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亮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之谜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2014年岁杪,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展异常火爆。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引起观众极大兴趣。这件蜀地织锦护膊,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时光倒流。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在清......
-
〓 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礼乐文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开幕
因嘉定孔庙修缮之故,今天(9月23日)下午,“天地礼合 儒行双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现厂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创意大道开幕。开幕式以“三礼”冠、婚、祭为主脉,以“三艺”舞、歌、诵为主打,构成“冠·日出东方”“婚·凤鸣九天”“祭·返本报始”三大篇章。由冠而婚,由婚而祭,三个篇章由一个短片开启,沪台双方活态呈现了冠笄礼、......
-
〓 韩孟诗派——笔补造化天无功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也是诗歌发史上早期典型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由于受韩愈古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此派较为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古人评价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愈、孟郊的......
-
〓 人民时评:从文物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
前不久,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
〓 二十四史的内涵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迄......
-
〓 曹定云:商“司母戊”不应错为“司马戊”
商“司母戊鼎”(如图)于1939年3月出自河南省安阳侯家庄武官村。1959年由南京博物院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为国之重宝。“司母戊鼎”之定名,公认是郭沫若所为。鼎铭一共三字,即“司母戊”。该鼎名震华夏,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都会提到它。它是商代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
-
〓 古籍普查新发现:开宝藏零种的新发现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中,发现了一批以往不太为人所知的古籍收藏单位,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古籍的新品种或新版本,深入发掘了一些古籍的学术价值。这些重要发现是全国古籍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界开展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大众期盼了解的民族珍贵文化遗产。......
-
〓 浔阳三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隐居文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合称。萧统《陶渊明传》:“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
-
〓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
〓 古代拾遗: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乾隆测雨台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类科学活动之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古代最原始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
-
〓 古老时尚里的靴子和手套
甘肃玉门出土的四坝文化人形陶器 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出土的战国皮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手套新疆出土的织锦手套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的辛店文化陶靴【守望家园】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尔会在眼前晃荡,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摆在展览橱窗里,可觉得它是那么熟识。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现实生活中女子们脚下的时尚风......
-
〓 清朝十二帝——天天顺 康雍乾 嘉道咸 同光宣
1、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
-
〓 国学小常识:什么是公卷通榜
公卷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于考前将平日所做诗文送至朝廷中的硕学名儒手里,经他们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这样,考生在未考之时,就已有了一定的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公众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
-
〓 说“吉祥”——摘自《吉祥趣谈》
吉祥事、吉祥话、吉祥物,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每一处空间,也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吉祥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于“吉祥”一词的含义,《易经·系辞下》云:“吉事有祥”,这是“吉”和“祥”最初作为单音节词出现。此后,《庄子·人间世》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
-
〓 舜举印章:文人石印的传世珍品
印章作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我国早期印章材料的质地较多,以铜质为主,常见的还有铁、铅、金、银、玉、牙骨等,现在流行的石质印章,在历史的不同阶段虽偶有发现,其存世的早期文人石质印章十分稀少。 印文为“舜举印章”的石质印章,其印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上部是一个狮钮,印文具有浓......
-
〓 家训与家风国际研讨会举行
以“弘扬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培育当代优秀家风”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徐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近9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代表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时代价值,以及家训教化与优秀家风培育、青少年品德养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
〓 什么是“北斗七星”及“魁星”?
北斗七星在现代天文学上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文曲星)、玉衡、开阳(武曲星)、摇光。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魁,后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其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史记·天官书》中称:北斗为帝车之象,天枢为七......
-
〓 现存最早的“袖珍本”四书
在古籍版本中,有一种版式狭小的图书被称为“巾箱本”,后来又有“袖珍本”之称。瞿冕良的《中国古籍版刻辞典》介绍说: 巾箱是古代装头巾用的小箱子。凡书的版型特小,可装在巾箱里面(形容其小的程度),可称为巾箱本。语见宋戴埴《鼠璞》。 袖珍本,小型书本。因版式较小,可藏于袖中,便于携带,故名,其实和巾箱本是......
-
〓 “马迹”和“马”没关系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
-
〓 部次甲乙 牙签万轴——古籍的分类与标识
昭仁殿“天禄琳琅”为清宫善本图书藏书处 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春秋时代,分类的思想已被用于图书管理方面。鲁国官府的藏书,已有“御书”(送给鲁君看的书)和“礼书”(礼仪之书)之别。图书分类法是排列图书、组织目录、指导阅读的有效工具。按照图书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历史上曾采用过多种方法。 六分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