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北的农村》第一章总论
民食有许多人说,中国人是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面者乃指的是小麦面粉。按南方人吃米,这句话是不错的,而北方人吃面,就绝对靠不住了。这件事情,不但值得谈一谈,且是极应该谈一谈,因为这于治国安邦,有绝大的关系。在未谈军国大事之前,先谈谈吾国人的食品。南方人吃米,是不错的,可以说是绝对的吃米,虽然偶尔也有些面食,然不过是点缀......
-
〓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劳动报酬实物化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河北保定清苑县一个生产队的实物账及其他调查资料,以个案的方式,针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劳动报酬实物化问题,揭示其抑制农户消费行为的合理化,以及助长农户超计划分粮的策略性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次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的缺憾。关键词:人民公社 农户 劳动报酬 实物 消费行为 超计划......
-
〓 汉籍所载希腊渊源的“女人国”传说
一在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的中国典籍中,“拂菻”是一个新出现的名称。百余年来的研究证实,它指的是由罗马帝国演化而来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在这一时期的汉籍记载中,颇有一些与“拂菻”相关的事物,“女人国”传说便是其中之一。《法苑珠林》三九云:“案《梁贡职图》云,(拂菻)去波斯北一万里,西南海岛有西女国,非印度摄,拂懔年别......
-
〓 国际大市场:云南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机遇
以色列曾经有一个寓言故事,“一瞎子打着灯笼走路,别人问,你又看不见路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他说我不是照我自己的路,而是为了别人发现我自己。”深谙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经验的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区域合作处长杨晔在2009年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道:“云南的对外开放,不只是打起灯笼给自己照路,而是为了更好的让别人发现自己。”2009......
-
〓 流域内洪水和古洪水资料的考证与推演
清同治九年(1870)长江洪水题刻之一(资料图片)历史时期洪水的确定,一般先从历史文献中查找特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段,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勘测,确定洪水痕迹,再进行水力学计算,以求得最大的洪峰流量。历史洪水调查研究的成果,可以延长水文系列从而延长考证期,提高特大洪水频率分析的精度和可信度。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段1843年......
-
〓 [宋元时期]出门的习俗和工具——《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第四节出门的习俗和工具宋元时期的乡村中下层家庭仍然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经济环境中,这些“田野山谷之民,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甚至“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1】外出很少。出远门较多的有两种人,一是商人,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商人相当活跃,足迹遍布城乡,甚至远赴异乡经商。形成了跨地区的区域性商品......
-
〓 清代福建“賛”“替”类契名解读
内容提要:在清代福建寿宁、罗源等地民间手写土地契约文书中,存在所谓“賛根批/賛典契/賛契”及“替田根约/替田皮粪尾帖/佃屋替根字”之类契约名目。本文从语言学视角考察认为,其中“替”字为“賛”的讹省字,而“賛”为“贊”的俗字,“贊”又为“暂”的同音别字,即契名中“替”“賛”的正字当均为“暂”,故“賛根批/賛典契/賛契”、......
-
〓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目录
《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王元林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目录序………………………………………………………………………………………………………………………1前言…………………………………………………………………………………………………………………1第一章泾洛流域气候变化……………………………………………………......
-
〓 [隋唐五代]其他农家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状况——《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四节其他农家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状况“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同样,在任何时代,家庭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唐朝把城乡居民分成九等。九等广虽然不完伞是按照财产划分,户与现代的家庭也不一样,但基本上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家庭经济情况的一个参考。关于唐......
-
〓 翻车何以“得宠”:适应性与生命力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十)
翻车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因为它在广泛适应社会上不同条件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上的各种需要。试将翻车和筒车作些比较。筒车效率高、省人力,这是翻车所不及的。但翻车也具有筒车没有的优点。筒车要有湍急水流作动力,翻车却不受这种限制,无论流水静水、河水塘水、大水小水,只要临水都可使用。筒车只能灌溉......
-
〓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绪论
第一节研究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意义一、历史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的背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是一个具有世界战略意义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e)(简称IGBP),不久国科联理事会正式通过了IGBP计划大纲,旨在研究整个......
-
〓 五代征耗考论
内容提要:在军需财政“量出”难计的前提下,征耗是五代“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五代不断调整征耗政策,征耗的内容、额度和性质有明显变化,出现了多样化、折变化和经费化的趋势,体现了唐宋之际赋税演进的基本特征。这不仅加剧了五代社会矛盾,也对宋以后赋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关键词:五代 征耗 多样化 折变化 ......
-
〓 《中国家庭史》第五卷《民国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民国时期》,郑全红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主编简介:张国刚,l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崽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人学、中国人民......
-
〓 关中古都与自然环境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地区。作为都城的时间已超过1000年,建都的王朝政权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余个。正因如此......
-
〓 环境、人口和教育——《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第二章
第二章环境、人口和教育第一节环境一、生态环境清苑位于冀中平原东部,地处北纬33°33′30″~38°35′36″,东经115°13′3″~115°45′30″之间。南北最大纵距44.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6.1公里,总面积954平方公里。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倾斜。西南最高地面与东北最低地面的海拔高度仅相差24......
-
〓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发展及其特征
【作者简介】徐国利,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安徽合肥230039)。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王振海《关于国家起源本质与特性的再思考》,《文史哲》1999年第3期)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
-
〓 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中)
(八)大作从封建制度特别是赋役制度和租佃制度的演变上,解述农民逐步获得经营的独立性,论证完整清晰。在“自由迁徙”一节,尚有历代移民实边、徙富豪等强迫迁徙,其数甚大。此虽非由于“制度”,但是由于“政策”,同样妨碍人民的居住自由。在“自由占有土地”一节,对于定额租、押租、永佃权之作用,论述綦详,而于三者的史实,介绍简单。此......
-
〓 地貌与村落扩展:1753—1982年河北南部村落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地名考证、GIS空间定位等方法。复原了河北南部四十余县清前期村落分布状况,并结合现代资料,探讨了200多年来该地区村落扩展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河北南部地区的村落,在过去二百多年间,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分布上都有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作者认为地貌形态是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重要......
-
〓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作者简介、目录、后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作者简介吴太昌1947年12月出生,江苏如皋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经济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代表作:论文《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抗战时期国民党国家资本在工矿业的垄断地位及其与民营资本比较》、《略论中国封建......
-
〓 秦汉时代“分家析产”与亲属关系——《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第五章第二节
第五章秦汉时代的家庭面貌第二节“分家析产”与亲属关系亲属关系,包括家庭内部关系和家庭与家族、家庭与姻亲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史研究应该着力考察的重要内容。在秦汉时代,这些方面都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就家庭内部关系来说,父权独尊、夫主妇从的关系模式,在秦汉时代已经完全确立下来。不过,妻子的地位尚未降至历史的最低点,母亲(特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