泛漫化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随意浏览电视节目,就能看到追风、扎堆的种种“文化”:有“星光大道”的选秀文化,有“非诚勿扰”的相亲文化,有“开心辞典”的益智文化,有“一槌定音”的理财文化;还有抖落家藏的鉴宝文化、结伴驴友的酷游文化、解析病理的养生文化、“鸡汤”经典的“开讲”文化……面对这种种“文化”,不少文化人......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⑨:老话很管用
听某文艺界人士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大山里的奶奶常给他念叨,“柴要左右交错搭起来,这样火才旺;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挑水时,水一定要满,满罐不荡;学本领不能半途而废,养德行也要实实在在”。奶奶还会讲杨家将、关云长,也讲秦桧……他说,“文盲”奶奶心中有很多老辈的老话,然后经过日日月月,再一一教给后辈。而当后辈怀揣着这样的老话......
-
〓 代表委员手记·王涛:把“新华字典”作为国家文化品牌予以保护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和举例为特点的普及性小型汉语工具书,至今已连续出版11个版本,总计销量约6亿册,成为当代中国获得世界声誉的著名工具书。同时,《新华字典》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具有文化标准价值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的编纂者和出版者投入了大量心血,适时修订维护,将《新华字典》打造成了零差......
-
〓 人才史话:人品决定结果
资料图片 曹彬像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当初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做供奉官时,掌管茶、酒等公共物资。尚未发迹的赵匡胤与曹彬交好。赵匡胤有一次想喝酒,就直接找到曹彬,想弄点酒喝。但是,说什么曹彬也不给。最后,曹彬自己花钱,买了瓶好酒,送给赵匡胤。后来,赵匡胤当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给大臣讲他与曹彬的这个故事,说曹彬这个人的人品......
-
〓 蛇为什么称“小龙”
中国民间,常把蛇称为“小龙”,生肖属蛇的人,也常把自己说成是属小龙。那么,蛇为什么有“小龙”之称呢?蛇属于爬行纲蛇目,遍生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平原、丘陵、山地和水泽之中。蛇身体细长,四肢退化,身体表面覆盖鳞片。最早的蛇出现在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形色怪异,行动诡秘,毒蛇可致人死命。蛇与人们的生产......
-
〓 让古老的收藏讲述鲜活的故事——写在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
二〇一四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海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再次到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博物馆日主题确定为“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再次将博物馆的价值聚焦于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收藏,并特别强调了博物馆的藏品在文化交流、社会沟通中的媒介与建设性作用。国际博协对这一主题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解释:“这个主题提醒我们......
-
〓 光明论坛·温故:大邦者下流
编者按古代中国在国与国交往方面有着丰富的智慧。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引用老子的“大邦者下流”,来表达“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的态度。我们约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对《老子》中的这句话进行了阐释。“大邦者下流”出自《老子》。《老子》一书的思想体系是......
-
〓 光明论坛:国家观培育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
40多年前,史学家陈垣作古,子孙们把他的手稿捐赠给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不久前,陈垣弟子、史学家柴德赓的后人将其《史籍举要》等著作的手稿也捐赠给国家图书馆。至此,这些记录着师生两代爱国学者学术历程与人生选择的手稿有了共同的归宿,成为一个民族的公共文化记忆。20世纪40年代,陈垣写于北平沦陷区的《通鉴胡注表微》,发......
-
〓 历史的相似性:“三闾大学”的镜子
通俗史学,这几年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算得上是很“热火”的,它之所以“热”,我觉得,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当在于“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把过往的既定史实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从而激发了人们走近历史、认识历史、进而开发历史的心理期待与生命追求。 正因为历史有相似之处,人们才会在历史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从现实......
-
〓 评论员随笔:读取毕业致辞中的人生密码
一个好的毕业致辞,既需要用温馨片段进入听众的情感世界,也要给予远行的游子以人生的滋养又到毕业季,很多人要告别熟悉的校园,少不了会有些离愁别绪。出发前,聆听毕业典礼上的简短致辞,成了毕业生们学成下山前的必备行囊,而后仗剑天涯。就在几年前,当华中科大的校长“根叔”因风趣的毕业致辞走红,很多人还在议论,“大学校长不能太根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