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山仰止 景行行之
——深切悼念吴老归道山一周年
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15004上海师范大学201418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承前《中国经济史研究》主编李根蟠先生的厚爱,将两篇关于宋茶的拙文发表于该刊。又于1993年邀我参加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史年会(会上忝任理事),在会上得以拜谒心仪已久的会长吴承明先生及结识多位师友,乃此次与会的最大收获。初识吴老即留......
-
〓 “雒田”问题研究考索
在中国古代,百越族群和稻作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岭南地区百越稻作文化历史上,“雒田”便是为学者所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聚讼已久的学术问题。关于“雒田”的记述,最早见于《交州外域记》。《水经注》卷三十七(陈桥驿校释本,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叶榆河”引《交州外域记》:“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
-
〓 2011年陕西西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此次讨论会是历史与考古相结合的一次深入探讨,主要采用大会发言的形式,探讨了秦人的蜀道经营、王后陵规制、圣都制度与都城体系、西畴地望、西部文化风貌、汉初政论所塑造的秦形象、......
-
〓 最独特的汉学家
罗高寿被誉为中俄之间一架“看不见的桥”【核心提示】他是一位学者型外交家,不仅对中华文化有精深的研究,也比苏俄任何一位驻华大使都熟知中国现状。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当代俄罗斯名人,除了普京和维塔斯,当属罗高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Игорь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гачев)。他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任大使13年......
-
〓 2011年蒙元史研究综述
2011年蒙元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笔者目力所及,共发表论著30余部,论文400余篇。囿于篇幅,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一学术会议本年度召开蒙元史相关学术会议三次。7月19-20日,“元明时期的新疆”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8月27-29日,“传承与变革-10-14世纪中国的多边政治与多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
〓 2011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2011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发表近200篇论文。出版十数种著作,数量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社会经济卷》(上、下册)。《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是根据邓广铭先生和漆侠先生的提议,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委会,制定编写大纲,邀请国内70余位专家编写的。该书社会经济卷全面系统论述了辽......
-
〓 从朱学到王学的历史演进——十世纪以来的研究综述
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但是通过对20世纪以来有关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这一论题的专门研究并不多。有关的论......
-
〓 “传承与变革”10-14世纪中国的多边政治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8日27-29日,“传承与变革-10 -14世纪中国的多边政治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来自国内外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考了会议,共收到专题论文19篇。学者们就宋元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军制、思想文化等社会侧面,及宋元史研究的新材料、新方法等,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场......
-
〓 松浦友久:未尽其才的日本汉学家
很奇怪,每次听到前辈师长的讣闻,我总在国外。在国外的日子总是平静而悠闲的,闲静中听到不幸的消息,会有更深刻的感触和更深长的回思。2002年得知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病逝的消息时,我正在韩国,乍闻噩耗,心猛地揪缩起来。对我来说,这实在太突然了。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那么健朗,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势头。难以置信,他就这么弃我们......
-
〓 纪念吴老
【作者按】去年7月9日,我与刚由外地回京的老伴商量,准备于次日再去医院看望吴老当间,却接得吴洪教授的电话,告知他爸爸、我们敬爱的吴老病逝的消息。这使我深感震悼。霎时间,我与吴老相识并受其教诲的二十多年往事,如同过电般地一幕幕呈现眼前,无法停息。在此情景下,我一口气写了近三千言的回忆文字,将附于我编完待发的一个集子后面,......
-
〓 关于中国史学科的发展问题
(“史学研究的新趋势”笔谈)最近的学科调整中,中国史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一时成为史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不少地方都在以各种形式讨论该学科的发展问题。其实,不管它是否列为一级学科,中国史研究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始终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学科的性质,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的研究规范,学科的学术风气,学科的理论体系等等,都......
-
〓 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提要】伏尔泰是启蒙运动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把他看成是当代法国新史学最早的“祖先”。【1】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把今天“研究历史”的全球性方法,看成是“启蒙时代的编史传统”的“恢复”,而伏尔泰的《论各国习俗和精神》和《世界史》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作。【2】显然,伏尔泰的世界史观......
-
〓 史学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
【核心提示】与传统史学重视上层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自上而下”视角不同,社会史的研究更重视芸芸众生的历史与日常。举凡人口、婚姻、家庭、宗族、农村、集镇、城市、士农工商、衣食住行、宗教信仰、节日礼俗、人际关系、教育赡养、慈善救灾、社会问题等等,均从“社会生活的深处”跃出而成为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今年适逢山西大学建校11......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赵王城遗址赵文化是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文化研究如果从梁启超1903年发表《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算起,已然走过100多个春秋。但赵文化研究真正的兴起当推1987年全国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这次会议把赵文化研究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赵文化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
〓 2010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2010年秦汉史研究继续取得进展,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600多篇。现将研究的基本情况分述于下。一、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政治史是秦汉史研究的传统领域,本年度很多研究也涉及这一领域。陈英《汉代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汉代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区域三大贫富差距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先秦至......
-
〓 《学术月刊》2011年8月号目录
目录总第507期学界视点中国美学史:学科反思与世界对话(专题讨论)中国美学史:学科性质、提问方式、演进状况………………………………………………………………………张法(5)美是不可分析的——评道禅哲学关于美问题的一个观点……………………………………………………………朱良志(11)“全球美学”与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如何与世......
-
〓 历史学家戴逸:毛泽东称我们还靠着乾隆吃饭
戴逸戴逸是江苏常熟人,那个江南小城为当代中国人所广知,缘于阿庆嫂的那句台词“听说新娘子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戏词自不足论,但这常熟城里辈出文人却是史实,譬如明清之际领袖东南文坛的钱谦益,譬如康熙朝有“画圣”之称的王翚,譬如先在弘德殿行走后在毓庆宫行走、一身而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的翁同龢……戴逸——时名戴秉衡就出生在......
-
〓 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内容摘要】基于改变农村落后状态和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费孝通早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乡村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是他对中国农村社会认真思考的结果,有着相当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费孝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是这两种......
-
〓 20世纪以来的王莽研究:综述及理论思考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复杂而特殊的人物。20世纪之前,史家和学者研究王莽均以《汉书.王莽传》(以下简称《莽传》)为主要依据。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汉简、新莽简与文物的出土,中外学界对王莽和新朝史的研究更趋深入、全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果。20世纪以来的王莽研究,按地域可划分为中国(包括大陆与港台地区)与海外(主要是欧洲与美国......
-
〓 从世界史到全球史——各国学者聚首北京研讨世界历史研究与教学
2011年7月8—10日,由世界史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中心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大会是在我国举办的规模空前的一次全球世界史研究者盛会,主题是“世界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心—边缘视角中的世界史”,主旨在于从大历史、世界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