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讲国学必须突破旧藩篱
国学,顾名思义,是以国家为区别的地域文化。英国有英国学,美国有美国学,韩国有韩国学。笔者就曾在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学习过韩国学。在我国,国学之称起于近代,因西学东渐,为区别西学,才称我国固有学术为“国学”。20世纪我国出现一批国学大师,但他们对国学的理解不尽相同。马一浮认为:“国学者六艺之学也。”六艺,即《诗》《......
-
〓 说文:止其当止
唐代诗人祖咏,洛阳人,为盛唐前期的田园山水派诗人。公元725年(开元十二年),他到长安应试。在考场作应制诗,规定要作十二句,他只作了四句就交卷了,这种“止其当止”的为文范例,重温一下,也许不无益处。 唐代的科举制度,到玄宗朝,开明经与进士两科取士。明经要好考些,录取率为十之一二,进士要难考些,录取率为百之......
-
〓 芈月自述:我与秦人、戎人的故事
马家塬墓地出土金凤鸟纹银带扣秦人西迁示意图马家塬出土的礼仪用车的复制品(小)及局部(大) 本文图片摄影 李韵 大家好,我是芈月。你们也许已经知道,“芈月”非我真名,我也不一定是楚国公主。你们还是称我的谥号吧,“秦宣太后”。听说连我的墓,你们都已找到?没错,位于如今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的秦东陵区,就是《史记》所载我......
-
〓 名家笔谈:“学力”就是创造力
新的时代,应该以自我学习、不断创新作为新的使命不久前,李嘉诚基金会出巨资推动成立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87岁的李嘉诚在奠基仪式上说:“创新力是无法模压的。”希望大家能够“让今天成为明天奇迹的开始”。作为亚洲富商,李嘉诚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的奇迹是如何开始的呢?曾经有外商问过李嘉诚类似的问题,李嘉诚的回答是:“靠学......
-
〓 怀成:国际博物馆日的思考
大英博物馆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举办了首个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并于次年将每年的5月18日正式定为“国际博物馆日”,目的是要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和参与博物馆工作。自此,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响应国际博物馆......
-
〓 陈歆耕:夏志清的“偏见”之功
于2013年12月29日仙逝的美籍华裔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虽然自上世纪40年代即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并长期任教,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中国文学评论家”。我想,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他的专业主攻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二,他本身就是中国人。老先生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早期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
-
〓 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9月16日,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多名研究生新生作报告。齐殿斌摄 编者按 9月16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4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吴良镛、杨乐、杨卫三位院士以自己的经......
-
〓 张海:书信结“砚”缘
我来了(书法) 费新我 费新我先生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其左手执笔习书,是20世纪以“左笔”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与费老从通信到相识,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费老一共给我写了多少信已无法统计,尽管当初保管不当或多次搬家难免丢失,现仍存近两百封。这些信有用毛笔写的,也有用钢笔写的;有的长达数页,有的寥......
-
〓 梁涛:怀念恩师庞朴先生
作者2014年看望庞朴先生 1月10号我在京郊密云开会,早上突然接到一位山大朋友发来的短信:庞朴先生昨晚8点49分在齐鲁医院去世。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重重撞击了一下,霎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一时不能克制,泪水竟滚涌而下……我与庞朴先生相识不算很久,也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但在旁人眼里,我们就是师生,我就是庞门弟子。所......
-
〓 张勃:民众选择了七夕节
8月13日,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毋庸讳言,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在当前正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如果说它一度式微、十年前还处于生存的困境,那么如今复兴重振态势明显,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七夕节,主要是女子们表达美好愿望,......
-
〓 唐诗故事:太白醉草
清平调李白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国学这三首《清平调》,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道的诗作之一。而且同李白其它名作不同的是,它是按帝王之命当场......
-
〓 五洲茶亭:离艺术更近一些
最近,荷兰国家博物馆向参观者下达拍照禁令,其中原因令人颇感新奇。荷兰国家博物馆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在欧洲很有名气。该博物馆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坐落于一个大广场上,远看像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透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该馆共有260多个展室,分布在4个楼层、80个展厅。展品主要分绘画、雕刻、装饰工艺、荷兰......
-
〓 创作的长度
“火不灭,心不死,永不搁笔!”秉持如此信念的巴金先生,创作年轮与人生周期几近等长,最好地诠释了作家两个字眼背后的分量。代表作《家》从1931年在《时报》连载,1933年开明初版,到1980年一共改了八次。90岁后,《家书》和《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两本书信集相继出版,分别收集了与夫人萧珊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300多封......
-
〓 成长的重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中原大学。中原大学为新中国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办学初衷,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南大沿袭数十年的办学宗旨,那就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培养能参加国家建设和推动文明发展的精英人才。肇始于首任校长范文澜提出的“学以致用”的办学原则和他至今为人所称道的“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我们“......
-
〓 关注高校青年教师
CFP 编者按 “青椒”,是网络上对88万(教育部截至2011年底的统计,编者注)高校青年教师的戏称。 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在高校谋得一席教职。 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年轻人委以千钧......
-
〓 故人情:说不尽的张同吾
8月8日正要吃午饭,同吾先生的夫人孟繁琛老师打来电话,说张老师于上午9点40分走了。闻之哽咽,悲痛之心难以言表。20多天前,我才去医院看望过张同吾先生。他很憔悴,几乎吃不下饭,有时吃进了还吐,本打算看看他就走,不想一聊竟是20多分钟。我和同吾先生相识40多年,每每相见都有说不完的话,实在不愿离开,可又怕他太累,......
-
〓 思想汇·刘道玉:学术研究可以慢下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当我提出这个命题时,似乎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在新的技术革命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都是以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和快节奏为时尚。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从国际慢城联盟的宗旨得到的启示。自信息革命以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反而使城市人口的发病率和......
-
〓 卢恩俊:清明柳
九州无事乐耕耘 徐悲鸿/绘古时的清明,也称柳节,是日不光有泪雨打湿了的“杏花村”,更多的是柳梢上系着的欢乐情。游春赏柳。透过唐代羊士谔的“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可感受到人们踏青、折柳的愉悦心情。宋代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人们郊外踏青路上轿顶插柳的图景。白居易的“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卷......
-
〓 昆曲有两张面孔
昆曲是一位双面佳人。她的两张面孔,一张叫“非遗”,一张叫“艺术”。非遗的昆曲是一位“保守派”,处处讲究正统,保留原汁原味;艺术的昆曲则加入了现代的审美趣味,也会为吸引观众、提高票房做出调整。而关于昆曲发展的一些争议,也由此而来。当昆曲以非遗的面目出现,她的核心任务自然是传承。这其中主要包括演员的传承、剧目的传承和观众的......
-
〓 写出野草的精、气、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代进士考试很重要的一关是诗歌创作,诗题是官方给定的,题前例加“赋得”二字,意为“得”到某个给定的题目,故“赋”此诗。有志参加进士考试的读书人,平日往往模拟此类诗题进行创作训练,以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白居易此诗,便是他青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