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隋】展子虔·游春图卷
【隋】展子虔 游春图卷《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八玺全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历北齐、北周至隋。他承魏晋南北朝绘画技法,开隋唐山水画之新风。 此图卷描绘的是春日踏青的情景。图中山石以细线勾勒,以石青、石绿沿山体填色,并以泥金晕染山脚,成为中国山水画中“金碧山水”之先声。画中表现出的空间与造型意识,远近......
-
〓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
-
〓 什么是祝福语“三多九如”?
“三多九如”是我国传统中常用的祝颂之辞。“三多”者,即“多寿、多福、多子孙。”“九如”者,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出自《诗经·小雅·天保》。诗中连用九个“如”字,列举出九种祯祥之征,歌颂有德之君恩泽万民,福寿延绵不绝,极具气势和感染力。……天保定尔,(皇天保佑您......
-
〓 说文解字:“爱”岂可无心
2月14日天是情人节。有的人觉得这是一个卿卿我我爱意无限的日子,这一天专门为爱而存在。但我以为这个节其实只是个舶来品,“爱”字往往被简写了——因为“愛”字应该是有“心”的,众人呵护之下,友情之上,是用“心”在凝聚。上下结构的“愛”字是个会意字,上部从“爪”,意为“手捧一颗心”;下部是篆体的“手”,意为“用手接过这颗心”......
-
〓 二十四史的版本
在中国古代,大规模刻印经史始兴于五代,第一次把诸多正史加以汇刻,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四川漕井宪孟在眉山校刻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眉山七史”,又称“蜀大字本”,因版印模糊,又被称为“九行邋遢本”。现存眉山原刻,仅《宋书》残册一种。原刊加上元、明递修者称“三朝本”......
-
〓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为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其字体为一字隶书,故又称“一字石经”。汉代立五经于学官,置十四博士。各家经文皆凭所见,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
-
〓 百物谈趣:明窗净几——说“几”
“明窗净几”,其意为: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几(小桌子)。宋代苏辙《寄范文景仁》:“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亦作“窗明几净”,“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在书桌上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的小书斋,今日也依然是所谓窗明几净”(鲁迅《野草·一觉》)。 中国大约在四五千年之前,已开始使用“几”这种家具了......
-
〓 潘春华:闲话历书
上世纪30年代印制的《故宫日历》 历书,旧时称“皇历”、“通书”、“历日”、“时宪书”等,在民间已流传1000多年的历史。历书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古人把每一天的宜忌都记在日历上,作行动指南。 封建时代,历书是由皇帝委任京城钦天监颁布的,传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
-
〓 “少……倍”:一个常见易错点
“少……倍”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这样的例子在出版物和影视作品中俯拾皆是,让人如鲠在喉。如某报一图片新闻的文字说明:“这里的白菜、萝卜1元钱就可买2.5~3公斤,价格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3倍……”就是明显的误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倍”:“跟原数相等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几倍就是拿原数......
-
〓 民俗雅绎:望春
没有一个冬天不是在对春的守望中熬过来的。 记得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在天擦黑时下起,次日凌晨,大地已是银装素裹。这大雪天,哪儿都去不了,不如重拾墨缘写写字吧。于是翻箱倒柜,拂去岁月的尘埃,觅来一方砚台、一管狼毫、一本字帖,瞬间,室内便氤氲起浓浓的墨香。妻子在卧室喊道:“是不是数上九啦,天气这么冷?”“数九”......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紫禁城角楼(明清)
紫禁城垣四隅之上各有一座角楼,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角楼俗称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角楼从墩台下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米,由多个歇山式组成复合式屋顶,覆黄琉璃瓦。上层檐为纵横相交四面显山的歇山顶,正脊......
-
〓 成语百物:剪烛西窗——说“剪”
成语“剪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相聚,后泛指亲朋好友的聚谈。典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作“西窗剪烛”,“待归来细问当年事,有谁念残香冷腻,共话却潦倒西窗剪烛时。”(明·陈汝元《金莲记·便省》)。 剪,即剪刀;用剪刀铰断......
-
〓 “猴年马月”在眼前
话说唐僧师徒路经蛇盘山鹰愁涧,忽然间水声轰响,从中窜出一条小龙来,直奔唐僧而去。慌乱之际,行者赶忙把师父抱下马来,那条小龙趁势将白马吞下肚去。行者临涧叫阵,那条小龙按捺不住,升出水面,迎战两个回合,力不能支,就钻进草窠中没了踪影。原来,这条小龙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敖烈,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触犯了天条。观音菩萨面请玉帝将......
-
〓 文明厚植沃土 新风助力振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0月15日)的《乡村行 看振兴》,我们来看各地积极推动乡风文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民文明意识。浙江杭州东梓关村,保护古村落,传承传统文化,留下美丽乡愁,成了村民们的共同理念;山东泰安的东西门村,曾经杂乱的老旧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
-
〓 何谓“六甲”——从天干地支到传宗接代
“六甲”指“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源自天干地支。我国古代实行干支纪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而得六十甲子,其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分别领起一竖行,遂被称为“六甲”。......
-
〓 “集部”包括哪些典籍?
《四库全书》集部将其分为楚辞类、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共收历代作家总集、别集各种点校、集解本以及诗文评及计1282部,26757卷。其中一些诗文评和笔记小说被收入子部的杂家和道家类别之中。属于楚辞类有: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萧云从《离骚图》、蒋骥《山带阁注......
-
〓 “经部”包括哪些典籍?
“经” 有“五经”、“九经”、“十三经”之说。“五经” 指的是先秦时代《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五种儒家经典。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保留外,其余四种皆被焚毁。汉儒凭自己的记忆将其恢复,将其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下来。唐代开科取士,其中“明经”科考试内容变为“九经......
-
〓 “裹腹”应为“果腹”
时下,一些报刊文稿中频见“裹腹”,表情达意皆似是而非。譬如某报副刊《会唱歌的风箱》中,就有“……虽都是粗茶淡饭,仅能勉强裹腹”。实际上,这儿的“裹腹”当为“果腹”,方能正确达意表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果腹”的解释:书面语,动词,吃饱肚子。例词为“食不果腹”。莫言在其作品中常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语描写昔......
-
〓 说年画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
-
〓 漆光沉潜 艺韵悠长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漆匕 漆艺,漆工艺,漆艺术之意。是以漆为主要媒材的艺术门类。 先说漆艺之漆,古代有“漆”、“桼”两个同音字,《说文解字》中:“漆”是地名“漆水”,在今陕西境内。“桼”是漆树上分泌的树脂,才是漆艺之桼,后来“漆”、“桼”通用,“桼”逐渐被取代。 “桼”是象形文字,上从木,下从水,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