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测字秘牒—子字
一人书子字问曰:“有一女,先曾许某氏儿,实未受聘。 今父母欲嫁之而是儿欲以赖婚讼官,此事吉凶何如?”余曰: “蜉□之羽,只取一时之荣,不顾后来之患。今官司将欲成矣, 谁教你存心不好耶?明明一好字也,谁教你去其女耶?”其人 复以童字问曰:“今彼狡童欲于未鸣官时,先勾恶党肆行抢亲, 保策可以御之?”余曰:“童字似重,若到官......
-
〓 服饵、美容和食疗(4)
食盐味咸,入肾经,为除热润下之品。食醋味酸,性收敛,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雪梨味甘性寒,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香蕉味甘性寒,有润肺肠、通血脉、填精髓之效。萝卜能消胀顺气;芹菜可健神止嗽。赤小豆可消肿解毒、清热止泻;红薯可补虚强肾,健脾强身。《隋书·经籍志》载有《神仙服食经》、《杂仙饵方》、《服食诸杂方》、《老子禁食经》......
-
〓 中国文化之可能贡献
“西方的文化反思与东方转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乐黛云在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的演讲。我关注她谈到“中国文化之可能贡献”,旨在“从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审视我国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研究在当前的文化冲突中,中国文化究竟能作出何种贡献。”以下谨摘其要: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中国文化所固有,而又可......
-
〓 道教生态和谐美及现实意义
赵芃,山东轻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系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摘要】道教生态和谐美是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根据道教生态思想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意蕴,这种审美观更加强调生命与生态自然系统的整体美。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二三生态系统和谐美、生命与生命的和谐美、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美等生态和谐美学思想。学习和继承传统道教生态和谐......
-
〓 道家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理论
摘要:道家的心理自卫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学的相关性可从四个方面来看:1.自知自胜,提高自我意识;2.洞明世事,认识规律;3.知足知止,调整期望值;4.宁静、恬淡,调整心态。 关键词:道家思想 心理自卫 人格调整道家思想中的道家哲学历来被认为玄妙莫测,道家的人生观、政治观也常常被批判为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然而,道家的思想......
-
〓 朝请”、“诸侯”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
“朝请”与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竹简《文子》的撰作年代,其上下限,尤其是上限的确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几番梳理之后,终于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必外求,竹简《文子》本身为我们提供的线索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八角廊竹简《文子》第2212号:“朝请不恭,而不从令,不集。平王”。在这里,有一个极端重要的词是“......
-
〓 老子哲学源流(中)
【摘要】老莱子是一位德恭行信、安贫乐道的“言道家之用”的哲学家,主张“治人事天”、“清静为天下定”,以“隐”、“孝”闻名于后世。郭店《老子乙》以“治人事天”为己任;认为积“德”、知“道”是道家对社会有所作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无为”是道家守“道”、行“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是春秋道家以“......
-
〓 “命”的语义分析与庄子的“安命”哲学
【内容提要】古汉语中“命”这个字有命名、生命、命运三重含义,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命”的深刻含义也就隐藏在这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之中。“命”是对个人生命存在的限定或规定,是个人与社会环境和生活世界的联合体。关注“命”的问题是庄子思想的重要方面,他主张“安其性命之情”,可以称之为“安命”哲学,其内容包括对语言之“命”的悬置......
-
〓 测字秘牒—茆字
一人书茆字问婚姻,余曰:“极易成,但妓者耳,兄何留 恋于彼耶?”其人笑曰:“果是!一美妓与我相处有年矣,今 彼有从良之愿,吾欲娶之,不识字理若何?而先生真可谓神见 也。”余曰:“此字全是残花败柳之象,是以知其为妓也。末 笔从节,犹可以为善,兄当娶。”...
-
〓 道教南宗老学中的心性超越理论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宋元时期道教南宗的代表人物张伯端、白玉蟾、李道纯等的老学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他们把内丹心性与《老子》之道论互相贯通,借《老子》而发挥道教性命之学,此种解释不仅反映了宋元老学新的时代特点,而且使我们了解到南宗对内丹理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宋元道教哲学在义理上的......
-
〓 术数学的流传(5)
十三、测字 将汉字笔画、字形、字义分开论证,以占断人事吉凶之术,称测字,又称相字、拆字。此术以求占者偶然一念所得之字而求占断,占者据字形、字意联想推理而决疑。相传邵雍精于测字,而后有谢石、朱安国、汪龙、胡宏、张九万、何中立、马守愚、范时行、沈衡章等人,皆精于此术。测字法有装头、接脚、穿心、包笼、破解、添笔、减笔、对关......
-
〓 老子的道本体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有”就可以视为天下万物借以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无”就成了“有”借以存在的形而上的根本依据。老子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特别是治国论犹如一片原始森林。“道”是老子及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核心和逻辑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对道的规定性和实质的把......
-
〓 “存在”、“此在”与“是非”——兼论庄子、海德格尔对人的存在问题观点之异同
【内容提要】西方哲学中“存在”一词在翻译成中文时出现的麻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映照出“存在”一词的多重含义和所谓“存在”问题的矛盾晦暗之处。汉语虽没有一个与“存在”完全对等的词语,但却用多个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包含在“存在”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庄子所谈论的“是非”问题就与海德格尔所谓“存在”、“此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
〓 《老子》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起点、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是生态法则和自然规律,是其生态智慧的根本。《老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作为统一整体......
-
〓 尚学锋:《淮南子》与西汉前期的文化气象
《淮南子》又名《鸿烈》,是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所作。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每为......
-
〓 当代道家的兴起
上个世纪后期,当代儒家在大陆与海外蓬勃劲发的时候,许多人都问:当代道家为什么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互补,难道中国当代文化就不需要儒道互补了吗?我们的回答是,道家、道教的特点是不为人先,后发制人,21世纪才是当代道家兴起的时候。当代道家是指那些认同“道”的理念,努力使传统道家、道教、道学文化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创造......
-
〓 陈鼓应:道家思想在当代
道家思想在当代(摘要上)台湾大学哲学系 陈鼓应 一、近现代道家思想的兴起 中国传统文化常被简化为儒家文化,这主要缘于它在官方支持下罢黜百家,长期居于独尊地位。然而,时至近现代,随着政治与与社会动荡、科举制度的废止以及新思潮的冲击,儒家文化的特权地位渐渐丧失,随之而来则出现了诸子学复兴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中,道家因其特有的......
-
〓 测字秘牒—钟字
西商某书钟字问终身,余曰:“有金有玉,有位有基;有 宝镜出土之象,有异乡重发之形;为八音之领袖,振众声之洪 响。可谓美数矣。”...
-
〓 庄子和他的“绝圣弃智”理念
“故贤者伏处大山 嵁 ( k ā n)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 hé ng)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 椄槢 ( ji é xí)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 hā o)矢也!故曰:......
-
〓 通往想象的世界
通往想象的世界——读《庄子》论文提要: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