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济喜·〖《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
【作者简介】袁济喜,1956年生,上海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一级学会)副会长。虽然时光流逝,但是《文心雕龙》作为国学的重要典籍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经典,即使在今天全球化的电子传播时代,其博大精深的人文蕴涵与思想光彩,依然历久弥鲜,生生不息。[1]同时她用骈文写成,......
-
〓 儒家文化有没有中断过
问:日前有学者称,犹太教是一个连续的没有间断的传统,而中国的传统则是间断了的传统。据我所知,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和内核的中华文明,是唯一连绵延续下来的文明。传统儒家文化中断过的说法,此前从未听说过。请问,实际情况到底怎样?———上海宝山泗塘二村 屠甦答: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文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她的连绵不断,传承......
-
〓 萧功秦 ·〖从历史看儒家文明的生命力〗
华夏先民在东亚特殊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同质的大板块,由此建立起来的古代超级帝国的规模效应,形成了抗衡、适应外部环境挑战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帝国的科举制度虽然强化了文化同质性,有助于文化生命的传承,但也造成文化变异能力较弱,这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化挫折的重要原因。 中国现在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转变时期。几年前我曾到新......
-
〓 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性及其道统——兼答质疑“存天理,灭人欲”的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儒家政治哲学基本问题性和其道统线索的一个梳理。从中可以看到,杨万江政治哲学与儒家治道传统的密切关系和发展。 在上古传统中,《尚书》里讲“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民有欲”是天生的,天生的就是正当的,不是可以反对的。舜甚至说“从欲而治”,顺从人民的欲望或愿望来治理。但是,每个有欲望的人相互之间的关......
-
〓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作为儒教创始人的孔子,对当时存在的宗教采取的是什么态度?探明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儒教的基本性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宗教观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有关这一问题,迄今为止人们从多种角度、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提出了问题,又作出了多种解答。但是在我看来,过去提出的诸问题,作出的诸解答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没有得出令人十......
-
〓 孔子的人格魅力——以《论语》为考察中心
内容摘要:本文以《论语》为考察中心,同时参照《孔子家语》、《礼记》等书,着重论述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非凡而永恒的人格魅力,体现为以下几端:孔子是文化的终极关怀者,孔子是孜孜不倦的传道者,孔子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孔子是乐观坚毅的通达者,孔子是无上亲和的仁爱者。关键词:孔子 人格魅力 《论语》 礼 乐 仁毫无疑问,文献资料......
-
〓 《孔子思想研究》第一章 历史背景分析
“知人论世”乃是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原则,就孔子而论,即我们只有在搞清楚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之后,才可能了解孔子思想的意蕴所指及其价值所在。然而,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孔子所处的时代即春秋之际的社会性质到底怎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便是徒劳的,毋宁说这......
-
〓 方 铭 ·〖“腐儒”的坚守,保持向善力量的源泉〗
战国时期,相比于其他诸子,儒家是颇为寂寞的,而其寂寞的原因,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即主张脱离社会现实。这样的一个评价,最终演变成一个新词:“腐儒”。今天,我们对书生的称呼,亲热点,叫“书呆子”,文雅点,叫“书生气”,而心里窃窃私语,则会用“迂腐”这样的词。 汉刘向、刘歆父子撰《诸子略》,认为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助人......
-
〓 论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
提要: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反抗而又不断调适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文章侧重讨论儒家的调适。对儒家调适的阶段、动因、方式、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以“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新儒家”的诞生为界,区分了儒家调适的早期和晚期,认为“新儒学”形成以前,儒家的调适以“中体西用”为主要的调适方式。“新儒学”形成以来,儒家的调适以“创造性......
-
〓 《颜钧集》与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明代中后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阶层的兴起,加以王阳明心学思潮的激荡,儒学呈露出由庙堂返民间,由经院之学而向大众化、通俗化方向发展的迹象,以至产生了同官方儒学、经典儒宵迥然有别的平民儒学。其突出标志就是王艮(1483—1541)所开创的泰州学派崛起于民间,并在社会各阶层产生广泛影响。在绵绵数百年泰州学派的传承过程中......
-
〓 李申 · 〖谈任继愈先生的学术贡献 〗
任继愈先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哲学、宗教学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理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他对宗教的研究,开辟了中国宗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方向;他关于儒学性质的判断,开始了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阶段;他领导的古籍整理工程,为以后的学术研究积累了可......
-
〓 论儒学的当代性问题
提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儒学的当代性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从概念和方法两个层面分析了儒学有没有当代性;其次,考察了当代复兴儒学的思潮在建构儒学当代性中的得失;最后,谈论了儒学在今后进行当代性建构中必须要做的几项工作。 从宏观上着眼,当代围绕着儒学的讨论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的问题,即儒学的当代性问题和历史性问题。前者指涉的是......
-
〓 简论朱子《阴符经考异》的儒学特色
中文摘要:我们常常把朱子之作《阴符经考异》看作为是其“儒表道里”,或者“援道入儒”的重要证据之一,对此问题还需具体分析。本文通过对《阴符经考异》与朱子其它著作的比较,指出至少是在《阴符经考异》中,我们发现朱子有对《阴符经》的诠释具有较为明显的儒学特色。这一努力与朱子对《太极图》的儒家化诠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关键词:朱熹......
-
〓 第二章 “论语学”研究
研究孔子思想,首先面对的困难是资料问题。因为,孔子不像后世的思想家,尤其是不像今天的思想家,动辄以大部头的著作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并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喜欢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思索直截了当地“告诉”别人,而不转借于文字之繁。这样,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对孔子思想进行研究所凭借的资料并不是孔子......
-
〓 论战国时期儒家的选举说
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学是以政治为中心的。孔子思想的重点是礼乐制度,政治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孔子思想在战国时期发展的主要趋向。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史记·儒林列传》),他们所关心、讨论的问题,重点是社会的变革。儒学的重点在礼,孔子认为礼是“损益”发展的,儒家希望通过礼制的“损益”变革,对礼作......
-
〓 黄玉顺·〖从《商君书》看法家的儒家思想渊源及其变异〗
仁爱以制礼,正义以变法:从《商君书》看法家的儒家思想渊源及其变异【摘 要】将法家与儒家截然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法家其实是儒家的支流之一。法家在现实政治中的成功,乃是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儒家的正义原则、尤其是时宜性准则;而其最终失败、及其个人悲剧,则是由于背离了儒家的仁爱精神,以至正义原则成为了无源之水。【关键词】商鞅 ......
-
〓 破解孔仲尼猜想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易经》,厘清了它和儒学以及卜筮的区别和关系,发现了孔子对《易经》的非凡猜想并破解了它。得出了“易”的本质是“太极思维法”的创造性结论。作为太极思维法的使用例证,本文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和哲学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易经孔子儒学卜筮历史 第一章绪论世界上大概没有什......
-
〓 袁宏道与泰州王学(陈寒鸣)
[摘要]作为晚明公安派的重要领军人物,袁宏道力倡文学革新论,在诗文创作上成就斐然,声名卓著,影响甚大。并且,他与当时思想界人士有广泛交游,尤与泰州学派学者接触较多,受李贽影响最深。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学革新论及力倡个性的文学主张是在泰州王学、尤其是李贽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袁宏道的文学革新论与泰州学派的平民儒......
-
〓 第三章 知畏天命
孔子说自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于此,且不论这个“一”到底指的是什么,而只就其作为一个严整的思想体系而论,所谓“一以贯之”,从纵向的维度来说,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个其思想构建所不可或缺的最高范畴,这个最高范畴不一定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但它有可能是孔子展开其思想构建时所不能绕开的历史语境之一,或者有可能也是......
-
〓 杜维明:现代儒学核心乃是见利而思义
赢周刊记者 庞华玮杜维明其人: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1962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后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在哈佛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 学、加州伯克利大学,1981年至今任教于哈佛大学。1988年,杜维明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他是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