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子“生态智慧”价值取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究其实质,老子“生态智慧”价值取向作为对中国古代诸学说之精华的集大成,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及其以降诸学说之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的根在老子那里。欧洲中世纪重农学说创始人魁奈在《自然法则》一书中曾说:“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但所有国家都忽视了这一点,只有中国例外......
-
〓 道家自由思想的两种形态
引说我首先要指出,我们把道家同自由或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的确很常见。常见到使我们感到道家不仅是中国自由思想的源头,而且也是西方自由思想的先驱(如严复在《庄子评语》中所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提道家的自由思想,我就深感不安,我担心我会被同化到这种常见的境况之中。因为,我认为有一种说法非常有道理,这就是“我们受到事......
-
〓 王蒙:向老子借点智慧
近年来图书界的盛会,王蒙先生几乎一个都没落下。2008年5月的全国书市上他的自传第三部《九命七羊》引起很大轰动,而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又推出了一部新作《老子的帮助》。与此前的《我的人生哲学》、自传不同,新书的主角不再是王蒙自己,而是老子及他的思想。在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中,他融入了自己70余年的人生经历。从早年的青年布尔什维......
-
〓 道教哲学
什么是道教哲学?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宗教哲学谈起。 宗教哲学,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有不同的内涵。从宗教主体自身去考察,所谓宗教哲学就是宗教信仰的理论基础。 宗教在本质上是种信仰,宗教信仰具体表现为教义,要使这些教义让人相信,就必须有思辨的哲学论证,即成系统的哲学理论。宗教信仰展示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面,追求的......
-
〓 道家伦理与后现代精神
要开创一个新起点,只需打开过去的伟大哲学著作,并努力领会其精髓。曾经被长久地隐埋了的基本真理的重现,将彻底根除在近代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错误。--莫提梅·阿德勒《哲学十大错误》一、引言:韦伯问题的后现代倒置以马克思为代表的19世纪西方社会理论试图从经济生活方面去解答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并进而论证它注定要被新......
-
〓 老子向往的社会
老子哲学的全部思想.是为了救人救世,要为人的生存提供他所理想的社会环境和秩序。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和“消极退让”的人生观,必然导致其带有循环意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观。老子“无为与不争”的政治主张,正是为实现他所向往社会的政治措施。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是自然唯物主义的,他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观也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
〓 目前的中国亟需庄子精神
看了《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4日头版陶东风先生的文章《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一文,觉得非常惊讶。陶东风先生既然来说这个大题目,那么对“目前的中国”和“庄子的精神”应该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研究的。而文章里虽然提了一下“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却不做任何说明,对此我们且不论,因为他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不......
-
〓 与刘清平教授谈老子——哪来的深度悖论
老子哲学素称深奥难解,古往今来诠释者颇多,但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是其是而已!毕竟老子已逝,谁能请他出来当面问清楚呢?何况【老子】一书辗转传抄与翻印,其中字句之脱落异植也复不少,再说其用字特少,含意特深,用简单之符码,寄托非常深邃丰厚的心灵契悟,欠缺类似契悟的人,就是看了符码,查了字典,读了文字学,也只能以字......
-
〓 道德经》与关联性的宇宙论——一种诠释性的语脉
安乐哲(Roger T. Ames) 郝大维(David L. Hall) 著彭国翔 译摘要: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首先,本文揭示了《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关联性宇宙论的四个预设:一、道家肯定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各种事件本......
-
〓 朝请”、“诸侯”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朝请”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其上下限,尤其是上限的确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几番梳理之后,终于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外求,竹简《文子》本身为我们提供的线索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八角廊竹简《文子》第2212号:“朝请不恭,而不从令,不集。平王”。在这里,有一个极端重要的词是“......
-
〓 论道教思想对《镜花缘》的影响
内容提要: 《镜花缘》是一部与道教思想颇有渊源的长篇章回小说,本文从小说的主题倾向、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试析道教思想对《镜花缘》的影响,并且指出:道教思想的影响不但在《镜花缘》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这一影响在明清的其它小说中也同样普遍存在。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主题倾向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镜花缘》系清人李汝珍......
-
〓 测字秘牒 —恙字
一富家任事者,因负心,主人欲控府处之,书恙字问当否。 余曰:“字乃恩断义绝之象,此人已十分怀怨矣。又有隐恶扬 善之形,如其可止则当止之。”曰:“今彼反无赖,先欲鸣官, 如何可止也。”曰:“此字拆开,寮是‘大人为美,自然得息 ’。兄但静以待之,彼无能为也,岂不闻穷寇勿追乎?”其人 依言。后负心者屡控,俱不准,遂息。...
-
〓 《老子的帮助》:第二章 知美即恶(1)
天下皆知美之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丑恶了,因为知道了美也就美,斯恶矣;皆知善等于知道了美与丑的区别,就有扬美贬丑的事情出现,之为善,斯不善矣。就造成了纷争、夸大或缩小、伪与饰各种美的其实非美丽的弱点。 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善了。同样,就有了善与恶以及中间无数细微的等级差别,就有扬善抑恶、隐恶扬善或隐善(对对手)扬恶,就......
-
〓 《老子的帮助》:第四章 和光同尘(1)
道,冲而用之或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它的深远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如同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万物的根本与依据。 宗。 挫其锐,解其纷;要磨掉它的锋芒,解除它的排他性,调整它的亮和其光,同其尘,湛度使之柔和一些,与尘世、世俗的东西靠近。它似有兮似或存。似无。 吾不知谁之子,我们不知道大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反正它......
-
〓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格理论
本文将讨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理想人格,文中以孔子老子庄子与禅宗为传统价值观中理想人格的不同类型的讨论代表,孔子是道德意识的垫立者,强调承担责任的君子型态,老子是有见于人性浇薄的智者型态,提出无为守弱的处世智慧,孔老皆是入世的型态,两者可以互补。庄子以神仙似的逍遥意境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对于社会需要不值一顾,是一个出......
-
〓 道——自然性的泛神論的神
道——自然性的泛神论的神——从宗教学的角度看《道德经》作者:曾兰,武汉大学宗教学系本科生【摘要】本文从宗教学的角度出发,对《道德经》的“道”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道”具有神性,但其神性具有非人格化的自然性的泛神论的特性。【关键词】道自然性泛神性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人类的原始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
-
〓 道家思想与养生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思想均程度不同地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所影响。比较而言,道家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当前对医、道二者关系的一些评述却不甚正确。如有人认为“医学之有阴阳五行之说,原由道家渗入”,并以为具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内容的医学理论体系乃“道家新创之医说” [①] 。也有人径以“《老子》的医学思想”、“《庄子》的医学思想......
-
〓 《道德经》与实现人生完美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写道:“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经典的最优秀的代表——《道德经》,是“道”的具体化,她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道德的规律,指出万物本源“道”的行为特点就是人类应效法的的道德法则。并且告诉人们,作为“道”之子的人,人的很多问题可以求“道”来解决,具体方法就是让人的......
-
〓 《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
-
〓 列子的功夫哲学
摘要:本章将探讨列子书中所提出的关于功夫修炼观念的理论义涵。文中将首先提出一套功夫哲学的分析架构,其次将指出列子的功夫修炼进路及其型态。我们认为,列子的功夫修练,主要是表达在身体能力上,因此是一种宇宙论意义的修炼型态,而其作为修炼的进路者,则主要是一套本体心法的观念,那是一个「不知的功夫意境」。至于列子功夫哲学的究竟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