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并不虚幻 道家学说也是务实的
中华道的源头在哪,从伏羲创了八卦以来,众者纷说,八卦是以测古代天气,种田农耕的推算时就有的,而文王将八卦解为64卦,以于六十四卦推测多种人或事物。古书大多是对道有记载,有以社稷为重,国家次之,由此教育帝王,从老子的出现创出了道德经,道为人知晓,由此修道之人已有,中国最本土的宗派恐怕就是道教,它由道产生了术,得道之人可以......
-
〓 测字秘牒—欠字
至理测法 △欠字 一人书欠字问六甲,余曰:“明日生男,决非首胎。”时 十月初十,到次日果生男。其人复问字理,曰:“欠加两点为 次,故知非首胎。加土为坎。坎,中男也,故知生儿。初十来 占,加十一在旁成坎,则今日当产无疑矣。”...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2)
中国人有一种聪明,他不致力于创造或者寻找人格神或神格人,因为这样的人—神,具有二律悖反的麻烦。《达·芬奇密码》中提出了耶稣的妻子抹大拉的问题。《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提出了圣徒是否大便的问题。中国神学不把精力放在这样未免可笑的烦琐问题上,而是对于人—神采取存而不论、敬神如神在的态度。老子等致力的是寻找世界的本质、起源与归......
-
〓 《老子的帮助》:第四章 和光同尘(1)
道,冲而用之或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它的深远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如同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万物的根本与依据。 宗。 挫其锐,解其纷;要磨掉它的锋芒,解除它的排他性,调整它的亮和其光,同其尘,湛度使之柔和一些,与尘世、世俗的东西靠近。它似有兮似或存。似无。 吾不知谁之子,我们不知道大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反正它......
-
〓 术数学的发展(2)
由此可知,汉代术数学范围较广,周易象数学成为易学的主流,研习者非只道家学派和方士、道士,习五经的儒生博士也推波助澜。汉代天文历法学甚为发达,修正的四分历、太初历、乾象历皆在汉代完成。汉人信谶纬,习太一九宫之术,今古文经学家皆取卦气说解《易》,将天文历法和周易象数融为一体。孟喜、焦延寿、京房的易学,宋人称之为象数之学,以......
-
〓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内容提要】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与此对应,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特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指引着生命走向......
-
〓 庄子喜欢树的生命
庄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老子同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全部思想,并且将它发扬光大。但是,他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独到的见解,其中人生哲学和‘齐物论’,可说是他思想的最大特色。 庄子的人生哲学,主要表现在‘逍遥游’这个观念里。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人生的高层次和大境界,尽可能创造出绝对自我主动的自由。 庄子察觉到人的根......
-
〓 道家思想与养生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思想均程度不同地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所影响。比较而言,道家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当前对医、道二者关系的一些评述却不甚正确。如有人认为“医学之有阴阳五行之说,原由道家渗入”,并以为具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内容的医学理论体系乃“道家新创之医说” [①] 。也有人径以“《老子》的医学思想”、“《庄子》的医学思想......
-
〓 "回望"传统 老子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传播
河南省越调剧团的越调《老子》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绝非偶然。这一艺术实践既是对当前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的积极回应,又是一次当代戏曲艺术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进而立足当下,打磨出艺术精品的典范性实践。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被广泛认同和认识的今天,我们从什么角度“回望”传统,又如何通过艺术载体呈现和传承优秀传统......
-
〓 道家的超越智慧
超越是道家文化的精义和智慧的凝结,也是道家思想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过去人们对道家的超越思想多有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在对道家超越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认为道家的超越思想属内在超越,本文试图从另一方面———道家的外在超越作一些探讨。 对礼乐文化异化的超越 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建立的教化天下的仁义道德......
-
〓 老庄学说之宗教哲学精神解读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宗教的精髓内涵及其目的和功能作用,概述了老庄学说的宗教精神内涵,对老庄学说中一些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言论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辨析,最后阐述了老庄学说中所包含的至高妙完备、博大精深、最根本的宗教哲学精神,这种精神是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进行纲领性、旨要性的方式表述的。要想很好的解读老庄学说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必须......
-
〓 廿一世纪中国道教之前瞻
强昱(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二十世纪已经成为过去,廿一世纪已开启了大门,如何在这一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把握历史潮流,使中国道教其命维新,青春常在,不断把它的的价值观,造福于人群,是研究者与道门同仁都将面对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地球,全世界不同种族、文化的人们,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
-
〓 “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
中国是全人类最初《人学》的故乡,而“易大象”是《人学》的核心逻辑,因此,“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公布了我所创作的《易大象之歌》,这里再重述一遍: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三行,三行而六度,六度而自然,自然生万物;万物首人类,人类信真理,真理知真实,真实爱真诚,真诚蕴和谐,和谐臻大同。......
-
〓 三“道”合一的哲学法则
三“道”合一的哲学法则品读《老子》,如茗一壶清茶,淡雅、自然、朴素、飘逸,钻研《老子》,如入芝兰之室,馨香、博大、深邃、隽永。对于中国哲学,老子娓娓地讲叙了天、地、人的奥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唯心且辨证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国宗教,《老子》给历代的宗教家以启迪,成为道家学说的理论之源,时至今日仍影响深远;对中......
-
〓 现代新道家的建立及其文化观
摘要:现时代的新特征已经与古代有了重大的差异,这促使我们应该接着历史上的道家往下讲,营构现代新道家。新道家当与现代新儒家和现代道教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新道家的形上学仍然以道为基本范畴,由其性质引申出涉及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层次的自由观,并以中道和合的原则来处理自身与他人、自然界的关系,解决存在意义的危机问题,籍此担当......
-
〓 老子天下第一(四)
圣 人 风 范 圣人所为是道显于世的途径。圣人的风范,为人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为修道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道的启示圣人的所作所为,反映出了道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这是道通过圣人给我们的启示。大智若愚。“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
-
〓 也说“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答尹振环先生
尹振环先生撰文《论<老子>需要验之出土文献与历史》(见《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以下简称“尹文”),对拙作《老子道论价值取向辨略》(见《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以下简称《辨略》)提出商榷,其以“验之出土文献”、“验之历史”置辞,断言老子学说为“政治哲学”,指摘拙论对老子道论之价值取向的辨说乃是“远离......
-
〓 道家文化作为崇尚悟性的创造智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但无庸讳言,当代人比较崇尚理性和工具理性,而对于孕育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悟性,反而比较缺乏。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对创造精神的培养,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对如何培养创造性这一重要问题的探讨还未能充分展开。诸如为什么会造成创新精神的缺失;创造精神、创造动力来自哪里......
-
〓 悟真篇—悟真篇卷之下
西江月,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体。月者,药 之用。一十二首以周岁律。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 温养两般作用。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 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此药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 早睹玄珠形兆。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 易药非遥,说破令......
-
〓 海内十洲三岛记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 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 乃人迹所稀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 亲问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学仙者 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延儒墨于文教之内,抑 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五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