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老庄新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能。这势能“周行而不殆”;当其耗损之时万物由“无”显现为“有”,而当其恢复之时万物又由“有”回归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前......
-
〓 《老子·道经·一章》“玄之又玄”解
《老子》一书,自古及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三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诂。因不揣冒昧,撰成此文,借助孔子2000网站作为首发,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虽然有关《老子》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故文末偶搜集......
-
〓 周易参同契—阴阳精气章第十六
乾坤刚柔,配合相包。阳秉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 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先映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 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 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 国家。...
-
〓 庄子论“辩”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内容提要:庄子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对于主体间的论辩能否明辨是非、判定对错的作用得出了怀疑乃至否定的结论。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所见与所蔽,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正确解决主体间关于不同意见、观点的争论,仍具有启发意义。战国中期,诸子蜂起,百家并作,各为殊途百虑之学,好辩之风相当盛行,彼此之间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论辩。不仅......
-
〓 周易参同契 —君臣御政章第五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 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 乖戾,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始要 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 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
-
〓 庄子研究的新途径——略评近十余年出版的四部庄子研究博士论文
〔说明〕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出版的四部有关道家研究的博士论文,从新考据学研究、哲学研究和现代阐释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略作评述,以图反映出中国哲学史研究特别是道家庄子研究这一重要侧面。本文原为数年前的旧作,承蒙《河南科技大学学报》采用发表,专此致敬!国外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兴盛可以以1982年为阶段性标志,是年7月,由美国夏威......
-
〓 周易参同契—金返归性章第十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 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日受符。金返归其 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廓,沉浮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 光鼎乃熺。...
-
〓 周易参同契—爻变功用章第十九
朔旦为复,阳□炁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 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 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侣 ,结正低昂。仰以成泰 ,刚柔并 隆。远游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银,运而趋时。渐历大壮, 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阴 以退,阳升而前。洗涤羽翮,振索宿尘。乾健......
-
〓 周易参同契—龙虎两弦章第九
火计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 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兑数 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 道正不倾。...
-
〓 测字秘牒—高字
一人书高字问:“欲寻一店面,生理何如?”余曰:“极 易!现今有一店面等租,店头店底俱全,只将中间人口搬出, 让兄卜居,挂个招牌便成店也。”复问:“何方?”曰:“字 从庚辛起手,当是西南方。”其人去后,十余日来云果然。...
-
〓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重审玄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提要:把魏晋玄学理解为心性哲学或精神境界形态的形上学,已经成为二十世纪的正统观念,然而,这一观念忽略了玄学作为政治哲学的内在维度。玄学的中心论题是名教与自然之争,它的实质是通过自然秩序来界定政治秩序的正当性问题。本文以郭象哲学为出发点,试图阐明,政治的退却与回归构成了玄学的最为内在的问题意识,从这个问题意识出发,可......
-
〓 北宋道士陈景元的老学思想新探
内容提要:北宋道士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颇具理论特色:(1)对“道生万物”论与“万物独化”论两种对立的思想作了调和;(2)将“常道”和“可道”分别对应于道家的自然无为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认为道与仁义礼智信是体用关系;(3)对人性之本源与人性之现实表现作了区分,认为人性之本源相同,而现实表现则有上、中、下三等;......
-
〓 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中国道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与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综合与提升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的肥田沃壤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①在《而已集·小杂感》一文中,鲁迅再次诠释此义:“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
-
〓 测字秘牒—长字
一人书长字问:“买一骑好否?一日可行几多路?”余曰 :“马化龙肠,千里龙驹也;良字脚,德力兼全,宜买。若乘 之,自然驰聘得意。”...
-
〓 测字秘牒—吝字
一人书吝字问婚姻,余曰:“上有交欢之象,下有和合之 形,姻缘可谓美矣,必成!”其人曰:“神数!本系成事,姑 问之也。”...
-
〓 测字秘牒—测字散格法
夫所谓格者,骨格也,品格也。品格,前已录有成语,可 为后学楷式。到骨格,则未之详也。盖骨者,束字义之物。用 束字义之物为断字义之文,灵妙变通,亦犹夫人之筋络束骨, 而骨为筋络肌肤之架子也。善用者,触类旁通则应变不穷,可 以得心应手,动笔成文矣。 一(天心囗天上 生根囗大心) 二(月内手心工夫平正) 蕣(用心 降心......
-
〓 《庄子》研究如何创新
以我的看法,《庄子》一书是中国传统典籍中最难读的一部书,虽然关于《庄子》一书,无论是字句训释,还是义理的研究,都已有了漫长的历史,其相关著作亦已汗牛充栋,但《庄子》一书仍然存在着字句与义理上的解读困难,这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入,显然构成了严重的障碍。并且在21世纪的今天,《庄子》研究也该有一种新的思路。一、文本的解......
-
〓 测字秘牒—青字
壬午十月,有游宦书青字问曰:“昨闻邸报传云,圣驾南 巡已到红衣铺矣。弟有一故旧随来,意欲候之,不知何日至此 ?敢求细推。”余曰:“字中上乃主形,又是半个来字,必应 南幸来至半路矣。但作乃阴象,又是半个背字,塞北阴方必应。 圣心恋恋于阴方,将至半道而返也。”其宦犹未深信。果报: 驾未逾淮,得太后之旨,遂星夜回銮。...
-
〓 【解经闲谭】(4)
据文献记载:西汉初年,国运维艰,汉王室推行"无为之治",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骄人的一幕--"文景之治";李唐开国不久,即封老子为"太上玄光皇帝",立道教为国教,造就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草原称雄时,得益于道士邱处机指点玄机。元朝建制后,在北京特别为邱道士建造了一所修道的大宅子,就是今日北京的白云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