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处工作报告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处工作报告(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 刘兰兮)各位理事: 晚上好!自2008年学会理事会换届至今已过去四年,有关学会的学术活动及学科发展的整体概况,将由会长在本届年会大会上作工作报告,这里仅将本届秘书处的主要工作情况简单汇报如下:一、梳理建国60年学科发展史2009年恰逢新中国建立6......
-
〓 追问中华文明五千年探源工程十年回顾
缘起与历程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
-
〓 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百年人生
10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中国,人们喧闹地享受国庆长假;在英国,一位知名史学家走完了他的世纪人生。这位英国史学家名叫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但在提起他的时候,人们习惯于在其名字前加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这样的定语。用意很简单,就是想提醒世人注意:他是一位左派、一位共产主义者、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
〓 “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2012年2月24-25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秦汉时期的九原”学术论坛会在包头市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名秦汉史专家参加会议,共提交论文40篇。本次......
-
〓 2011年陕西西安秦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秦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此次讨论会是历史与考古相结合的一次深入探讨,主要采用大会发言的形式,探讨了秦人的蜀道经营、王后陵规制、圣都制度与都城体系、西畴地望、西部文化风貌、汉初政论所塑造的秦形象、......
-
〓 文学不是奥运会——专访德国汉学家顾彬
【核心提示】中国作家和作品是能够反映中国的部分现实的,但是还不够,不够深。而且,现在的作家不管是生活在哪个城市,不管是住在上海或者是北京,他们写不出来中国城市的味道。他们的作品都写得很抽象,包括王安忆在内,她作品里的上海和具体生活没有连接关系,她写的是一个抽象的上海。但老舍能够写好城市,他写的北京,就写出了北京的味道。......
-
〓 纪念吴老
【作者按】去年7月9日,我与刚由外地回京的老伴商量,准备于次日再去医院看望吴老当间,却接得吴洪教授的电话,告知他爸爸、我们敬爱的吴老病逝的消息。这使我深感震悼。霎时间,我与吴老相识并受其教诲的二十多年往事,如同过电般地一幕幕呈现眼前,无法停息。在此情景下,我一口气写了近三千言的回忆文字,将附于我编完待发的一个集子后面,......
-
〓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记赵俪生师
大约是2007 年岁尾吧,一位年轻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从网上看到, 赵俪生先生在兰州去世了。听后黯然。继而又想,先生高寿,活过了整九十岁,后三十年总算过得舒展自如的日子。比起他的两位山东大学同事: 生于1915年,53 岁死于天津清河劳改农场的吕荧、生于1903 年,69 岁死于济南监狱的华岗,总归命运要好得多。于是也......
-
〓 新中国经济史学的繁荣与发展——访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
中国经济史研究发端于清末,形成于民国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是以西方进化论和实证研究为特点的学派;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的学派。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角度、内容以及目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整合。作为横跨经济学与历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中国经济......
-
〓 20世纪以来的王莽研究:综述及理论思考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复杂而特殊的人物。20世纪之前,史家和学者研究王莽均以《汉书.王莽传》(以下简称《莽传》)为主要依据。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汉简、新莽简与文物的出土,中外学界对王莽和新朝史的研究更趋深入、全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果。20世纪以来的王莽研究,按地域可划分为中国(包括大陆与港台地区)与海外(主要是欧洲与美国......
-
〓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证指出:延祜元年(1314)至四年(1317)间,鲁明善在安丰路的寿春县编成《农桑衣食撮要》,该书在此时完成并得以刊刻绝非偶然,应与元仁宗所推行的“新政”不无关系。与同一时期流行的《农桑辑要》和《农书》相比,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具有以下......
-
〓 域外汉籍研究打破国别局限
“近年来,域外汉籍的回归、资料的丰富和获取便利,成为相关学科研究发展的前提。”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玉冰向记者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学术观念不断进步,域外汉籍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尤其是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动向,研究视野正从国别研究走向亚洲乃至全球。域外汉籍......
-
〓 史门问学记
——“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四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我出身农家,虽有幸进入大学攻读历史学本科,但直至毕业还是懵懂未化,竟没有认真读完过一本真正的古籍,更不知学术研究为何物。1987年始入史念海先生门下,学治历史地理学。六年间,史老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指导我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终于使我艰难地跨入农业历......
-
〓 求同存异推陈出新——“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张艳,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副教授,开封,4750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对传统和当代中国乡村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关研究成果令人瞩目。为了总结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和拓展该领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
〓 田昌五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谨此纪念先师逝世十周年
【内容摘要】田昌五先生突破既定理论体系的束缚,探讨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论述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族体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特点,重新论证战国封建说,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历史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寻中国封建社会循环发展的历史规律,重新划分中国历史阶段,提出中国史学新体系,在中国史研究的诸多领域均成一家之言。其思想与方法......
-
〓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于文善(1966一),男,安徽阜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上海200241)。【原文出处】《史学史研究》(京),2010.3.121—1262010年5月28日,时值《王国维全集》正式出版之际,《王国维全集》编委会与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
-
〓 春雨润物细无声——周振甫先生琐忆
周振甫先生钱锺书信周先生题诗 我们这一代人知道周振甫先生,大多是从一本薄薄的小书《诗词例话》开始的。《诗词例话》于1979年修订再版,那一年我刚进大学,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读到的最好的古典诗词入门书。幸运的是,1983年我分配到中华工作,1985年进入文学编辑室,竟然有机会与周先生成为同事。在知道分配到中华的时候......
-
〓 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核心提示】正是由于黑水城西夏文文献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所以对黑水城西夏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黑水城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南的荒漠中。其地在汉代属古居延地区,著名的居延汉简就在附近发现。自汉至唐,这里多数时段相继为少数民族统治和经营。宋元以来,为党项、羌、蒙古族控......
-
〓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以来,与全国各界的发展同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并已历史性地进入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学界的进步中仍存在不少亟待大家努力克服的问题。以下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学科界线与学科规范1.学科界线模糊的现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在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直受到冷遇......
-
〓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摘要】“概念史”是伴随“语言学转向”而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史学类型和跨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将概念史手法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方法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东亚近代知识考古、数据库研究方法、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近代新名词研究、近代知识与制度体系转型研究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总体而言,概念史......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