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及初步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及初步发展———由战国秦汉至隋唐五代关于中国古代合伙制的起源,日本学者日野開三郎、草野靖在探讨唐宋“合本”的由来时,首先引用了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同贾南阳”的故事,认为这是合本经营的原初形态,但是对这种合本究竟是不是合伙这一点则未下断语[1],其后今堀诚二对中国古代合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
〓 佐利克:华尔街喊你回家吃饭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中国便成为“救美国”、“救欧洲”和“救世界”的“大富翁”。直至今天,在中国还没有把西方发达国家拖出泥潭时,曾任美国副国务卿、美国海军学院教授、高盛集团国际副总裁、高盛投资银行副董事长的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却不远万里给《2030年的中国》改革“送药方......
-
〓 论中国古代士大夫及士风和名节——以宋朝士大夫为中心
一、对以士大夫为中心史观的异议目前,在中华古史的研究中,盛行一种以士大夫为中心的史观。笔者从与不少研究生的谈话可知,他们受目前的史学思潮影响,至少对士大夫的关注远甚于对劳动大众的关注。依笔者可能不很准确的观察和臆断,时尚的史学思潮似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点似集中于士大夫,而不是劳动大众;而对士大夫的观念似又集中于官宦,对......
-
〓 亚洲海峡的地理、功能和类型
【作者简介】普塔克,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教授。译者罗皴英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一、港口、商人、货物以往有关亚洲海洋史的研究常常集中于以下主题,如港口与网络、商人类型、商品流动、海盗、制度变化、区域贸易体系中的政府参与及移民等。在许多案例中,比较的方法屡屡被采用,其目的或是定义类......
-
〓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前言
黄土高原是范围相当广大的地区。它南倚秦岭,北抵阴山,西至乌鞘岭,东抵太行山,有今山西全省和陕甘两省的大部,兼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甚至还涉及青海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一隅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乃是其北仅至于横山之北陕蒙两省区交界之处,不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当然也就不能至于阴山山脉之下。......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农业发展道路之争
1853–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后,痛定思痛,开始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业,由此掀开了工业化的序幕。19世纪下半期负责工商业事务的财政部倾全力实施工业化计划,大力兴修铁路。被誉为俄国工业化之父的维特,更是不遗余力地不惜重金,发展重工业。l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化成绩斐然,俄国跻身于中等资......
-
〓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序
我国有两大高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这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这两大高原都是当今世界上地学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但两大高原成为热点地区的时间有很大不同。青藏高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成为我国和世界地学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而黄土高原在此之前的很长时期里,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在黄土高原的研究中,出现了几个成为......
-
〓 [明清时期]家庭消费——《中国家庭史》第四卷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第四节家庭消费家庭消费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既指日常生活所需的开销,也包括文化、教育、娱乐等力‘面的支出。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前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家庭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而其他的内容则留待下一章《家庭生活》中再予讨论。一、衣衣虽然在“衣食住行”中列在第一位,但其重要性,似乎远不如食。在前引方行......
-
〓 合作与冲突:劳资纠纷中的资本家阶级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20年代以后,劳资纠纷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向。检阅当时报刊,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劳资纠纷的文字。劳方与资方,作为两个不同的阶级、阶层或利益群体,自有天然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支点,也有其荣损与共的一面。劳资纠纷的频率、力度及发展走向,不仅与双方的直接、间接利害关涉甚密,且会影响全社会......
-
〓 “亚洲海峡历史”导言
2010年,李庆新先生邀请我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作一次讲座,关于本期《海洋史研究》“亚洲海峡历史”组稿的想法就形成于这一次交流。我们反复讨论了这一课题,最后认为若将某些总的理论问题与关涉单一海峡历史的个案研究结合起来,那么亚洲海洋史的研究者可能会对此感兴趣。我们的讨论是基于以下事实而展开的,即历史学家已经对港口和网络、商......
-
〓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目录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著,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8目录序王守春前言史念海第一编黄河侵蚀编…………………………………………………………………………………………………(1)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1)一、原的古今差异……………………………......
-
〓 大逆转:“保水农业”的终结和“大水荒”的降临
——《制度性干旱》第四章
一、建国以来田亩制度回顾继70年代中国发生人类历史上最为恢弘的农业灌溉革命之后,在80年代,中国农业再次发生了令史家瞠目结舌的巨大变故:中国农业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包产到户”,农田被分割为人类农耕史中从未出现过的“极度细碎化”,其细碎程度甚至影响到了汉语语汇系统—连描述土地的不定量词都由“块”变成......
-
〓 天山走廊的发现
“杨增新要塞”的第一印象杨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导。从1984年开始,数十次在新疆作实地调查与研究,重点是新疆(西部)人文地理,同时涉及新疆探险史、绿洲文明、环境与资源等领域。以中外文献与实地考察结合,形成个人特点。著有《寻找失落的西域文明》、《新疆探险史图说》和《黑戈壁》等。主编“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等丛书......
-
〓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后记
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此项目研究,经过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以题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及其社会意义初探》(中、英文),先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后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发表,又被荷兰高教国际合作组织《国际综合知识和发展网络》Knowledge & Development Monito......
-
〓 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人历来认为自己是炎黄裔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究竟是不是那样,从来都不加以深究。可是进入近代以来,这个观念发生了动摇。当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中国时,一些西方学者也忽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生了兴趣。他们无视中国文明的整体特点,摭拾一鳞半爪随意比附,说什么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种是西方起源的,一时间弄得有些中国人也糊里糊涂......
-
〓 略论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略论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赵学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36)内容提要:本文分析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陈云的货币管理思想萌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完善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初期。陈云货币管理思想的内涵主要有:货币发行权必须集中统一;货币发行必须有准备金;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发行,但特殊时......
-
〓 农业文化视角下的亚洲可持续发展——《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导言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但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可持续......
-
〓 洱海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
——《洱海区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大一统政权下洱海区域的地方城市四、洱海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如果说南诏大理国时期城市经济中工商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的话,那么1274年以后的数百年里,云南城市工商业大多开始有较明显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以大理为中心的城市市场体系。(一)手工业生产及其市场的发展1.中心区城市——大理城的手工业元朝以后,一些新兴的手工业生产出......
-
〓 热河蒙地永佃制下的土地经营和佃农生计
内容提要:热河蒙地永佃制下的地权和佃权分离彻底,佃权的买卖、流动相当自由,但佃权的占有和使用基本一致。随着佃权的不断集中,雇工或雇工性耪青经营,成为永佃农土地经营的重要模式。这是热河蒙地永佃制及其经营模式的显著特点。日伪统治时期,这种经营模式基本延续下来,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残酷劫夺,特别是推出强迫种植鸦片、高......
-
〓 中国古代槟榔的栽培技术及历史地域分布研究
槟榔(Af0Ca eateehu Willd.)为棕榈科(Palmaceae)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槟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槟榔礼俗探源、槟榔药用价值方面,而且对槟榔起源问题形成了争议。而槟榔古代的异名、分布格局、栽培技术及古代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立足古代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