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庄子简介与庄周梦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发扬光大于庄子。在道家文化史上,庄子的地位不下于老子,后世常并称“老庄”,以此代指道家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早年作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与梁惠王、梁宣王约同时,与惠施为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但淡......
-
〓 道德经》与关联性的宇宙论——一种诠释性的语脉
安乐哲(Roger T. Ames) 郝大维(David L. Hall) 著彭国翔 译摘要: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首先,本文揭示了《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关联性宇宙论的四个预设:一、道家肯定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各种事件本......
-
〓 老子、庄子环境伦理思想探析
老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的道德哲学著作《老子》、《庄子》,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在极为明晰的哲理思辨中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原理,指出了人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
-
〓 海内十洲三岛记—蓬丘
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 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 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玉宫,盖太上真人所居。 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
〓 海内十洲三岛记—方丈(扶桑附)
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 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 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 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玉石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 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附: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 海,海广......
-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周易参同契—法象成功章第三十二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者退自 改。关键有低昂兮,害炁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 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 导唱前兮,苍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
-
〓 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摘要:传统至今,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道作为一个最高哲学范畴,不是道家首先提出来的,也不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先秦百家争鸣的核心问题是政治问题,而非哲学问题,道家的政治思想是“德”。《老子》原名不是《道德经》,而是《德道经》,德是《老子》中最重要的范畴。《黄帝四经》也不是......
-
〓 周易参同契—君子好逑章第三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 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 二女共室,颜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合媒,发辩利舌,奋舒 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 种,名类不同,分刻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公执火, 八公(扌寿)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
-
〓 周易参同契—四者混沌章第二十八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 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 为子,离赤为女,脾黄为祖,子午为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己。...
-
〓 周易参同契—男女相须章第二十七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 体不污伤。日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日消 其形,阴凌灾生。男女相胥,含土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 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男动外施,女静 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 进退和时,各得其和,俱吐政符。...
-
〓 《老子·道经·一章》“玄之又玄”解
《老子》一书,自古及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三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诂。因不揣冒昧,撰成此文,借助孔子2000网站作为首发,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虽然有关《老子》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故文末偶搜集......
-
〓 周易参同契—姹女黄芽章第二十六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 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物为阴阳,违天背元,牝鸡 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 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导,使其 然也。资使统正,不可复改。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 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男生而......
-
〓 从《齐物论》看《庄子》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扑朔迷离的困惑,但也为历代解庄家提供考验或表现自己学识、才智的竞技场。不说解家各自依托的哲学信念的区别,单纯由于对内、外及杂篇作者判断的不同,在文献利用上就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第......
-
〓 周易参同契—三圣前识章第十三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 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 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 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素无前 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寒帷帐,嗔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 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孰思。寻度其......
-
〓 听之以心——《乐道——中国古典音乐哲学论稿》
听之以心。——《庄子·内篇·人间世》听无音之音者聪。——《淮南鸿烈·说林训》一《庄子·内篇·人间世》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与此类同,中国古典文献中,有一系列相关的言论。如:老子《道德经》:“听之不足闻”(《三十五章》)。《庄子·外篇·天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庄子·外篇·天地》:“视乎冥冥,听......
-
〓 周易参同契—日月悬象章第三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忽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 则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 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 媾其精,日月相担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 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 不由。...
-
〓 周易参同契—二气感化章第二十一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 炁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 月,水火为效徵。...
-
〓 庄子留给我们什么?--我所理解的新道家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 一 作为哲学家的精神理路也许我们可以说,哲学思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这个四维时空诞生出了人类,因而在人类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种相应的结构,来关注周围这四维时空,产生出有关终极原因的思考。有一种现象在古今中外许多民族的哲学家身上都可以发现,这里我们仅举出以《朱子家礼》闻名的宋代哲学家朱熹......
-
〓 周易参同契—二土全功章第十一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 吸相含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为 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 死归厚土。三性即合会,本性共祖宗。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 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寿命得长久。土 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