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子的帮助》:第五章 天地不仁(3)
老子个人未曾做过什么残酷的事,但是他看穿了人性中的丑恶,看穿了仁义道德的无力,看穿了多言只能数穷,不管你讲出多少花朵云霞。他还看出了百姓的没有力量,圣人的没有可能过于仁慈,天地的不闻不问,仁爱有些时候的无济于事。他看出了如黑格尔所说,你想进这间房子,结果只能是进那间不同的房子。他看出了许多美善的幻想都仅仅是一相情愿。他......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2)
中国人有一种聪明,他不致力于创造或者寻找人格神或神格人,因为这样的人—神,具有二律悖反的麻烦。《达·芬奇密码》中提出了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问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提出了圣徒是否大便的问题。中国神学不把精力放在这样未免可笑的烦琐问题上,而是对于人—神采取存而不论、敬神如神在的态度。老子等致力的是寻找世界的本质、起源与归......
-
〓 术数学的发展(4)
术数学的发展曾经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带来动力。中国古代的教育没有自然科学的启蒙教科书,更没有专门的科学理论著作。由于《周易》被尊为儒家经典,周易象数体系实际上便成了对古代知识分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教科书。同时,中国术数学中的那些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四象九宫等象数模型也成了古代科学技术普适的理论框架。中国古代科学技......
-
〓 术数学的发展(3)
陈抟后学有张无梦、刘海蟾、张伯端、陈景元等,皆得内丹法诀真传,在社会上声名卓著。后来陈抟的象数之学和易图辗转传到刘牧、邵雍、周敦颐、蔡元定等人手中,开宋代易学之新风,讲河图、洛书、先天、后天、太极、无极之说,将内丹学的术语充斥于理学家著作之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
-
〓 《老子的帮助》:前言(2)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
-
〓 《老子的帮助》:第三章 虚心实腹(2)
横看成岭侧成峰。老子的这一章论述,具有后现代的文化批判主义色彩。知识、计谋、欲望、追求、心思、志向,所有这些被文化的发展所充实、发育起来,大大地扩充延伸起来的东西,果真就是那么美好吗?知识高的人幸福指数一定比知识少的人高吗?计谋多的人成就一定比计谋少的人大吗?为什么情况多半是相反呢?甚至于,智商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对于自身......
-
〓 通往想象的世界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论文提要: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
-
〓 术数学的流传(5)
十三、测字 将汉字笔画、字形、字义分开论证,以占断人事吉凶之术,称测字,又称相字、拆字。此术以求占者偶然一念所得之字而求占断,占者据字形、字意联想推理而决疑。相传邵雍精于测字,而后有谢石、朱安国、汪龙、胡宏、张九万、何中立、马守愚、范时行、沈衡章等人,皆精于此术。测字法有装头、接脚、穿心、包笼、破解、添笔、减笔、对关......
-
〓 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研究述要
摘要: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谛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
-
〓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内容提要】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与此对应,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特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指引着生命走向......
-
〓 唯道论的创立
【作者简介】 宫哲兵(1949-),山东蓬莱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人类学与道家、道教研究。【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各种学派的道论。只有在老子的道论体系中,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老子的道超越了天、上帝等一切权威。老子曾在多处直接使用了唯道的概念,因此将老子......
-
〓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自然界的事物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西方科学的显著特点是区别事物,找寻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中国科学的重要特色是求同,探寻自然事物共同具有的气阴阳规律。以察异为特点的科学是累积性的,并且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以察同为特色的科学则是相对静止的。察同和察异都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某种努力,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探索自然界的规......
-
〓 老子的大道之邦与科学社会主义
老子探求天道的目的是为了“治世救人”。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理想的政治秩序。老子从探求生成宇宙的本原及其演化运动规律,扩展到政治关怀和人生哲理。老子认为宇宙是物质运动演化生成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由子物质内部阴阳振荡对立斗争的自然规律决定的。既不是上帝安排创造的,也不受外力支配和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独立而不玫,周行......
-
〓 老子天下第一(二)
道的特征“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四)道,对常人来说是虚是空是无形,而对于圣人老子来说是实是满是有形。老子描述道的特征是:“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四)没有锋锐,没有纷扰,隐蔽光芒,混同尘埃。一是柔。没有锐气,其柔似水。道是没有锋锐的,其锋锐是被打磨掉了的,因此是圆浑的。没有丝毫的锐气,没有锐气就柔,而......
-
〓 《老子》称“经”考
摘要:《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考之典籍可知:《老子》书题以“经”名在史迁之后刘向之前;而《老子》书名演变为《道德经》更在班固之后,萌发于汉末三国的边韶、葛玄,形成于魏晋之际的王弼、皇甫谧。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称经时间《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
-
〓 对语言边界的撞击——《老子》对“道”的言说方式初探
提要:“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对道与言的紧张,《老子》有深切的感受,《老子》为解决这一紧张进行了种种创造性的尝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究。 关键词:道言负的方法显示的方法超逻辑地言说 作为早熟性的哲学著作,《老子》敏锐地意识到了“道”与言说之间的紧张。道能否说?如何说?道与说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的玄思和......
-
〓 海内十洲三岛记—生洲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 去西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芝草长生,地 无寒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之水,味如饴 酪,至良洲者也。...
-
〓 庄子的人格理想
如果以西方哲学的解释模式与框架来看待中国哲学史上的庄子哲学,庄子的人格理想内容似乎并不见容于西方“哲学”这一学科的尺度标准。因此胡适之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这本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中谈到庄子哲学,竟取了《庄子》中的“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比附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胡适说:“这十一个字竟是一篇‘......
-
〓 《列子》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列子》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其环境伦理思想包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护自然,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对《列子》环境伦理思想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和利......
-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我所理解的新道家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 一 作为哲学家的精神理路也许我们可以说,哲学思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这个四维时空诞生出了人类,因而在人类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种相应的结构,来关注周围这四维时空,产生出有关终极原因的思考。有一种现象在古今中外许多民族的哲学家身上都可以发现,这里我们仅举出以《朱子家礼》闻名的宋代哲学家朱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