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子》“恒道”论要
中国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西化之误,这一任务虽历经百年,不但没有完成,反而步入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所设定的理路。笔者注意到这一问题,以承诺推定法为哲学方法论,推定了中国的哲学是形而中论,并且以《周易》作为儒学哲学的主体形式,使孔子的思想在形而中论的哲学架构中得到一以贯之的解读。那......
-
〓 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第十八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 施化流通。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 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 昂毕之上,震为出徵。阳炁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 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 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
-
〓 周易参同契—明辨邪正章第八
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 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 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 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见形象,梦寐感慨 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 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
-
〓 测字秘牒—球字
一人书球字问六甲,余曰:“王旁乃璋珍之畔,球琳为美 玉之名;求配艮卦,主生少男;非十二即二十见喜。”分娩果 验。...
-
〓 测字秘牒—言字
一人书言字问病,余曰:“先凶后吉,其病无妨。但调理 欠周,恐多反覆。”...
-
〓 试析容格评论《太乙金华宗旨》的意义
内容提要:容格无疑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活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东方思想的关注和研究在本世纪的西方学术大师当中也是最为突出的。容格学说之于中国思想的关联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易学、道教、禅宗、藏传佛教。本文即以其评论《太乙金华宗旨》的文本为据,着重探讨他对道教内丹学的理解和发挥,并且透过他的创造性诠释工作来分析当代中西思想比较......
-
〓 测字秘牒—接脚测法
字如人之体,有冠必有履。测法因其所书之字察其善恶, 如人之全身已现,但未举足行动,因以囗囗之,故曰接脚。 采(悉、释、番) 千(秀、壬)立(产、童、音) 里(冘、墨、鋋) 自(息、身)苑(葬)合(枿、会)...
-
〓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3)
十方丛林的道士,每天五更起床,称为“开静”,整齐衣冠,洒扫殿堂庭院之后,便齐集殿内念诵早坛功课经。早坛功课后入斋堂用早膳,然后根据各自的执事和安排(去值殿,接待香客等)去工作。晚上还要集体念诵晚坛功课经,起更时止静就寝。宫观中以敲钟、击鼓、打云板为道士日常生活的号令。例如北京白云观道士都须作早坛功课经和晚坛功课经,道士......
-
〓 老学研究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进行老学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不仅可以揭示老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现当代的老子研究,并为发掘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提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老学现代价值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和道家经典之一,虽然字数不过五千,却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玄奥无比的思想理论体系,其......
-
〓 庄子的自由观
此为蒙培元先生于“第三届庄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提要,经蒙先生同意,发表于此。此提要与研讨会公发的相较,有增补。 庄子哲学好似一幅恢宏浩渺的画卷,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无限的宇宙自然界自由翱翔,以“万物齐一”的眼光俯视大地,以此解除人类的"桎梏"、"倒悬",以此实现心灵的超越。 庄子哲学是境界论的,不是实体......
-
〓 测字秘牒—庆字
一人书庆字问府考,余曰:“府尊甚爱其文,上六下八取 之。其人大悦。后出案,果然。...
-
〓 测字秘牒—凫字(二)
一人书凫字问:“守旧与更新孰胜?”余曰:“字乃败翎 鹦鹉之象,又象褪毛鸾凤。守旧不宜,决无兴旺之日。此时春 光明媚、花卉向荣,细推数中,乃天机到处鸟能言之兆也。若 更改生涯,自然十分得意。”...
-
〓 测字秘牒—麟字
一人书麟字问终身,笔迹肥浓,横直停匀而有神采。因 显唬骸按俗郑?贵人之格也。”其人曰:“我贫汉耳,何贵焉 ?”余曰:“年翁勿讳言,年翁之贵非自得之也。字后庇荫起 手,当是袭职之官。字有戈戟之形,必居元戎之位。贵则贵矣, 但一生不利于南。纯水之形,宜往北方便利。二十上下,妻宫 寂寞,夫人早已仙游。三八之时,作事多应迷舛。......
-
〓 测字秘牒—观梅测字
观梅之法活泼泼地,惟在人之心镜光明,随物洞照而不遗 纤毫,庶可得之。前立九法,特为后学程式;此则邵子之心诀 也,其《精微奥妙观梅法》中已详。兹姑录曾验之事数则,以 便学者会悟云。 天(凡事空虚,然利于行动。若问功名,宜于晴朗之日。 此举一端,变化由人)。 地(凡事有成,但嫌其迟。家宅田禾利)。人(凡事可成 可败,只......
-
〓 通向人类未来的科学
庄子对老子的发展在于他建立了影响整个民族精神和文化艺术的精神本体理论。其学说精华是他的小宇宙科学。庄子所提出的“心斋”“坐忘”“朝彻”“见独”等一整套“体道”理论,许多人都认为是“神秘主义”,属于“唯心主义”的“虚幻空想”。其实是打开人的心灵之门,开发人的灵性与创造性的独特钥匙。他是通往人类未来的科学。 一、“其于宗也......
-
〓 论道的显现再读《道德经》
内容提要: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自然之道。首先只有消除强力、欲望才能回归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向人们显现的是一种绝对的无,而这种无刚好使万物得以有。道向我们显现着一个道、天、地、人的世界,并使得道之人在此世界中获得绝对自由。关键词:道、自然、强力、欲望、无、有、世界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文本,历经千年风雨仍为......
-
〓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若要详细地加以研讨的话,是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的。这里,我们仅举出几个例子来作一简要的说明。一、道教文化与民族精神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这个命题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这一点,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
-
〓 辟谷、服气与采气(1)
辟谷和服气之术,是早在秦汉方仙道中就流传的古老方术。盖古人心目中的神仙都是身轻如燕,体香肤洁,貌如处子,能腾云驾雾在名山大川自由遨游的人物。人要成仙,自然也须摈除污秽,服些珍奇轻香之物。人吃鱼肉和五谷、蔬菜,消化后不仅变成脂肪增加体重,而且还会排出粪便等污秽。因之道书中便有“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
〓 道家视域与当代环境哲学视域的融合
——20世纪西方对道家哲学特质的新认识在20世纪之前的大多数西方人面前,挥之不去的问题与其说是“道家究竟是什么哲学”?“道家何以能是哲学”?勿宁说是:“道家像什么哲学”?“道家像不像哲学”?因为在他们叫做哲学的东西里面道家的核心概念和命题似乎不成其为哲学化理念或者说是背反性突出,所以他们难以领悟和认同道家是必然的。20......
-
〓 玉皇经—天真护持品第四
尔时昊天上帝,闻说经法,从座而起,长跪帝前,白言玉 帝,愿为大众及诸人天持是经人,说利益事。尔时玉皇尊帝与 方便意,开利益门,宣玉匮科,传灵宝法,告于昊天上帝言: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 之事。”众真稽首,俱发声言:“第子等今日幸闻湛然常住之 法,莫不上福三界诸天,下消三涂毒害。惟愿慈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