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博简《内礼》与《大戴礼记·曾子》
一今人讨论曾子的思想,往往仅根据《论语》中的材料,然而据记载,历史上还曾有《曾子》一书。如《汉书·艺文志》有“《曾子》十八篇,名参,孔子弟子”,《隋书·经籍志》有“《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也著录“《曾子》二卷”。按照古书体例,这部名为《曾子》的著作,......
-
〓 儒学在美国:动向与反思
一、南乐山论儒学的现代意义前波士顿大学神学院院长南乐山(Robert C. Neville,2000)几年前出了本名叫《波士顿儒家——现代晚期的可行传统》的书,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儒学在西方的传播及发展非常有帮助。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这本书的产生,起因于波士顿地区出现了一个以杜维明、南乐山、白诗朗(John Bert......
-
〓 当代儒学思想的扩展形态
很荣幸今天来大夏讲坛做演讲,对此我深表谢意。作为一名来自波斯顿的儒家主义者,我对儒家的看法与东亚的儒家主义者不同。(同时,我也是一名柏拉图主义者,但我对柏拉图的看法不是希腊式的。)这里是儒学的国度,但几十年来却被另一种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所主导。在这样的国度,我的这个演讲多少有些讽刺意味吧?由我这样的人在这里倡导儒学......
-
〓 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历史效应
两汉是儒学独尊的时代,以武帝改制为起点,儒家思想与王朝政治结下不解之缘。两汉君主尊儒崇经,稽古礼文,对儒学的研习逐渐形成儒家政治格局下的一大历史传统。封建皇权在儒学领域的理论行为,提高了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素质,成功地维系了思想统治,影响到君主的临朝决策和治国施政。这种传统不仅赋予汉代历史以特殊的文化风貌和政治生态,而......
-
〓 荀子的人性论及其“成人之道”评述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学乃至中国文化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千百年来,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在中国思想史上,先后出现过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超善恶论、性三品论、性善情恶论、性二元论以及性日生论等观点。下面就荀子关于人性方面的思想论述及其“成人”之途......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五)
儒家箴言三百句(五) 4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们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4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所谓仁,是说自己要想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也让别人......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四)
儒家箴言三百句(四) 3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与贵显,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一个君子不会接受的。贫穷与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抛弃它,一个君子也不会干的。” 3......
-
〓 儒家思想与晋商经营伦理
明清时期的晋商,位居国内十大商帮之首。在晋商的长期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伦理,而在此经营伦理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诚信为本的商业伦理在儒家思想中,诚信是道德规范、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安身立命之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也提出“为人谋而......
-
〓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以前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方面揭示其发展过程和形态特征。如果仅止于此,恐怕就很难解释清楚其在战后多次表现出来的死灰复燃的冲动。(1)本文试图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分析不仅对日本传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在近代日本依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的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一、日本军国主义的......
-
〓 儒的起源
就儒,以及儒家、儒学的原初本意来说,至少在20世纪之前并不存在分歧,既无概念性的差异,也无多少不同的理解。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及其研究方法的不断传入,人们对这一原本还算清楚的概念却产生了疑问,并由此而引发了相当大的分歧。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
-
〓 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关系行为
——翟学伟教授在南京市民大讲堂的演讲思想者小传翟学伟史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代表作有《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中国人的脸面观——形式主义的心理动因与社会表征》、《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等。在《中国社会......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六)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六) [译文]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176·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的拥戴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177·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七)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七)196·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译文]做人不讲礼仪,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仪,就不会成功;国家不讲礼仪,就不得安宁。19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荀子·不苟》) [译文]公正产生光明,偏私产生黑暗;端庄产生通......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九)
儒家箴言三百句(九) 91·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当政者应该喜欢民众所喜欢的,应该憎恶民众所憎恶的,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 (官)。9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9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礼记·大学》) [译......
-
〓 哲学学科体系误读中国思想? 何谓"格物致知"
不可否认,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就是一个以西方哲学为范本,从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寻求能与之相对应的历史资料、并不断按此范本作出新的理解、解释、发挥的过程。以这种方式建构起来的中国哲学史,固然为建立合乎现代知识规范的中国哲学学科体系以及中西文化沟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因此出现种种“误读”而失去对中国思想历......
-
〓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八)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八) 208·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译文]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209·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译文]人超过世界上一切物体之上,在天下是最宝贵的。21......
-
〓 当前儒学研究动态评述
蔡方鹿) 近一年来,在儒学研究及相关领域先后召开了一些学术会议,反映了当前儒学研究的一些动态。这些会议有:1997年6月在新加坡召开的“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7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10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其会议主题为“东亚哲学的现代意义”;1997年7月有北京召开的第3届“海峡两岩《周易》学术研讨......
-
〓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儒家箴言三百句(二十一) 23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译文]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238,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 (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
-
〓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新儒学”
学界人士对长期以来几成定论的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提出的质疑,确实值得认真考证,重新厘定。但关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的“始作俑者是班固”,“所谓《三策》是班固所伪造”,而“司马光则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正式泡制者”云云,却值得商榷。即使董仲舒确实向汉武帝进献......
-
〓 中国文化复兴之基础
时间:2009年12月6日 地点:武夷学院 首届武夷山国学论坛 主讲人:王财贵先生 文字整理:哲萱 2010年1月13日王财贵修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鼓掌) 我来参加这次活动是很偶然的,是我前两天刚好来建阳物色书院的院址,主办单位知道了,特地相邀。我今年五一三才来过武夷山参加一个高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