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的拐点文明的流变——《四库全书》悲喜录
传统典籍的集成 谈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典籍,人们一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库全书》。1772年,乾隆皇帝颁布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典籍。朝堂360多位官员学者进入编委会组织编纂,全国遴选3800多位文人学士从事抄写。因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因收录典籍3500多种,7.......
-
〓 京城图记:京城“白塔”散记(上)
董化斌画 北京城历史上建了不少白塔。例如:大觉寺的性音和尚塔、潭柘寺的舍利塔、玉泉山的妙高塔、黄寺塔院清净化城的白塔、坐落在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内的白塔庵白塔……北京的“白塔”,是一种覆钵状的佛塔,因塔的颜色通体洁白,而被人们形象地尊称为“白塔”。在京城众多白塔中,最为著名的有两座:一座在北海公园琼华岛山顶,人们称......
-
〓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西北联大与大学精神
方光华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大的两个大学共同体。西北联大将现代大学制度系统地植入西北,为构建西北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西北联大聚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俊彦才杰,为战后中国西北开发和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积蓄了宝贵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西北联大对大学精神提出了独特的解读。 ......
-
〓 人民论坛: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
-
〓 智海观澜:人生有时当示弱
人生当自强,但不能逞强。逞强具有贬义色彩,但其反义词——示弱却是蕴含智慧之意的褒义词。示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隐忍,换来的是狂风巨浪之后的风平浪静。 京剧《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剧情众所周知。刘备自从与太师董承等人共立义状后,唯恐被曹操猜疑,每天挑水种菜以示自己并无雄心大志。曹操欲试探刘备,以青梅煮......
-
〓 幼不读《西游》
中国自来有“少不读《西厢》、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之说。此说是否有典不详,但它的意思人人通晓,无非提醒国人在某段年龄读某部作品可能社会效果不良罢了。今天,这“三不读”恐怕皆已失效了。就说《西厢》吧,那种被横竖扭曲的缠绵爱情,如今少年哪能理解呢?而且没有性感描写,缺少刺激阅读的性趣,根本不是各种煽情涉性读物的对......
-
〓 清康熙素三彩花果暗刻龙纹盘
本盘侈口弧腹,下承圈足,形制规整端庄。盘先于胎体之上雕刻纹样,其中胫部装饰莲瓣一周,内外壁分别雕琢两条行龙穿于祥云之间,盘心则镌刻一立龙凌空而起,其神态凶猛,威风凛凛。盘釉上以绿、黄、紫、墨等彩料绘制折枝花果,其中内壁描绘石榴、香橼、寿桃四组共十只瑞果,外壁装饰折枝花卉两组,其果实丰硕饱满,枝叶盘绕缠连。秞上花......
-
〓 见仁见智: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曾被誉为中国最富影响力的人文杂志之一的《万象》已经5个月不曾出刊,很多业内人士和读者纷纷猜测——《万象》是不是已经“无征兆停刊”? 对此,一些文学批评人士、读者和网友分析,造成像《万象》这样的人文期刊的窘状和困境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环境和阅读环境,让人文期刊、文学期刊,难以立足。“黄金时代”过......
-
〓 郑娜:点亮一盏灯
春节的知名度早已遍布全世界。然而,除了中国人自己,只有真正的“中国通”才知道,中国最热闹的节日,不是除夕,不是初一,而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除夕之夜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家家团圆,围坐守岁,除旧迎新;大年初一,亲友串门拜年,互相祝福,和乐融融;此后的几天,虽各有节日使命,但不管是重要性或热闹程度已然递减。直到正月十五,才会......
-
〓 漫话弥勒佛
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
-
〓 争鸣与探讨:防“近亲繁殖”更要反“学术特权”
CFP编者按 10年前,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通过对中国知名度较高的17所大学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平均要比海外高5倍的结果,从而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10年来,围绕规避“近亲繁殖”,教育部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一现象。但是,虽然大学“近亲繁殖”程度在......
-
〓 任国征:国外的水智慧
读完智慧版11月27日的《水与老子生存智慧》,笔者不由联想到两部国外著作中关于“水”的阐述。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的名著《新中东》第九章就是“生命之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著作《濒临失衡的地球》第五章专门阐述“一旦水竭井枯”。两部书中提到的水与人类的关系值得回味—— 水与生命同源。人体大部分由水构成,其......
-
〓 金台论道:“冰书挑战”挑战了什么
在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之后,一场“冰书挑战”正在中国网络上持续发酵:参与者需要晒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10本书,然后挑战10人,被挑战者回答后再挑战10人。“冰书挑战”短短数日便吸引上万网友参与。在传统阅读日渐式微的今天,能有这么多网友参与这一活动,令人感动和欣喜。不过也有人质疑说,人家“冰桶挑战”是慈善捐款,你们搞“冰......
-
〓 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好桥梁,让教师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又逢“五四”青年节。青年,富有活力、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是反映时代的最灵敏的一个晴雨表。青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又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节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
〓 人才史话:谁是伏节死义之士
资料图片 据宋史记载,宋孝宗曾抱怨伏节死义之臣难得。右文殿修撰张栻回答:“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意思是说,这样的臣子当从犯颜敢谏之人中去找。一个人如果平时连冒犯上司提意见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危难时刻舍生取义呢?孝宗又说难得办事之臣,张栻回答:“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
-
〓 五洲茶亭:“镜花水月”与“硬道理”
2015年5月7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中国:镜花水月”的展览,以配合纽约年度时尚盛会——被称为时尚界奥斯卡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展览最具争议的部分,就是将一批馆藏中国北朝石窟,如“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人造像碑”、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礼佛图”浮雕和元代壁画《药师佛会图》等用作时装展示的背景墙。消息......
-
〓 慈禧70岁生日章太炎撰联怒斥:每逢万寿祝疆无
1904年阴历10月10日是慈禧太后的70岁生日。为此,清宫上下举行了极为隆重的“万寿庆典”。就在此时,因“苏报案”被捕入狱的章太炎,却满怀悲愤之情,在上海“西牢”内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
-
〓 冷眼观潮2015·书法:书写出时代的笔墨气象
2015年的书法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领导机构的换届。之所以受关注,在于此次换届响应中央精神,终于对为社会一直诟病的顽疾,以官员、公务员退出书协领导层作出了积极回应。即使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官员也一律退出!这种退出,让社会对书坛产生了更多期待:协会的官气是不是随之去掉了?书法创作环......
-
〓 《论语》绎义·塑造理想人格:《卫灵公》诠解
《论语.卫灵公》篇一共42章,各段文字简短精悍,宏旨深远,是孔子有关君子人格阐说的又一重点篇章。在篇中,孔子就如何教养培育君子人格,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概括地说,“依于仁”是孔子心目中君子人格养成的关键之所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是理想人格的最鲜明表征。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的造就,首先在于自身修养的坚持,自身境界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