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老子》“恒道”论要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
-
〓 老庄新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能。这势能“周行而不殆”;当其耗损之时万物由“无”显现为“有”,而当其恢复之时万物又由“有”回归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前......
-
〓 《老子·道经·一章》“玄之又玄”解
《老子》一书,自古及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三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诂。因不揣冒昧,撰成此文,借助孔子2000网站作为首发,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虽然有关《老子》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故文末偶搜集......
-
〓 周易参同契—阴阳精气章第十六
乾坤刚柔,配合相包。阳秉阴受,雌雄相须。须以造化, 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先映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 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 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 国家。...
-
〓 周易参同契—流珠金华章第二十四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 凝而至坚。金华先唱,有倾之间,解化为水,马齿瓓玕,阳乃 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时阴,拘蓄禁门,慈母养育,孝子报恩, 严父施令,教敕子孙。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 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子当右转,午乃车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龙呼于虎......
-
〓 周易参同契—圣人上观章第四
於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睢建始初, 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 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 因母立兆基。消息应中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庚受 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 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
-
〓 周易参同契—爻变功用章第十九
朔旦为复,阳□炁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 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 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侣 ,结正低昂。仰以成泰 ,刚柔并 隆。远游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银,运而趋时。渐历大壮, 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阴 以退,阳升而前。洗涤羽翮,振索宿尘。乾健......
-
〓 测字秘牒—唯字
一人书唯字问功名,余曰:“宪体也,非司即道。”其人 曰:“何以知之?”曰:“前呼后拥,非府道而何?”其人大 服曰:“此吾舍亲,果系广东惠潮道。”...
-
〓 测字秘牒—杜字
一官书杜字问曰:“有一术士讲炉火之事,谓之炼银母利 否?”余曰:“杨头墨尾,此乃杨墨之道也,最邪不正。叱堂 下杖之,以戒其误人之妄。”其官深然吾言。...
-
〓 测字秘牒—纸字
一人书纸字问山地风水,余曰:“一边皆纺绩缝织之旁, 此地必多生女,先从终字起,后全氏字,又应夫终而氏存,主 多出寡妇。不利之地,勿用。”...
-
〓 张伯端的性命思想研究
摘要:张伯端在形而上层次以真一统帅真精和先天气,落实到形而下而有精、气、神三宝合修的主张。为了圆融地处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不得不把精气神的理论发展为性命理论。张伯端在综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发展了前人关于性命关系的思想,提出了先命后性、性命双修、重性轻命等思想,为后世道教的性命理论确立......
-
〓 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初探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具有深邃的生态智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教义中的环境保护思想:(1)道教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观念中所蕴含的生态整体思想;(2)道教关于“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3)道教的自然无为观念所蕴含的因应物性、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
-
〓 测字秘牒—芍字
一人书芍字问病,余曰:“病者必年少之妇,二十岁上下 之人也。”其人惊曰:“然!生死何如?”余曰:“病犯黄幡 豹尾,焉能得生?且花月,女象也,字中全是花残月缺之形, 吾恐其葬已的矣!”其人去后,未一月来曰:“先生神数!向 所测芍字,乃内人,二十岁矣,得輶羸之疾。昨忽驩语,至夜 身亡。次日偶检历本,恰是箕水豹值日。数之奇验......
-
〓 黄老、道家即道教论
提要1 “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汉初的黄老;2 “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儒家或儒教;魏晋时代,人们用“道家”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同时用仍用“道教”指称儒家或儒教;3 道家和黄老一直是异名同实的概念;4 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用黄老指称今天所说的道教;5 葛洪到寇谦之,道家、黄老和道教逐渐成为同实异名的概念;6 唐代及其......
-
〓 测字秘牒—凫字(二)
一人书凫字问:“守旧与更新孰胜?”余曰:“字乃败翎 鹦鹉之象,又象褪毛鸾凤。守旧不宜,决无兴旺之日。此时春 光明媚、花卉向荣,细推数中,乃天机到处鸟能言之兆也。若 更改生涯,自然十分得意。”...
-
〓 李筌《黄帝阴符经疏》的真伪考略
李筌,号达观子,新旧《唐书》俱不载其身世,大约为唐玄宗(712-756年)至唐肃宗(756-763年)时人。按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卷首进书表,末署有“天宝二年六月十三日少室山布衣臣李筌上表”,推知筌在天宝二年(743年)尚为布衣。晚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提“李筌郞中为荆南节度判官”、“后为邓州刺史”,此说与曾慥《集仙......
-
〓 砚池堂本《老子》"德经"原文(3)
三十二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有三宝,抱而持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慈垣之。三十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與,善用人者......
-
〓 测字秘牒—绣字
一人书绣字问婚姻,余曰:“婚姻必成,且十分得意。” 问:“何故?”曰:“红丝紧系萧郎足,姻缘自成更美者。字 末三川六段,又为地天交泰之象,夫妇可以偕老。”其人悦而 去,至十二月成伉俪。...
-
〓 【解经闲谭】(2)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当年在周朝出任过"守藏室之史"的官职,这个职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在这里也交代得比较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