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谈:让清明触动年轻的心
清明节怎么过?从媒体调查的情况看,选择回乡祭祖的年轻人似乎不多。还有人表示,对清明节的含义不是很清楚,感觉就是放假出门郊游。面对这样的理解,长辈倒也不用过于焦虑。首先,清明扫墓更多的还是祭奠父母,如今绝大多数80后、90后的父辈都还健在,自然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强;再者,其实古人过清明也不只是扫墓祭祖,很多年轻人同样把它当......
-
〓 人才史话:用人是艺术留人是本事
资料图片 对驭人者来说,使用人才是艺术,留住人才是本事。 人才,难免富有个性,惹人关注;难免桀骜不驯,惹人非议;难免行高于人,遭人嫉妒……驭人者想留住人才,不仅要有见识、有胸怀、有正气,还要能筑好巢、铺好路、搭好梯。否则,什么样的人才也留不住,到头来,不仅贻误自己的事业,还会造成“楚才晋用”的局面。 ......
-
〓 古籍整理背后的编辑故事:字句皆不简单
《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终于要正式出版了。这套丛书凝集着中日两国学者的诸多心血,寄托着大家对曾经存在的古琉球王国历史人文的尊重,也倾注着我们对那些如烟往事的深切忆念和复杂情感。 《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的出版,首先要归功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教授的策划和复旦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几年前,陈正宏教授......
-
〓 引进“外援”切忌伤了“内助”
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不可顾此失彼。 CFP图为南京几年前举行的一次高层人才交流招聘及学术论坛会议的宣传条幅,道出了人才引进的关键。CFP 编者按 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这项工作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一些人才引进不到位甚至“滥竽充数”的现象时有发生,“外来的和......
-
〓 文化评析:“咬嚼”茅盾文学奖作品,好!
文化传播机构应以高度的自觉精神,给大众带来积极的精神引领,公民也应携起手来,担当必要的文化责任,提高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水平。 据《人民日报》日前报道,《咬文嚼字》今年将逐一“咬嚼”莫言、贾平凹、毕飞宇、阿来、麦家等12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获奖作品,包括阿来的《尘埃落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麦家的《暗算......
-
〓 琴、琴家、琴曲、琴文化
2000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郑重宣布,中国的古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博大精深古琴,通常简称为“琴”。常用的琴一般为七根弦,因此人们习称为“七弦琴”。琴在古代又有很多别称,如:“玉琴”、“谣琴......
-
〓 记者手记:别把科学家逼成会计
■摆正心态、转变职能,认真倾听基层呼声,尊重科学家,遵循科研规律,把科研人员从名目繁多的报表中解放出来、拿出更多时间潜心科研,既是广大科研人员的热切期盼,也是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科学家与精打细算的会计怎么也扯不上关系。然而,记者在日前采访时,听到多位科研人员吐槽:到年底几乎天天算账、对......
-
〓 光明论坛·温故: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和气致祥,乖气致异’。香港虽有不错的家底,但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也面临很大的挑战,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只有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才能把香港这个共同家园建设好。”“和气致祥,乖......
-
〓 编辑札记:闲说房子
夏夜乱翻书,发现古人对房子多有论述,其中的态度颇耐玩味。孔子是这么说的:“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如果一个人留恋家乡的安逸生活,那么就不配称作“士”了。要过安逸生活的物质基础正是房子,而孔子是鄙弃这一切的,他的话里带有一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豪气,展示了要以仁义之道纵横四方的雄心壮志。也只有孔子这样以天下为己任的......
-
〓 癸巳蛇舞方寸缤纷
▲癸巳年生肖特种邮票▲己巳年生肖特种邮票▲辛巳年生肖特种邮票一套两枚 2013年是我国的农历癸巳年,即蛇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癸巳年》特种邮票,全套1枚,图案为身绘四季花卉,头尾向上,口吐金珠、尾顶灵芝,中间绕成两圈的一条红底彩色花蛇。金珠象征财运,灵芝寓意健康。蛇与金珠和灵芝组合的吉祥图案,加上象征一年的四......
-
〓 文化发展亟须社会组织创新
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创新,是指丰富文化市场主体微观组织形式,特别是在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政府包办的公共文化机构和私人兴办的营利性文化机构之间,大力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 我国文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建设携手共进,必须借助于社会组织创新,才能克服发展瓶颈,......
-
〓 曹文轩:执教鞭者的浪漫
在社会里,有很多职业姿态是站立的,像是售货员、讲解员、门岗。他们各有风采。在我眼中,执教者的站姿最有滋味。这个站姿是有道具的,一手教鞭,一手粉笔或是书本,可以挺着脊背也可以微躬着,可以严肃也可以激情。尤其是那一杆教鞭,带领手臂、头颅、腰杆、双腿排列组合,游走成教师的仪态,像个指挥家,又像个牧羊人。 手执教鞭,直立......
-
〓 传统节日怎么过: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中的习俗、游艺、庆典,与大自然的气候和节律,以及农耕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随着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与农耕生活逐渐脱节,与大自然也不再那么亲密,很多节日记忆在年轻一代那里慢慢失落了。比如,端午是属于夏天的节日,庄稼旺盛生长,人也要激扬自己的精神,赛龙舟这......
-
〓 非遗传承保护的新思考
自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为拥有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最多的国家,赢得了缔约国的赞誉。在这个重要时点上,有必要反思我国履约十年来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用《公约》思维观照当下非遗传承保护实践,为传承前人的智慧、赓续文化的薪火、丰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
-
〓 何正权:河的命
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不禁想起了一年前“行走大运河”时所感受到的沧海桑田……去年7月。苏州枫桥路边的古运河静默着,看不出水活着还是死了,睡了还是醒着。我因为配合大运河“申遗”,跟随大河报团队进行“行走大运河”的专题采访,一次又一次地探访这条河流。从郑州出发,到聊城、徐州、淮安、扬州、无锡、苏州,目的地,则是京杭大运......
-
〓 杨君:博物馆,切莫沦为形象工程
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是本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仅北京市注册的博物馆就达160多家,数量仅次于英国伦敦,排名世界第二。 数量不断攀升的博物馆,为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
-
〓 文化专论:文化泛漫化及其民生取向
文化泛漫化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随意浏览电视节目,就能看到追风、扎堆的种种“文化”:有“星光大道”的选秀文化,有“非诚勿扰”的相亲文化,有“开心辞典”的益智文化,有“一槌定音”的理财文化;还有抖落家藏的鉴宝文化、结伴驴友的酷游文化、解析病理的养生文化、“鸡汤”经典的“开讲”文化……面对这种种“文化”,不少文化人......
-
〓 争鸣与探讨:“草根”看学术
像我这样的人,大概是不太适宜到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版上来奢谈学术的,因为对于高居殿堂的学术来说,咱只是一草根。只是因为平时爱读点孔孟,读点马列主义,所以读了近日《光明日报》上刊载的刘振天《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秦春华《到底是“学术”,还是“垃圾”——与刘振天先生商榷》、朱文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垃......
-
〓 文化评析:老街文化离不开人间烟火
据媒体报道,武汉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四年,一直没有人气,偶尔放一两场电影,也是观众稀疏。最近这里又挂起“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牌子,但也未见对外“展示”什么。民俗街文化中心遭遇的尴尬,实际上映射了武汉吉庆街之困。熟悉武汉的人都知道,老吉庆街曾是武汉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是最纯正的“汉味生......
-
〓 人才史话:人品决定结果
资料图片 曹彬像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当初在周世宗柴荣手下做供奉官时,掌管茶、酒等公共物资。尚未发迹的赵匡胤与曹彬交好。赵匡胤有一次想喝酒,就直接找到曹彬,想弄点酒喝。但是,说什么曹彬也不给。最后,曹彬自己花钱,买了瓶好酒,送给赵匡胤。后来,赵匡胤当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给大臣讲他与曹彬的这个故事,说曹彬这个人的人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