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文物不该“深藏闺中”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厚积淀,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护当然是责任与使命,但保护并不必然意味着层层包裹起来。文物一代代传承的终极目的,是浸润人心、滋养性灵,昭示前人精神文化达到的高度与深度,不是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据媒体报道,从今年9月28日到明年2月,深藏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268件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院......
-
〓 人才史话:“折节读书”尤可贵
资料图片 “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好学才能上进”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化为自觉,学而不厌,持之以恒,治学终生,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里说的好学,不同于通常说......
-
〓 大学,何时不再当“杨白劳”
中国大学负债运行早已不是秘密,近日关于广东50所省属高校借贷近百亿的报道就是最新佐证。截至2012年,广东50所省直公办高校贷款为98.69亿元,每年需向银行支付利息7亿元。很多省属高校各有3亿到5亿元不等的欠债。有的高校由于缺少资金,校区建设只完成了一部分就只好停工。债台高筑,已成为高校难以承受之重!曾几何时,中国高......
-
〓 叶嘉莹古典诗词系列:虽困苦不忘忧国——品读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晚年在西南漂泊,他怀念长安,曾写过两句诗:“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他年轻时在长安住过很久,他的先祖杜预也是长安人,所以长安既是当时国家的首都,又是他的故乡。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一向很重,杜甫也是,他想回乡终老,于是开始从四川出发还乡,可是没有回到长安就病死途中。当时长安在安史之乱沦陷后,又在肃宗之后的代宗时期一度沦......
-
〓 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选登·李森虎:幸得被劫家藏古籍
我爱收藏,犹对古籍收藏情有独钟。以前藏书、集邮、集石、收藏字画等都有涉猎,但均无见述。著名版本学家、西北大学教授戴南海评价我悟性很好,得之宽泛失不专,嘱我选定目标,向专一化发展。经戴先生指点,我放弃了其他爱好,一门心思从事古籍收藏。通过在市场淘书和藏友互换藏品等途径,几年下来也淘到了一些古籍。这些古籍中,虽无宋......
-
〓 凭栏处: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很久以前、在学生时代念过的诗,似乎自然而然地就被勾了出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
-
〓 见仁见智:呼唤国家阅读战略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4月21日《光明日报》撰文《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指出当我们真正审视全民阅读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上的重要意义,必将重新发现全民阅读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又持久的重大价值。若能将其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全力以赴地推行,受益的不仅是当下国人,更能濡染子孙后代,复兴并强壮中......
-
〓 名家看两会·牟钟鉴:中华文化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百余年西方文化冲击后,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日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历扬弃之后的一次螺旋式升华,如凤凰涅槃,浴火再生,是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更新与昌盛,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华传统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
-
〓 新闻随笔:人文关怀是大学最可爱之处
近日,两封信刷屏朋友圈,成为测试人们泪腺是否通畅的一碗鸡汤。甘肃男孩魏祥从小身患残疾,童年遭遇父亲亡故,遭受着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在坚强的母亲陪伴下,12年求学路风雨无阻,今年高考考出了648分的好成绩。恩怀虽报,但新愁又上心头。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大学依旧离不开母亲的陪伴与照料,魏祥因此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有......
-
〓 善读无字书
南宋的一个夜晚,在越州山阴陆家宅院的书房里,74岁的南宋诗坛领袖陆游,正以自己一生的读书体验教育自己最小的儿子陆子聿。诗人教子,出口成诗,于是留下了这首至今传诵的诗篇《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告诉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浅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
-
〓 植物生长的土光水环境在《易经》中均有具体精彩记载
——生活中的伏羲六十四卦(一)
植物自然生长离不开土壤、光照和水分,对这三个环境条件的认识,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清楚明白,而且还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用了“升䷭、晋䷢、豫䷏”三卦给予了具体而精彩的记载。关于植物自然生长对土壤环境条件的记载,《易经》中的“升䷭”卦是这样描述的:“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升”为卦名,“䷭......
-
〓 阮直:现代化就是让多数人惰性化?
作了几十年的编辑,突然发现自己会写的字越来越少了。那天老婆发短信,问我“襄樊”的“襄’字怎么写,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说你转到拼音键不就完事了,可她又不习惯打拼音。便有了讽刺我:“你也算个编辑?”近些年由于我完全依赖键盘的字母书写汉字,别说复杂的字,就连一些常用的字不借助拼音输入法有时也想不起来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给人们......
-
〓 高校用人不可太功利
创建一流大学,青年教师要有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良好心态,高校也要创造一个让他们安心的学术环境,在用人方面不可过于功利化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高校实行了新聘教师“非升即走”政策,即新聘教师经过1—2个聘期,约6—8年的聘用后,如果没有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就不再续聘。作为一种竞争机制,这一政策的引入......
-
〓 陈平原: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前些天接受专访,被问及是否“读书无用”,我当即回答:此乃伪命题。但如今谈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就没那么乐观了。 长期在大学教书,且不时走南闯北,我深知中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太理想。面对如此令人尴尬的话题,无论政治家、企业家、学问人、媒体人,还是众多学生家长,谁都能说上几句。比如,当下中国,大学校园里人满为患,......
-
〓 马执斌:诸葛亮绘图安南夷
说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大概没有人反对﹔说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绘画艺术,为自己制订的政治路线服务,大概就有人怀疑了。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虽然不像小说《 三国演义 》所描写的那样,是一位料事如神的奇才和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仙,但也确实是世间罕有、才华卓越的战略家和实干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
-
〓 诗说节气:大暑
日子走着走着就到了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也就是百姓常说的盛夏季节。文人著文时常会在他们的文字中,出现一些诸如酷暑难捱、热气炙人、炎热难耐、炎暑逼人、骄阳灼人、烈日炎炎等文绉绉的书面语,意思都是言天气之炎热。 古时没有风扇空调,炎炎夏日,或栖于树荫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我......
-
〓 从枕草子说到线装书
读日本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忽然想到古代的线装书。清少纳言是平安时代的后宫女官,出身于书香门第。爱读《白氏文集》、《蒙求》、《汉书》等中国典籍。她以其机敏与才气,得以入宫侍奉中宫定子。宫中的权力斗争,家庭与婚姻的变故,使她最后落魄以终。她的这部《枕草子》,“这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将自然想到的感兴,随意纪录下来的......
-
〓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最主要的职能和手段。博物馆教育项目在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如何定位?换句话说,博物馆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呢? 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求知构成了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我们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学习动力却越来越小,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明显缺失。 老师、家......
-
〓 今天我们如何整理古籍·葛兆光:表彰沉静和耐心
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出身的。这个专业过去是为中华书局培养编辑的,我们读了这个专业,深知做古籍整理标点、校勘、注释等都非常艰难,需要沉静,需要耐心。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是一个表彰“坐冷板凳”工作的奖。在整个社会奔进浮躁的时候,我们与其跟着这个潮流去浮躁,还不如去表彰一个需要沉静、需要耐心的事业。宋云彬先生的后人不是......
-
〓 非遗保护应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保护的是文化精华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越来越热。然而,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是积极的文化遗产,都必须予以保护。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有利于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精华。从这个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其保护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之所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明确的价值尺度,是因为当前其保护对象和范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