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易参同契—大易总叙章第一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 牝牡四卦,以为橐籥。覆冒阴阳之道,尤工御者准绳墨,执衔 辔,正规距,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 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 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即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 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
-
〓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
-
〓 “本源—本体”论的建构——论隋唐重玄学对道家思想的承续与建设
摘要:本文主要在佛道交涉的视域中论述了隋唐重玄学对其道本论的建构,并且指出:作为道家思想的第三期发展,在历经了原始道家的本源说到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的嬗变、并同时导入了与道家的道本论相反的佛教中观以后,隋唐重玄学以其区别于前期道家的“本源-本体”论坚守住了道家“崇本论”的基本立场,而这一立场,恰恰是与佛教中观缘起性空的反本......
-
〓 八十年代台港老庄研究评价
(原刊《江南学院学报》〔无锡〕2000年第1期 经作者授权,转录于此)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台港地区对老庄学说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研究能够持续地展开,在时间上保持一贯的连续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由于台港地区对古代文化、儒家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持久,从而更为明显地反衬出了道家一系的独特性质,也推动老......
-
〓 测字秘牒—杜字
一官书杜字问曰:“有一术士讲炉火之事,谓之炼银母利 否?”余曰:“杨头墨尾,此乃杨墨之道也,最邪不正。叱堂 下杖之,以戒其误人之妄。”其官深然吾言。...
-
〓 言意之辩”与境界问题
一、“言意之辩”与玄谈魏晋时期,曾经就语言和意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就是有名的“言意之辩”。这一问题和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即哲学本体论问题,特别是人性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讨论的中心是,世界与人生的意义能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语言能不能表达意义?语言在认识中起什么作用?一句话,语言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在......
-
〓 测字秘牒—满字
黄龙书满字问田禾,余曰:“时雨滋苗,十分生发,秋收 可以称心。”...
-
〓 从“化胡”到“化全球”
《老子化胡经》曾经是道教的一部经典,相传作者是道士王浮,南朝僧佑在他《三藏集》中的《法祖法师传》里说:“昔,祖(师)平素之日,与浮(王浮)争正邪,浮屡曲,即竟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王浮是西晋时的道士,而且是一位道教的祭酒(领袖)。最早《化胡经》的作者是王浮,得到了佛教文献的旁证。该书主要的内容是认为......
-
〓 简论陈撄宁先生的“三教”观
在二十世纪中国道教史上,陈撄宁先生不仅是著名的领导者(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而且是道教理论的优秀探索者,同时也是道教修炼的卓越实践者。他还开创了道教中最为晚近的一个新生派别——仙学派。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他是二十世纪中国道教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以致被称为“当代的太上老君”1。我们知道,儒释道三教2之争是一个绵延......
-
〓 受启于道教保护环境的戒律
内容提要:道教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完整的宗教戒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被道教所演绎。人类欲解决当今的困境,或许从道教这里可以找到有益的思想资源。关键词:道教 戒律 尊重生命 保护环境道教大约是东汉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宗教,依据先秦时代保护环境的思想对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出发,对保护环境作......
-
〓 黄老、道家即道教论
提要1 “道家”概念最初所指是汉初的黄老;2 “道教”概念最初所指乃是儒家或儒教;魏晋时代,人们用“道家”指称我们今天所说的道教,同时用仍用“道教”指称儒家或儒教;3 道家和黄老一直是异名同实的概念;4 从汉朝末年开始,人们用黄老指称今天所说的道教;5 葛洪到寇谦之,道家、黄老和道教逐渐成为同实异名的概念;6 唐代及其......
-
〓 测字秘牒 —虬字
一人书虬字问婚姻,余曰:“必系寡妇,先私后娶,然却 易成。”其人背后一友笑曰:“请教字理。”余曰:“花烛之 余,岂非寡妇;伤风败化,必有私情;幸王化虽败坏之极而风 声只缺微边,往来虽久而知者犹少也。”其人复问:“何日成 婚?”余曰:“L为半九之象,立春前五日成婚。 ”二人皆叹 曰:“神数!果日期尽不爽。”...
-
〓 测字秘牒—元字(二)
一人将元字问男女,余曰:“生男。”复以问他相字者, 则用吾前效应曰:“生女。”至分娩,乃一男。其人复来问字 理,余曰:“元乃乾健之体,四德元为之首。兄之所娠又系头 胎。况兼三笔写成,可改作儿字。故知生子无疑也。”其人问 :“师曾断此字生女,弟遂写此字求数;因复以问于贵同道, 彼亦断女。何故却生儿子乎?何故师所断与前异乎......
-
〓 测字秘牒—用字
一人书用字问求谒,余曰:“断难见。”而其人曰:“我 屡候之。”余曰:“虽屡候,彼终不能见也。”问何故,曰: “字之上半全是闭门不纳之象,不独闭门,而门内复将一木紧 紧撑之,如此安能见之耶?”曰:“彼不出耶?”曰:“字乃 截角之形,彼再不肯出头也。”旁观者皆抚掌称快。...
-
〓 测字秘牒—元字(一)
一人书元字问六甲:“男女何居?”余断曰:“二八之形, 巽卦之变,生女无疑。”复以问他相字者,则不察字理,辄曰 :“生男。”至分娩,果产一女。...
-
〓 【解经闲谭】(5)
解经之前的闲话到此就要结束了。我们最后来解一下西湖黄龙洞的那副奇联巧对,为即将开始的破玄解老、九九八十一章经文之旅热热身。话说杭州为数不多的道教名胜之一的西湖栖霞岭黄龙洞。在其保留着原先道观景象的山门入口处,两侧门柱上挂着一副蓝底金字楹联,联文仅八个字:"黄泽不竭,老子其犹"。上、下两联分别隐去了一个字,当然是有意为之......
-
〓 测字秘牒—转注测法
一字有二义、三义四义,如为(平)、为(去),行(蘅) 、行(杭)、行(沆)、行(慎),王(平)、王(旺),长( 场)、长(障)、长(掌)、长(仗),夫(平)、夫(扶) 类。不可不随机应变而用之也。 如临字问病,断不吉,则曰临丧,临乃去声也。王字问求 财,断曰旺相,王乃去声读之。以此应人,谁曰不然。余有诗 曰: 一字......
-
〓 【解经闲谭】(2)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从司马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当年在周朝出任过"守藏室之史"的官职,这个职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在这里也交代得比较详......
-
〓 测字秘牒—乡字
一人书乡字问婚姻,余曰:“姻缘虽易成,男女亦相得, 第奈何以真童而娶再醮之女。幸末笑乃节字,到后却能守节。” 其人笑曰:“此女果作过养媳,未成婚而夫死,今翁姑欲嫁之 也。不识字理何居,先生何以备知若此?”余曰:“此无他, 乃牛郎织女巧相逢耳。因郎字全,织字只有半边,是以知之也。 ”复问:“到后守节,何以不守前夫。”答曰......
-
〓 测字秘牒—假借测法
旦(借为春)千(借为夏) 甲(借为秋)夕(借为 冬)此四时借用于一日也。 立(逢人借为位,遇水借为泣,有女必为妾,得男可成童) 子(旁有女人,则事必好;若在门边,王有字来)此二 字皆借人事为用也。 口(见鸟过也,有欲鸣之象;见木过,主中)心(闻音 乐定然得意,在水边沁彻完全)化(见花为妙,遇草好观, 听旁人言必褵......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