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子天下第一(四)
圣 人 风 范 圣人所为是道显于世的途径。圣人的风范,为人们树立了榜样,特别是为修道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道的启示圣人的所作所为,反映出了道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准则,这是道通过圣人给我们的启示。大智若愚。“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
-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
什么是新道家?我们在此试提出三条标准。第一,保持先秦道家超感觉的开放的思维方式。第二,迎接新时代,解决新问题,特别是科学创造问题。第三,积极促成与当代新儒家的新互补,一方面以己之所长,弥补儒家封闭、僵化、独断的不足;一方面以儒家之所长,弥补道家人道实践的不足。 一 、作为哲学家的精神理路 也许我们可以说,哲学思考是人类......
-
〓 周易参同契—君子好逑章第三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 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 二女共室,颜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合媒,发辩利舌,奋舒 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 种,名类不同,分刻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公执火, 八公(扌寿)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
-
〓 周易参同契—明两知窍章第七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 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 相胥。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 去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 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金为水母,母隐子胎。 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
〓 周易参同契—如审遭逢章第二十五
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克, 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专 不泄,得为成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如喉辄僵,不得俯仰。当此之时, 周文揲蓍,孔子占象,扁鹊操针,巫咸扣鼓,安能令苏,复起 驰走?...
-
〓 周易参同契 —君臣御政章第五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 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 乖戾,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始要 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 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
-
〓 庄子的自由观
此为蒙培元先生于“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要,经蒙先生同意,发表于此。此提要与研讨会公发的相较,有增补。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
-
〓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
-
〓 周易参同契—金返归性章第十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 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日受符。金返归其 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廓,沉浮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 光鼎乃熺。...
-
〓 政治的回归与自然秩序的重建——重审玄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提要:把魏晋玄学理解为心性哲学或精神境界形态的形上学,已经成为二十世纪的正统观念,然而,这一观念忽略了玄学作为政治哲学的内在维度。玄学的中心论题是名教与自然之争,它的实质是通过自然秩序来界定政治秩序的正当性问题。本文以郭象哲学为出发点,试图阐明,政治的退却与回归构成了玄学的最为内在的问题意识,从这个问题意识出发,可......
-
〓 言意之辩”与境界问题
一、“言意之辩”与玄谈魏晋时期,曾经就语言和意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就是有名的“言意之辩”。这一问题和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即哲学本体论问题,特别是人性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讨论的中心是,世界与人生的意义能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语言能不能表达意义?语言在认识中起什么作用?一句话,语言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在......
-
〓 测字秘牒—言字
一人书言字问病,余曰:“先凶后吉,其病无妨。但调理 欠周,恐多反覆。”...
-
〓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研究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南宋道教学者邵若愚的老学著作《道德真经直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其以“无欲”解《老》,追求“无心”之境,不仅反映了宋代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以及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关键词:邵若愚 《道德真经直解》 无......
-
〓 测字秘牒 —虬字
一人书虬字问婚姻,余曰:“必系寡妇,先私后娶,然却 易成。”其人背后一友笑曰:“请教字理。”余曰:“花烛之 余,岂非寡妇;伤风败化,必有私情;幸王化虽败坏之极而风 声只缺微边,往来虽久而知者犹少也。”其人复问:“何日成 婚?”余曰:“L为半九之象,立春前五日成婚。 ”二人皆叹 曰:“神数!果日期尽不爽。”...
-
〓 测字秘牒—幸字
一人书幸字问病,余曰:“不吉。”因问病人年庚,曰: “四十九岁。”余曰:“幸字反有三不幸焉。问病不宜见士与 木,今数中士木交加,一不幸也。木中桑木为最坚久,今不成 桑木,二不幸也。不完五十,三不幸也。人不能全天命之年, 虽幸,实不幸。逢辛日或辛月,恐不能侥幸。若挨过八月至十 月,方可谓之幸也。”一月后果卒。...
-
〓 测字秘牒—凫字
一人书凫字问官司,余曰:“大不利。”其人问故,曰: “枭神头,白虎脚,勾陈身,膋蛇尾,四凶齐犯。若到官,夹 打俱有。一倒便见矣。”因将凫字倒置几上,令彼自观,时旁 观者皆叹服。...
-
〓 细致、周到 先贤老子留给我们的做事智慧
帛书老子《道德经》中有一章中说:“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检,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兹,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成事长。今舍亓兹,且勇;舍亓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兹垣之。”这个“兹”字,在通行本中作“慈”,很多人将这个字理角为“仁爱”、“慈爱”,其实这样理解是偏颇的......
-
〓 测字秘牒—指事测法
凡事之来,即因其事□□,此则散格、双句格之法也。其 法必审其情性,察其动静,兼明其踪迹方妙,所谓“观梅之深 者也”。 内分十法:曰观人,曰察色,曰辨言,曰辨事,曰察墨, 曰辨纸,曰观时,曰相机,曰正论勿好奇,曰言语不可杂。具 此十法,则一事即指一事之理而断之,判字易如反掌矣。...
-
〓 测字秘牒—杂占赋
吉凶祸福,推测可知。人事天时,莫逃乎数。 试观云开月朗,正为诸事豁达之机;雾合烟迷,定主百务 淹埋之象。风霾飘荡,摇捍难成。 雷霆过空,虚惊有准。风来溽暑,解郁畅怀。雪上严霜, 惨神刻骨。电光霍霍而可畏,露水晶晶而不常。月彩当空,无 非光霁。雨流湿物,尽是恩波。连阴最喜逢雷,久旱偏宜得雨。 天文取应,地理可推。水流......
-
〓 《老子的帮助》:前言(3)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