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绣字
一人书绣字问婚姻,余曰:“婚姻必成,且十分得意。” 问:“何故?”曰:“红丝紧系萧郎足,姻缘自成更美者。字 末三川六段,又为地天交泰之象,夫妇可以偕老。”其人悦而 去,至十二月成伉俪。...
-
〓 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人文”一词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指文艺复兴时期市民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精神是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理性和智慧。中国思想史并没有一个“人性”取代“神性”的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有一个与此类似的转化过程。中国从上古时代至西周晚期,天命鬼神观念在思想领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西周晚期开始由天命鬼神观念向关......
-
〓 《老子的帮助》:第五章 天地不仁(2)
但是老子最彻底。他的一句天地不仁,给了你一个透心凉!于是,你看透了:天地压根儿不管你人间的爱心啊、人道啊、怜悯啊、苦难啊、救赎啊……这么多难分难解的事儿。 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是两枚大杀伤力炸弹,多少中产、小资、白领、妙龄、诗意的玫瑰色软趴趴(读pi)一相情愿瞎浪漫的世界被它炸毁啦! 再说圣人不仁呢,就更复杂、更敏感......
-
〓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摘要:葛洪的人生哲学与其人生际遇有关。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于道,其人生哲学总的表征是《庄子·天下篇》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行善升仙,“得道匡世”,是葛洪超越人生困境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其所认为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是其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葛洪;人生哲学;佐时修仙;得道匡世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
-
〓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
一《道德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诗里回响着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它让物象世界处处显示出诗意的光辉。这种诗很难简单纳入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诗歌分类系统。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 比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更具有完整性的意义,或可称之为诗之诗。从诗学的观点重新解读《道德经》,我们也许可以在这种思与诗之如此聚密结合的语言......
-
〓 社科院学者谈《周易》的决策智慧
余敦康在讲学清同治粉彩太极八卦纹八方盘中国的智慧在《周易》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周易》成书于2500多年前,它的创作过程可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文王和孔子这三个圣人经过了上古、中古和近古才完成了这本书。按照朱熹的说法,伏羲之易和文王之易是算命之书,到......
-
〓 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们常说东方文明博大精深,什么是东方文明的博大精深呢?东方文明博大精深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心里明白,可就是说不出来或不想说出来。 一、东方文明的神秘 世界已发掘出比较完整的人类四大古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和古中国文明(约公元前......
-
〓 当鞋子合脚时(谈庄子)
第一章当鞋子合脚时庄子是最难得的开悟者之一,甚至比佛陀或耶稣更加难得。因为佛陀与耶稣主张有为,而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无论你通过意志做成什么,总是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冲突,一种内在的紧张,你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它必须被持续地......
-
〓 海内十洲三岛记—流洲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 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 物如割泥。亦饶仙家。...
-
〓 《列子》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列子》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其环境伦理思想包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护自然,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的思想。对《列子》环境伦理思想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和利......
-
〓 周易参同契—乾坤设位章第二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 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 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 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 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论结字, 原理为证。 坎戊月精,离巳日光,日月为......
-
〓 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 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 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 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
-
〓 道教成立初期老子神话的演变与发展
任继愈等指出,从哲学上说,汉武帝以后的道家,是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三种不同的途径分化和发展的。一条路线的途径是保持《吕氏春秋》、《淮南子》的唯物主义传统,并向前推进他们的思想。《论衡》的部分内容和汉上公《老子注》可以作为代表,另一条相反的路线,它的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解说《老子》,把道家向唯心主义作引申发挥,并使它更抽象......
-
〓 论李道纯的老学思想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简要地论述了李道纯《道德会元》中的主要内容。其以禅解《老》的作法,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可以看出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修丹的重点已不在于追求生命长存和肉体飞升,而在于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关键词:李道纯 老学 性命李道纯(1......
-
〓 《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1)
大道是不好讲述的,讲解出来的都不是那个最根本、最本质、最至上、最主导、最永恒、最深刻却也是最抽象的道,而是现象的、一时的、表面的与廉价的一般见识。 同样,那种至上的本质,也是不好称谓、不好命名即找不到最适宜的概括的。真正最高的本质概念,难以言说。我们一般可以述说、命名的东西,都是现象的、一时的、表面的与廉价的一般概念......
-
〓 老子的"返朴归真"与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建设
人类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伦理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伦理道德本体是人们维系社会稳定发展处理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是以"天地"为本体。这是因为人类从生存的实践中看到,在渔猎乃至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中都必须依懒于天地自然。致使"崇天敬地"成为人类始祖的共同文化现象。如儒家的"天命......
-
〓 对语言边界的撞击——《老子》对“道”的言说方式初探
提要:“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对道与言的紧张,《老子》有深切的感受,《老子》为解决这一紧张进行了种种创造性的尝试,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究。 关键词:道言负的方法显示的方法超逻辑地言说 作为早熟性的哲学著作,《老子》敏锐地意识到了“道”与言说之间的紧张。道能否说?如何说?道与说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的玄思和......
-
〓 测字秘牒—投字
一生岁考书投字问等第,余曰:“四等。”其人屡考一等, 至发落时却是一等三名;因与某生代笔,事破,文宗唤至,立 责二十,置之四等。其同来之友复叩字理,余曰:“投乃股字 打字相合而成。秀才打屁股,非四等而何?”...
-
〓 测字秘牒 —恙字
一富家任事者,因负心,主人欲控府处之,书恙字问当否。 余曰:“字乃恩断义绝之象,此人已十分怀怨矣。又有隐恶扬 善之形,如其可止则当止之。”曰:“今彼反无赖,先欲鸣官, 如何可止也。”曰:“此字拆开,寮是‘大人为美,自然得息 ’。兄但静以待之,彼无能为也,岂不闻穷寇勿追乎?”其人 依言。后负心者屡控,俱不准,遂息。...
-
〓 易学传统简介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在社会民众生活中产生深刻影响。近两千年中,道教以其独特的思想文化和人文性格而著称于世。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道教无疑在外在形态上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衰落趋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21世纪里,道教将以什么姿态面对社会?不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对此都是很关心的。近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