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孟思想探源:尧舜行为准则和治国理念
尧舜的行为准则和治国理念是孔孟学说的思想源头孔孟思想探源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独尊儒术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把“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成是孔子制定的法则,强调君、父、夫三者的绝对权力,这是对孔子学说的歪曲,使孔子学说成为僵化的教条。实际上,孔子虽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话语,但从未......
-
〓 考察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法问题——兼谈对“国学热”和儒学的一点看法
考察传统文化的一个方法问题——兼谈对“国学热”和儒学的一点看法 在近年的“国学热”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非常重视国学或儒家学说的意识形态功能,很想把它们作整飭人心、拯救社会的良方或标的。因此弘扬国学的实际举动,往往就表现为“说古、读经、学艺、习礼”等等。其间颇不乏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诗经》在孟子哲学建构中的作用
当我们检索《孟子》时可以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就是该书不时引述《诗经》来阐发思想。据笔者统计,《孟子》明确引用或涉及《诗经》的共有46处,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与思考的现象。由于学科视野的原因,过去哲学界少有人认真细致地分析这种现象,因此笔者拟围绕这个现象谈谈管见,借以探寻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路径。 一 论及孟子哲学形成......
-
〓 思想大合,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
思想大合,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作者:周桂钿 转载于:中国教育报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是不断融合创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固定的、僵化的模式。秦代不善于综合,很快就失败了。汉代善于综合先秦百家思想,形成多样统一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几百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中华民......
-
〓 “传”:儒家经典诠释的最初体式
中国哲学经典的产生离不开诠释,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了原典与诠释之辩证的依存关系。就中国哲学经典来看,原典与诠释原典的著作的区分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诠释原典的著作,转而成为原典。如《十三经》中《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礼记》、《尔雅》等就属于诠释著作。甚至《春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
〓 守住民族文化这道“万里长城”
核心提示●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区别不同民族的根本标志。民族文化越强,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种文化,其核心都是价值观。价值观改变了,你的文化就基本上被颠覆了。●文化自卑的症结在于迷失自己。当务之急是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价值。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为了把这一问题说透彻,我想先来谈谈人种、......
-
〓 梁启超章太炎——两位叛出师门的大师
梁启超章太炎——两位叛出师门的大师清末民初,有这样两位在经历和资望上堪称双子星的人物,他们是梁启超、章太炎。二人都是著名的学问家,一个追随康有为革新改良,一个狂狷特立职志革命共和,而其相与叛出师门的人生轨迹也颇为叠合。 梁启超自戊戌亡命日本后,接受新思想洗礼,与乃师龃龉日多。康有为以保皇保教祀天配孔诸义硁硁自守,梁氏则......
-
〓 内圣外王之道
(汤一介) 我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儒学能否现代化》以及几篇讨论中国传统内在超越问题之论文中都谈到应给儒家学说以定位,因为儒家学说不可能解决今日社会的所有问题,可是我们应找到在对它作了现代诠释的条件下,它对今日社会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照我看,儒家学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因此......
-
〓 李存山: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
[摘要]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是“忠恕”。“忠”与“恕”实只一道,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为基本。循此“一以贯之”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从中引申出来。西方传教士曾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误解为次于“爱人如己”的“银律”,而实际......
-
〓 中华礼仪之活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文化的研究。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礼仪教育,这让彭林颇为欣慰,他认为北京奥运会应是复活和振兴中华礼仪的大好契机。问:近来,您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对当前礼仪教育的担忧,这是为什么呢?答:礼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现在,国内的一些礼仪教材......
-
〓 弘扬优秀传统 建设现代文明
(韩喜凯)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本人因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孔子思想具有博大精深、枝繁叶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特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伟大的实践告......
-
〓 ●小学略说
●小学略说作者:章太炎 小学二字,说解歧异。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也。”而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段玉裁深通音训,幼时读硃子《小学》,其文集中尝言:“小学宜兴全体,文字仅其一端。洒扫、应......
-
〓 《论语》礼乐思想新探
由《论语》所载,可看出孔子及其原始儒学对前代礼乐传统的三大贡献:其一,孔子在继承先王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将礼乐的核心内容凸显为社会秩序之上的人伦和谐;其二,孔子又从礼乐的两个方面,创新原有的先王礼乐文化:一则从其社会政治功能出发,进一步将传统礼乐文化重塑为以社会秩序和人伦和谐为终极目的,以礼教、乐教为主要内容,以政治伦理......
-
〓 中国孝文化:要有内在诚心和外在礼节
从孝道与感恩审视亲情人情提要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必须有内在的诚心,在外......
-
〓 文脉承续 家国一体——读《大孔府》
一部《大孔府》捧在手中,既厚实又厚重。说它厚实,全书35万字,洋洋数万言,纸张就有一斤多重;说它厚重,时间跨越一纪,人物描写近百,纵横捭阖,跃然纸上。这部作品有文学的粲然华章,亦有历史的忠实严谨,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方方面面,堪称百科全书式的文史巨著。笔者读之如饥似渴,大快朵颐,又怕不求甚解,不忍猝读。如此......
-
〓 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代自由主义(下)
四基于对儒家文献的解读还原或创造性诠释,徐先生明确指出,儒家社会政治思想具有甚至富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精神。1、自由。根据现代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区别于一般自由或主观感觉自由的社会政治范畴的自由,即指在良法限制下的主体不受强制的自愿选择的行动。[84]尽管儒家不可能作出这一理论概括(在西方近四百年的自由主义思想史......
-
〓 今日青年之弱点
今日青年之弱点章太炎现在青年第一弱点,就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因为大 凡作一件事情,在起初的时候,很不容易区别谁为杰出之士,必须历练许多困难,经 过相当时间,然后才显得出谁为人才,其所造就方才可靠。近来一般人士皆把事情看 得容易,亦有时凑巧居然侥幸成功。他们成功既是侥幸得来,因之他们凡事皆想侥幸 ......
-
〓 建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反思
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中国哲学史》一书,是我重构中国哲学史的新尝试。思考并实践中国哲学史的重新建构,是十分有意义而又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以为,重构中国哲学史,首要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论问题,而在方法论的问题上,有以下几个方面最为重要。 第一、理解的历史性与诠释的相应性 我所谓“相应的”诠释......
-
〓 近20年我国大陆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下)
(三)2005年以来:当代儒学的新面相 近一两年出版的现代新儒家研究专著主要有景海峰著《新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李翔海著《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陈迎年著《感应与心物:牟宗三哲学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传记类著作有刘克敌......
-
〓 儒的演变
按照胡适的分析,以治丧相礼为主要事务的儒者阶层至少在殷代已逐步脱离直接劳动者而相对独立。也由于他们脱离直接劳动,故久而久之就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非体力劳动阶层。他们的职业相对低贱,收入也相对菲薄。但是由于他们有了相当的余暇时间,从而使他们有条件、有可能且也需要那些礼仪形式与礼仪理论。而正是这种职业性的需要,使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