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唯道论的创立
【作者简介】 宫哲兵(1949-),山东蓬莱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人类学与道家、道教研究。【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各种学派的道论。只有在老子的道论体系中,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老子的道超越了天、上帝等一切权威。老子曾在多处直接使用了唯道的概念,因此将老子......
-
〓 研究《老子》的一部新作
——评《老子道德经新编》董京泉所著的《老子道德经新编》,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内在逻辑,对原有文本进行了重构,将其分为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使老子的思想观点更为集中、脉络更为清晰。该书有两大特点:富有理论创造性。该书各章在原文、注释、译文、述评之外,特设“辨析”一栏,对......
-
〓 古人乳名趣谈:“老子”或是乳名
在中国古代,婴儿自呱呱落地之日起, 三个月内便是“成名”期,即在此期间父母要给孩子起个名字。据《周礼·地官·媒氏》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这有似今日的出生证。“名焉”,其意思就是“小名”、“小字”或“乳名”。孩子的乳名,一般都是由父母起的。社会上的人,其乳名虽纷繁各异,但命名缘由仍可分别成类的。......
-
〓 杨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庄子
杨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庄子 2010年07月26日 16:04来源:人民政协报参与互动(0)【字体:↑大 ↓小】编者按:先秦诸子中,对中国人的审美悟性和文学趣味启发之大,莫过于庄子。他以汪洋恣肆、诡异多态的旷世文章,为中国文化提供了超越性的审美空间、想象方式,以及自然的和方外的人生意象,形成了一个灵气荡漾的“庄周世界”......
-
〓 《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
-
〓 布莱希特与老子
初识老子《道德经》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出版,德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老子《道德经》因其内容不同于德国人早已熟悉的儒家思想,引起当年正在经历着意识形态危机的青年读者广泛瞩目。据我国学者张荫麟先生说,自19世纪末期以来,德国出版了十余种《道德经》译本,连同解释性著作共有......
-
〓 《老子》与科学思辨
《老子》历来被视为玄学:文字简奥,玄远莫测;但又能为大众文化所欣然接受,成为脍炙人口的大众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玄学字面下蕴含着丰富的贴近人生的科学思辨,并能给人以深刻、顿悟的生存启迪。事物生成态的有序性本文的思辨,特指大众文化层面上的思考辨析。面对太阳下这个共同世界,人的第一思考:“这个世界是怎样来的?”《老子》第......
-
〓 哲学的失落和生态危机
自从罗马俱乐部向人类发出关于生态危机的警告以来,人类的大部分成员都作出了积极的反映。然而,我们发现,从全球的整体利益出发从而解决人类普遍存在的生态问题,仍然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人们已经在其熟悉了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对于自身的满足从而不管危及他人的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表现出生态恶化的地区性转移在世界上时有发生。政府......
-
〓 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按科学规律办事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要理解老子思想,无疑要从老子的道的哲学命题入手。那么,老子的道是什么呢?综观《老子》全书有关论述道的章节来看,老子的道,乃指宇宙......
-
〓 王蒙:向老子借点智慧
近年来图书界的盛会,王蒙先生几乎一个都没落下。2008年5月的全国书市上他的自传第三部《九命七羊》引起很大轰动,而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又推出了一部新作《老子的帮助》。与此前的《我的人生哲学》、自传不同,新书的主角不再是王蒙自己,而是老子及他的思想。在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中,他融入了自己70余年的人生经历。从早年的青年布尔什维......
-
〓 胡孚琛先生文集--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一)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共同迈进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踏入21世纪之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世界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历史似乎将千万年来积蓄的能量加速爆发,使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几十年前还流行的观念很快过时,每个人都目不暇接地忙着适应这......
-
〓 三“道”合一的哲学法则
三“道”合一的哲学法则品读《老子》,如茗一壶清茶,淡雅、自然、朴素、飘逸,钻研《老子》,如入芝兰之室,馨香、博大、深邃、隽永。对于中国哲学,老子娓娓地讲叙了天、地、人的奥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唯心且辨证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国宗教,《老子》给历代的宗教家以启迪,成为道家学说的理论之源,时至今日仍影响深远;对中......
-
〓 列子的功夫哲学
摘要:本章将探讨列子书中所提出的关于功夫修炼观念的理论义涵。文中将首先提出一套功夫哲学的分析架构,其次将指出列子的功夫修炼进路及其型态。我们认为,列子的功夫修练,主要是表达在身体能力上,因此是一种宇宙论意义的修炼型态,而其作为修炼的进路者,则主要是一套本体心法的观念,那是一个「不知的功夫意境」。至于列子功夫哲学的究竟底......
-
〓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这是很多年前我就读于中国文化书院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时的一篇毕业论文。虽然光阴荏苒、世事变迁,自己和社会一同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但在今天,当我有闲暇的时光,重新打开并静读这篇尘封的文章时,心中又有了很多的感受。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无时不在改变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
-
〓 道家真正筑基法
由于人们对气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当世气功始终停留在养生与保健方面。对初学者来说,这些已经很“高深”,属“上乘功法”了,但对玄门羽流而言,只不过是一些养生小术罢了。离修真的门径还有好长一段距离。为了使一些捷足先登的功友们在修炼中更上一层楼,真正体会气功的最高层次“道”的妙境,笔者愿将一己之得奉献给大家,......
-
〓 老子天下第一(二)
道的特征“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四)道,对常人来说是虚是空是无形,而对于圣人老子来说是实是满是有形。老子描述道的特征是:“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四)没有锋锐,没有纷扰,隐蔽光芒,混同尘埃。一是柔。没有锐气,其柔似水。道是没有锋锐的,其锋锐是被打磨掉了的,因此是圆浑的。没有丝毫的锐气,没有锐气就柔,而......
-
〓 老子“六相”说解密
先与后(上)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阐明了美论和善论之后,立即,一连说了六个“相”。就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及前后之相随。美论与善论,似乎偏重于总的理念,而接下来的“六相”,似乎偏重于做事做人的实际方法。“有无之相生”,就是无中生有,然后有又归还于虚无。在我祖父的时代,做梦也想不到......
-
〓 庄子随想之知北游
世间万物都是依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变化,无论是其内在本质还是外在的形式。具体地说,万物有个性与共性两种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物”,只有相似的“物”,即使是同一个“物”,此时与彼时也不同,此即个性;万物又不是孤立的存在,万物间有着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是依“类”而分的,不管是主观的“类”还是客观的“类”,......
-
〓 老子天下第一(五)
唯物哲学一部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争论的历史。 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理论与工具,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结果。 唯物论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是人类最伟大的进步。 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论的基本观......
-
〓 发现自己庄子
在现代生活中,哲学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同时也最不受人注意的家伙,如果这么一个家伙真的存在着的话。“哲学家”已经仅仅变成一个社交上恭维人家的名词了。任何一个莫名其妙,深奥不易了解的人都被称为“哲学家”。任何一个不关心目前状况的人也被称为“哲学家”。然而,后者这种意义中却含着相当的真理。当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A......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