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传统文化究竟价值何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了当代中华儿女的肩上。这个判断肯定是正确的,然而,如果不能明确地回答“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究竟何在”这个问题,便不能明确地回答“为什么要弘扬”、“弘扬什么”以及“怎样弘扬”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上述判断便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所以,只有弄清中华传统文化的确切价值,......
-
〓 胡孚琛先生文集--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一)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共同迈进一个新的千年纪元之门,踏入21世纪之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世界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人类历史似乎将千万年来积蓄的能量加速爆发,使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几十年前还流行的观念很快过时,每个人都目不暇接地忙着适应这......
-
〓 “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
中国是全人类最初《人学》的故乡,而“易大象”是《人学》的核心逻辑,因此,“易大象”才是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灵魂。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公布了我所创作的《易大象之歌》,这里再重述一遍:无极而太极,太极而阴阳,阴阳而三行,三行而六度,六度而自然,自然生万物;万物首人类,人类信真理,真理知真实,真实爱真诚,真诚蕴和谐,和谐臻大同。......
-
〓 老子天下第一(五)
唯物哲学一部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争论的历史。 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理论与工具,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结果。 唯物论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是人类最伟大的进步。 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论的基本观......
-
〓 老子、《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老子生在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曾作过周朝的藏书吏,管理档案工作,有机会博览群书。加之他善于思考,深究哲理,因此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深有认识,提出了许多改革当时社会混乱状况的主张。尤能可贵的是他不仅限于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他还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物质的结构及运动的形态,而且把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引用到社会生活中。因......
-
〓 海内十洲三岛记—祖洲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 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 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 有鸟如乌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 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臣尝闻东 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
-
〓 八十年代台港老庄研究概述
(原刊《江南学院学报》〔无锡〕1999年第1期 经作者授权,转录于此) 洛阳大学 东方文化研究院 张京华80年代台港地区对老子、庄子道家学说的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出版的各类著作非常丰富,研究比以前更加深入,更为系统,也更为普及,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海外“新儒家”思潮一波又起之际,给人的......
-
〓 庄子哲学:本体论
一、天运庄子的纯哲学本体论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古代物理学的宇宙论和抽象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经验的和直觉的认识方法是古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以直觉方式为认识基础的古代物理学是庄子本体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庄子本体论的首篇。庄子关于古代物理学宇宙论的论述主要有两方面:一,对物理现象、物质的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的论述;二,对宇宙起......
-
〓 测字秘牒—庆字
一人书庆字问府考,余曰:“府尊甚爱其文,上六下八取 之。其人大悦。后出案,果然。...
-
〓 论陈景元的老学思想——兼论二程理学的一个思想源头
摘要:本文从道气本体论、人性论、修养论、社会政治论等方面对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的老学思想作了简要的分析,并与二程理学的相关范畴进行了比较,认为陈氏老学不仅是唐代重玄学在北宋之延续,而且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对二程理学的建构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老学 二程理学陈景元,字太初,玄号碧虚子,北......
-
〓 测字秘牒—衡字
吴友于灯下书衡字问行人,余曰:“二人同行,中有急字 头,内有思字形,欲来之急也。今晚是丁丁,行到亭止之象也, 明晨当至。”次以二人同至。...
-
〓 神仙家渊源考
内容提要:战国、秦汉的神仙家有驳杂的渊源。大致可以分三方面:道家的真人思想;上古医术和养生思想,杂祀、巫术和数术。此外,神仙家的服食、导引、炼丹等实践富有不同于其渊源的特点,它们是后来道教的渊源。 关键词:神仙家、真人、数术、服食、导引、炼丹、巫术 神仙家是战国以来直到秦、汉一直活跃的群体,它在当时十分兴盛,秦皇汉武......
-
〓 砚池堂本《老子》"德经"原文(1)
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
-
〓 【解经闲谭】(1)
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说到《老子》,一般的人耳熟能详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且一讲《老子》就习惯说《道德经》,就要从"道可道 "开始。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老子》,却是另一付模样,它一开篇不是"道可道",而是"上德不德"。完全颠覆了今天看到的通行本《老子》 "先道后德"的......
-
〓 测字秘牒—象形测法
以字象物: 口了又 飞 马箫 廉 丨眉 木 云栅 以物象字: 乙(似鱼钩)亚(纱窗)弓(蛇)且(神主) 凫(啬 犯) 金(断柄伞) 外(旌旗)几(钟) 身(皂隶) 以字象字: 芒(破□)祀(破袍) 贵(破柜)虚(戏可) 殳( 收疫)工(进贡) 牙(穿心) 白(宿尾) 以意象字: 辛(似幸) 未(似来)......
-
〓 测字秘牒—破解测法
破者,劈破。解者,解拆。将字之体段分开,从中加入数 笔而成字,谓之破字。字之笔画抉出,从旁标比、评论而成文, 谓之解。破易而解难,破平正而解奇幻,观后字可知。又,破 与穿心不同。破必要分开,不若穿心字体不动也,解则随意抉 剔耳。 行(术、衙、衍) 辛(章)共(莫、黄)衣(鸑、纮、 哀、衷)飐(算) 合(仓)苦(苗)......
-
〓 为道学正名(4)
甚至于道教徒亦根据老庄清净无为之旨,而不信有神仙。彼仙学者流,竟弄得东家不收,西家不纳,进退失措,左右为难。余今日迫不得已,将仙学从三教圈套中单提出来,扶助其自由独立,摆脱三教教义之束缚,然后方有具体的仙学之可言。”故陈撄宁先生以“仙学”名丹道,实出于“迫不得已”,他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后再无有“仙学”的提法。因之本书不......
-
〓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有”就可以视为天下万物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无”就成了“有”借以存在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老子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特别是治国论犹如一片原始森林。“道”是老子及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对道的规定性和实质的把......
-
〓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无为”思想
摘要:面对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自然界,人类最终理智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但发展是否是天然合理的?可持续是何以可能的?如果发展有其合理性应该是哪个层面上的发展?这种发展的出路又何在?本文认为发展并非天然合理的,并且也不是可持续的,因其建立基础是近代西方的主体性哲学,这种哲学观歪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沉醉于“改造自然......
-
〓 道教转型与唐人的心性修仙
中晚唐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大环境的改变,一度如日中天的神仙道教被迫进行相应的自身变革。外丹术在盛行较长时间之后,由于中毒事件日多、惑主乱政、奢靡腐败的不良影响及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宣告失败,给道教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既然炼丹不能够成仙,那么是否神仙实有,又如何才能够成仙?在 道与术之间暴露出来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