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承与变革”10-14世纪中国的多边政治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8日27-29日,“传承与变革-10 -14世纪中国的多边政治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来自国内外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考了会议,共收到专题论文19篇。学者们就宋元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军制、思想文化等社会侧面,及宋元史研究的新材料、新方法等,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场......
-
〓 松浦友久:未尽其才的日本汉学家
很奇怪,每次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是平静而悠闲的,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心猛地揪缩起来。对我来说,这实在太突然了。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那么健朗,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势头。难以置信,他就这么弃我们......
-
〓 关于中国史学科的发展问题
(“史学研究的新趋势”笔谈)最近的学科调整中,中国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一时成为史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讨论该学科的发展问题。其实,不管它是否列为一级学科,中国史研究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学科的性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研究规范,学科的学术风气,学科的理论体系等等,都......
-
〓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等相关问题;90年代后则转向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关 键 词: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作者简介:陈克进(1938......
-
〓 产业与金融:2011年河南大学经济史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1年8月20日至21日,由东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基地、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合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产业与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举行。会议开始前,复旦大学朱荫贵教授、东京大学田岛俊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封越健研究员、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林兰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少之教授......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王城遗址赵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研究如果从梁启超1903年发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算起,已然走过100多个春秋。但赵文化研究真正的兴起当推1987年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这次会议把赵文化研究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赵文化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
〓 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收到论文60余篇。来自韩国、香港和内地共70余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首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
-
〓 2010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2010年秦汉史研究继续取得进展,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600多篇。现将研究的基本情况分述于下。一、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政治史是秦汉史研究的传统领域,本年度很多研究也涉及这一领域。陈英《汉代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汉代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区域三大贫富差距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先秦至......
-
〓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15日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们通过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
-
〓 20世纪以来国内环境史研究的述评
摘要: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的外界条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到战后所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环境史的研究在美国率先成为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和在......
-
〓 2010年中国当代金融史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资料,按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问题、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等专题,评析了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状况。指出,2010年当代金融史研究有所推进,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对改革开放前30年的金融问题缺乏研究。在研究方......
-
〓 “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纪要
2011年5月7日,《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当代中国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行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
〓 2011年度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发展综述
2011年我国世界史学科成为一级学科,这是世界史学科建设中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学科目录;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文件,文件中规定了历史学学科门类下设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据此,我国的世界史学科由原来的二级学科提......
-
〓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晋文,男,1971年,山西高平人,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中外经济关系中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最早的国际贸易学科在中国产生到现在,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就。大体上来看,关于中国近代贸易的研究可以以1949......
-
〓 2009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李伟、晋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7)。【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0.11.2—112009年秦汉史研究持续深入,除成功举办“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外,还出版或再版专著(包括论文集)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现将一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
-
〓 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美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新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局面,并形成了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是美国史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结果。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日趋迅速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所致。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城市发展史的很多层面都有了基本的思考,部分研究成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可圈可点,但也存在选题重复、......
-
〓 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论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1]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刘逖也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并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2]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
-
〓 漆侠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先师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至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从而完成了20世纪中国史学主流由近代实证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以往在总结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时,一般都聚焦在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一批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身上,而对第二代或......
-
〓 21世纪初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成果与展望
【作者简介】朱乃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末算起,已有80年的历程。20世纪的有关探索与研究,我已做了粗略的阐述与归纳[1],这里仅归纳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开展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特点与重要的成果,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一、21......
-
〓 海洋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史研究异军突起,取得很多成果。有学者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命名为“海洋史学”。7月28—29日,大航海时代的澳门、广东与东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会上,中外学者分别从文献发掘、海上贸易、中西交流、海岛管理、海图对比、海盗史、海洋风俗观念等角度,全视角、多学科地探讨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