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内十洲三岛记—炎洲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 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 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皮囊,以铁鎚锻 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 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 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
-
〓 真伪·是非·先后*——柳宗元以来的《文子》研究综述
研究文子,基础的内容不外是三条:今本《文子》的真伪问题,“文子”其人的是非问题,以及《文子》其书的撰作时代。研究的结果会使我们发现任何独断论都会被质疑的,辨伪与求真实在是相互表里的。——题记《文子》一书,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属道家类著作,班固自注“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魏晋时......
-
〓 庄子研究的新途径——略评近十余年出版的四部庄子研究博士论文
〔说明〕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出版的四部有关道家研究的博士论文,从新考据学研究、哲学研究和现代阐释学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略作评述,以图反映出中国哲学史研究特别是道家庄子研究这一重要侧面。本文原为数年前的旧作,承蒙《河南科技大学学报》采用发表,专此致敬!国外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兴盛可以以1982年为阶段性标志,是年7月,由美国夏威......
-
〓 道教南宗老学中的心性超越理论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宋元时期道教南宗的代表人物张伯端、白玉蟾、李道纯等的老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他们把内丹心性与《老子》之道论互相贯通,借《老子》而发挥道教性命之学,此种解释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使我们了解到南宗对内丹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的......
-
〓 道教和张伯端的老学思想
摘要:张伯端以道教内丹心性理论阐发《老子》,把老子思想落实在具体的炼养实践之中。其由命而性而心的修道理论,既是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老子》的一次重新理解和运用,也是他融会三教思想的理论成果。张伯端的老学思想,充分反映了道教哲学发展的时代特色。关键词:张伯端 老学 内丹心性张伯端,字平叔,一名用成,号紫阳,天台人,北宋著名......
-
〓 独异于人的老子天人合一观
一老子“天人合一”观中相关概念的含义。(一)、“天”的含义。老子的“天”是指宇宙自然之天。“天”者,宇宙自然也,无限性是其显著特征。老子认为“天”(即宇宙)是无限的,是无限小和无限大的统一;又是无始无终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十四章,以下只标明章节)它内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这是老子的大道宇宙观,......
-
〓 道德经中的“道”、“无”与真空场、暗能量
【摘要】本文以现代物理学、宇宙学观测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关于COBE和WMAP的观测结果,围绕着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和“无”的概念,条分缕析,指出“道”与“无”具有多义性,即具有物质属性的万物本源,和具有精神意识属性的主宰万物的法则。然后根据道德经中对于“道”和“无”的有关阐述,进一步指出在作为万物本源解释的时候,“道”......
-
〓 庄子简介与庄周梦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发扬光大于庄子。在道家文化史上,庄子的地位不下于老子,后世常并称“老庄”,以此代指道家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早年作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与梁惠王、梁宣王约同时,与惠施为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但淡......
-
〓 海内十洲三岛记—聚窟洲(沧海岛附)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 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 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 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人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 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 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置于玉釜中......
-
〓 术数学的流传(1)
占验术数种类繁多,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汉代以来,太乙、六壬、遁甲、堪舆、相术、推命、占卦、测字、梦占、星象诸术日益完备,促成了术数学的繁荣局面。今仅择一些流传较广的占验术数,略作分析。 一、谶书 汉代称之为图谶,由谶纬之学流变而来。谶为占验之隐语,纬为经在术数学中的流变,汉代谶纬图书甚多,现在尚有易纬留存(日本学者安......
-
〓 西方心理分析家的中国之道
"人们为什么对荣格心理学与道家哲学同时萌发兴趣呢?我认为正是由于他们触及到了我们心灵的危机以及我们生命的意义。"——戴维·罗森一、又见老子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有许多奇妙的文化现象,其一即是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道德经》一文,只有短短的五千言,虽然肯定赶不上现在的一篇硕士论文的字数;然而由古及今,注释的文章却汗牛充栋,仅......
-
〓 比较老子、孔子思想的异同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该怎么看待二者思想的异同呢?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受到重视老子长期担任周朝图书管理的史官,官不大,但学问大,最多是图书馆馆长吧,这使他有条件阅读大量别人看不到的各种图书典籍,主要是老子的天才与勤奋,使他通晓政治、历史、......
-
〓 关于老子的一句名言
在《道德经·四十八章》中,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这句话,历史上不乏各种解读者,我们在这里不作纯考据学的例证,而是就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于我们的启示作一点浅显的说明,以期对我们的生活有若干帮助。首先,什么是“为学”、“为道”?“为学”的对象是知识和技术。对于这些东西,人不去学习......
-
〓 测字秘牒—会意测法
烟(因风吹火之象,事必借力方成) 淋(楚汉争锋之象,主有口角是非) 霏(长虹截雨之象,事多阻隔不成) 蜃(飞龙破蛰之象,凡事主有权柄) 蓟(苏秦背剑之象,功名以待晚成) 居(跋胡幹尾之象,进退不得自如) 逢(劈破莲蓬之象,子必见伤) 字(乐子之无家,乃政繁赋重,不堪其苦之诗) 裕(补天浴日之象,必得大人......
-
〓 庄子:入世者拿权威毫无办法 独立是遁世产物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庄子·外篇·在宥》 世上的俗人,都喜欢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同,不喜欢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呢?其用心是自己的出人头地。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其实何尝能够出人头地呢......
-
〓 从老子对诸子百家的影响看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核
一、老子其人其书及《老子》主要理路 (一)老子其人 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代末期,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曾去周都,问道于老子,回来之后,对他的弟子赞叹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二)老......
-
〓 辟谷、服气与采气(1)
辟谷和服气之术,是早在秦汉方仙道中就流传的古老方术。盖古人心目中的神仙都是身轻如燕,体香肤洁,貌如处子,能腾云驾雾在名山大川自由遨游的人物。人要成仙,自然也须摈除污秽,服些珍奇轻香之物。人吃鱼肉和五谷、蔬菜,消化后不仅变成脂肪增加体重,而且还会排出粪便等污秽。因之道书中便有“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
〓 尚学锋:《淮南子》与西汉前期的文化气象
《淮南子》又名《鸿烈》,是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所作。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每为......
-
〓 术数学的流传(2)
三、梅花易数《梅花易数》进一步简化了易占方法,可以年、月、日、时的数目或其他可数之数起卦,以八除之余数定卦名,以六除之余数定变爻,结合爻辞及五行生克比合的关系以断吉凶。梅花易数占法十分注意断卦的灵感和观察事物的征兆,训练占卜者具备预测家的素质,因而不拘泥繁琐,独得周易预测事物的简易之理。 四、太乙神数 太乙统十二运......
-
〓 测字秘牒—穿心测法
凡字画端正、左右俱全,而从中穿入数笔,以变化其字, 谓之穿心;如衣裾之缝,其不从中而合。 文(吏) 昌(量)鞋(难) 维(棨) 月(舟、用、 冉、角) 旦(里、车、叟) 弓(弗、嵒、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