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来信:“古琴热”勿弹歪调
编辑部: 时值暑期,乐器培训又迎来新的热潮,而曾经濒危的古琴更是大受欢迎,不仅培训班多,各种琴馆和古琴培训班应运而生,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学费;而且古琴的价格也不断炒高,一把琴的价格被炒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价。仅成都一地就有20多个古琴社、琴馆教学生学古琴,古琴雅集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已成为白领时尚生活......
-
〓 陈平原:谈读书,兼怀一位师长
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只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需求而言,实在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艺术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不同知识类型之间很难沟通、对世界及人生的理解支离破碎,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
〓 古韵流芳:妙趣横生赏荷联
荷塘清趣 胡絜青/作 中国嘉德供图 荷花,素有“花中君子”之雅称,它的高洁、无瑕,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古今文人雅客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荷对联,读来妙趣横生。 唐伯虎曾到一寺庙游玩,长老请唐伯虎在一幅和尚画的“出水芙蓉图”上题字,唐伯虎不禁脱口吟出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苦思不得下联。直到清代......
-
〓 光明时评: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补充而非颠覆
教育显然不能单纯只是知识的传递,传统学校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具有在线教育无法替代的巨大价值。 据《光明日报》12月11日报道,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音译为“慕课”)等在线教育产品的推出,“随时随地,想学就学”成为口号,甚至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将“颠覆”传统教育。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
-
〓 大家手笔:注重探索古代政治思想核心价值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应适应时代变化,拓展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探索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古为今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人性论奠定修身的......
-
〓 没人陪时,也要过得精彩
乾隆政治上大权独揽,却高处不胜寒,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晚年的他,耳聋眼花、精力体力并衰,竟有刚吃完早膳又索要早膳的情况。那些如山积般的政务,使他不堪负担,索然无味。家庭生活上,自孝贤皇后身故,乾隆便养成了独宿的习惯。嫔妃轻易见不到他,很久过着没有夫妻情感的孤寂生活。皇子、公主大多住在宫外,早年提拔的大臣或死或退休,新提拔......
-
〓 人才史话:兼听不明,怎么办
资料图片 提起齐威王,读者应该不会陌生,因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如,“邹忌讽谏”“齐魏比宝”“田忌赛马”“门庭若市”等典故,都与齐威王有关。他在位三十多年,视人才为国之宝,以得人为政之要,先后办了三件大事:大刀阔斧治吏,察人求真务实;重用优秀将才,破魏称雄中原;创办稷下学宫,建立国家智库。这三件事,每件事都足以改变......
-
〓 光明论坛: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清明节将至,父亲早早就安排好了清明当天的行程:早上去扫爷爷及曾祖父的墓,上午开车回一百公里外的老家,给高祖父及以上祖宗扫墓,然后到香火堂(相当于分祠)把笔者刚出生的宝宝的名字写在家谱上,接着去总祠给爷爷上牌位,再回香火堂吃午饭,与宗亲们叙叙旧。一天下来,满满当当,既有对新生儿的祝福和期待,也有对先人的礼敬和追述......
-
〓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之三:1949年——中国服装拐点
上世纪50年代,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从左至右)四人在一起。从他们的衣着中可以看出,中山装已风靡当时社会各个领域。制定服饰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开国后的大事,所谓改元易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服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未有明令服饰制度的时代。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是1949年10月1日。......
-
〓 毛泽东诗词中的春
江南杨柳春意早 何海霞/作 中国嘉德供图自然界中的物候、山水、草木、虫鱼常出现于文人笔下,借用其或则寓意、或则抒情、或则寄志,古今皆然。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新中国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同志,除了其惊人的政治素养和搏击风雨、力挽狂澜的魄力外,于此道亦是炉火纯青。当年郭沫若所作《满江红·读毛泽东诗词》一词中,对毛泽东诗......
-
〓 艺文品聚:书从隶法通新妍
闵祥德隶书明代解缙归云图诗 书法有着悠远的历史,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书法也不断演变革新。从古以来的书法,大体来分,有篆书、隶书、楷书(或称真书)、行书、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等。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丞相李斯为了统一文字,把当时六国不同的文字加以改革,使其整齐划一,即成为小篆。但文事日繁,篆书......
-
〓 光明论坛:多管齐下讲好“中国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早已成为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易经》所蕴含的和谐之道、儒学所闪烁的人本光芒、道家所充盈的无为智慧、法家的治国方略以及佛学的慈悲本质等等诸多文化体系汇聚起来的中华文明,对于塑造和实现中国梦乃至促进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向世界精准地表述中华文明的精髄......
-
〓 守护乡愁留住“活着的文化”
最近几年,“乡愁”成了新闻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得热门。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愁,“非遗”要怎么保护,似乎并没有统一认识,实践中,甚至还存在着脱离文化本源的做法。曾有一个村子要搞鹰猎文化节,乡领导指示在村口搭门迎客,坚持将新门涂成鲜红的“喜庆”颜色。实际上,鹰天生怕红,鹰眼里的红色是火焰。红门竖起,鹰根本不肯飞出。不了......
-
〓 多途径加快海外流失文物追回
据媒体报道,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的金饰片已悉数回到祖国。这些文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被法国收藏者购买并捐赠给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大堡子山文物能够回归,也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协商与合作。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可采取......
-
〓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之一:从“头”到“脚”的革命
清代明信片中的“小脚女人”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 起义的第二天,身穿新军军服的革命军把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从他的藏匿处拖出来革命。据传,就在当天他剪掉了辫子,或是“被”剪掉了辫子。无论辫子是剪还是被剪,这场革命似乎最先要割除的就是那根愚忠的辫子。 翌年2月12......
-
〓 炽烈缠绵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炽烈缠绵的爱情故事。相如之文采,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或许有人会说,一向重视礼教的古代,大家闺秀夤夜私奔,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汉唐时社会风气还是较为开放的,豪情女子多有,深居闺阁,大门不出,二门......
-
〓 人民论坛:让语言之河澄澈明净
前段时间,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两个一时之间的热词,折射网络对语言的冲击。应该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
-
〓 文化评析:电视节目要有文化担当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各类问题发表看法。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真人秀过多过滥”,并直指真人秀节目“抄、滥、空、假、俗、贵、霸”7个乱象,提出电视台应以新闻和文化立台,不能变成真人秀电视台,造成电视文化缺钙和贫血。曹可凡代表的言论得到了网民的热议。中国的电视上,现在有多少综艺节目?有媒体统......
-
〓 趣谈:有文化就能长寿吗
近日,有人撰文认为,文化修养乃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就仿佛文化名人们的长寿都与深厚的学问有关,甚至还以文化名宿周有光先生和杨绛先生的高寿来佐证这个观点。情况真的如此吗?满腹墨水未必就高寿 文化大家们真的不在乎养生锻炼,全凭腹中墨水就能健康长寿吗? 文化修养固然对提高认识,勇于践行,具有一定的裨益,但这......
-
〓 温儒敏: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于“知识拼盘”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通识课,“培养人文精神”这句话也常挂在嘴上,大家都感到大学人文教育确有必要。但许多学校开设通识课的效果不见得好。常见的大都是一些知识拼盘课,老师因人设课,学生也凭一时兴趣选。一门课学完,什么琴棋书画、国学常识、影视欣赏、天文地理,等等,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都知道一点,就是没有静心读书,也很难说得到了心......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