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兴发:夜郎是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80 期3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学术界有种说法,认为夜郎是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在彝文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夜郎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夜郎研究,除汉文历史文献,对彝文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援引也十分重要。本报记者就夜郎族属、彝文文献的应用等问题采访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白兴发。夜郎族属来......
-
〓 生态观与乡土史重建——以新店溪流域为例
一、前言1962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农药与化学药剂的滥用,已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春天变得寂然无声,不再有虫鸣鸟叫。(李昭文,1997)自然生态的维护,渐渐成为世人关心的课题。有的从神学上探讨基督教的生态观,有的从历史找寻生态危机的根源,有的进一步提「出能趋疲(entropy)新世界观」,以期拯救地球之危......
-
〓 从严复到胡适: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承与调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始由严复等人开启、中经胡适等人拓展的自由主义思潮,以自身的独特话语表达着寻求国家富强与追求现代性的诉求,虽始终未能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走向的主导性思想,但它却以鲜明的思想个性与顽强的生命张力在现代中国思想图谱中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并以不同方式持续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严复、胡适与殷海光......
-
〓 栽培植物——《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四)
狭义的农业,一切操作过程,只是将野生植物驯化栽培为“作物”,以提高它们的质与量,供给人类的需要。从生存期限的长短来说,人类首先栽培的野生植物,多数是一年生和所谓“二年生”、与少数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植物。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栽培驯化比较迟些。从应用方面来说,最初主要的是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果品,以及一些纤维作物,然后发展......
-
〓 高宗以后的东都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二章
杜佑在《通典》卷一○叙述大业元年炀帝开运河后,便紧跟着说:“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可见这条运河除开凿给炀帝由洛阳乘龙舟往江都游乐以外。在隋代也曾被用来转运物资。不过隋享国时日甚短,开河不久以后便告灭亡,故运河在隋代对于南北交通的贡献究竟有限。隋亡以后,便是唐代。唐代国都所在的关中,一方面因为人口的增加,他方面因为土地生产......
-
〓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绪论第一节
绪论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形成以来就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并曾经凭借其游牧经济的优势建立了蒙古汗国,为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和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自清代之后,蒙古族游牧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转变为半牧半农经济以至部分地区基本变成了农业经济区。因此,有必要就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过程进行研......
-
〓 金、元两朝对中原土地关系所作出的变动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八章
金、元两朝对中原宋朝模式的后期封建社会的土地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做出了一些怎样的变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是不太容易的。单纯抠几条史料,搞出一些统计数字,做出一些表格(自然做这些工作都是必要的),已经不足用了。有必要从更大的,也就是说,从范例的对照,从理性、或者说从理论方面来看一看,也许更容易打开缺口,触......
-
〓 绪论——《唐宋帝国与运河》第一章
绪论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由于历史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这一条动脉的畅通与停滞,足以决定唐宋国运的盛衰隆替,其关系的密切简直有如真正的动脉之于身体那样。本书写作的目的,就在从动态方面考察这条动脉与唐宋帝国的关系。隋炀帝自大业元年(605—606)起开凿的运河......
-
〓 论中国的生产方式与农民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之二一、叙言研究经济史难,尤其是研究中国的经济史,更不知有了多少的困难。经济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常见在同一的社会里面,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生产方式,很容易发生误会,错把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当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以乌里亚诺夫对于1921年俄罗斯现存现象的经济关系,是这样地划分:第一——家长制......
-
〓 方兴未艾的殖民医学史研究
在欧洲向海外殖民的过程中,疾病始终与殖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欧洲扩张造成了地方性疾病向世界范围的蔓延,加速了流行病的传播;另一方面,疾病影响了欧洲的殖民进度,在某种程度上形塑了殖民统治。疾病与殖民的纠缠推动了殖民医学的诞生和发展。18世纪,出于殖民需求,殖民者有针对性地大力推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在殖民地进行医学实践......
-
〓 利用自然——《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二)
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一个方面。它的实质无非是依靠人力,合理地利用自然,以取得动植性物资的供应。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许多复杂问题,归根到底,不外乎是:要取得哪些物资?应当如何依靠人力?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上面我们已经谈过,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资,衣、食、学习、医药、战争等各个方面,除去一部分所谓“矿物”或“无机物”以......
-
〓 工业耗水率分析和市区耗水量计算——《制度性干旱》附文二
一、工业耗水率2005年,火电用水635亿m3占当年工业用水总量1277亿m3的50%[01]。火电厂的主要工作就是制造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汽轮机,但是,火电厂的动力蒸汽(工质水)是在闭合的系统内循环使用的,理论上不存在蒸发耗水。火电耗水主要是冷却水的蒸发(包括风力吹散)。使用循环水冷的冷却水蒸发耗水率大约为2%(蒸发占......
-
〓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制度性干旱》附文一
一、浅层地下水(一)水位变化1、80年代中期以前浅层地下水位确定80年代中期以前黄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的数据,未见准确数据。但根据一般的生活经历、取水机具使用情况、特殊历史事件推算,黄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当在2.0~4.0米间,取平均数为3.0米。说2.0米,是因为经常“掘墓见水”。说4.0米,其一是因......
-
〓 拜占廷《农业法》研究
拜占廷《农业法》(Nomosgewrgikos),英文被译作RuralCode或Farmer’sLaw,是拜占廷农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立法文件。拜占廷学者研究的一般结论认为,7-8世纪期间是拜占廷农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拜占廷帝国统治者放弃了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I,527-565年在位)致力于......
-
〓 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生态环境编》之一
黄土高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5个省区,其中山西全省都在黄土高原上。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平衡失调,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如果不早日设法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惩前毖后,略一探索其失调的来历及其影响,对于当前的四化建设,不是没有益处的。一、黄土高原的本来面貌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洪荒初......
-
〓 我国有哪些农业遗产——《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一)
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无法肯定。但是,一定比文字记载的历史古老得多,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它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经过成万年的累积,逐渐充实、改进、提高,臻于完备。以它作指导,加上勤劳质朴的农民们坚韧不移的努......
-
〓 生存还是死亡?——崩溃的海河——《制度性干旱》第六章
一、华北喝断了黄河、喝干了海河、喝尽了地下水和黄河相比,海河流域的水荒更加惨烈。若黄河流域的水源环境尚且属于恶化,而海河流域的水环境则已经崩溃。人们分别用“有河皆干”、“华北底下空荡荡”来描述海河流域的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被采空的悲惨局面。我们可以通过与黄河流域的对比,来认识海河流域水源危机的严酷。1998-2005年......
-
〓 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及初步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及初步发展———由战国秦汉至隋唐五代关于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日本学者日野開三郎、草野靖在探讨唐宋“合本”的由来时,首先引用了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同贾南阳”的故事,认为这是合本经营的原初形态,但是对这种合本究竟是不是合伙这一点则未下断语[1],其后今堀诚二对中国古代合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
〓 佐利克:华尔街喊你回家吃饭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中国便成为“救美国”、“救欧洲”和“救世界”的“大富翁”。直至今天,在中国还没有把西方发达国家拖出泥潭时,曾任美国副国务卿、美国海军学院教授、高盛集团国际副总裁、高盛投资银行副董事长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却不远万里给《2030年的中国》改革“送药方......
-
〓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及士风和名节——以宋朝士大夫为中心
一、对以士大夫为中心史观的异议目前,在中华古史的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笔者从与不少研究生的谈话可知,他们受目前的史学思潮影响,至少对士大夫的关注远甚于对劳动大众的关注。依笔者可能不很准确的观察和臆断,时尚的史学思潮似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点似集中于士大夫,而不是劳动大众;而对士大夫的观念似又集中于官宦,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