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发展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96期5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桦皮文化、怒日格勒、赞达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三少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但随着社会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三少民族”与各自的传统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如何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三少民族”研究者和社会学家们共同......
-
〓 传统煤炭工业的生产及其局限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七篇
中国人懂得利用煤炭,已有悠久的历史。[1]在宋、明两代,产量和生产技术,曾有显著成就。[2][2] 可是,煤炭的生产因面对技术和市场销售各方面的限制,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上,远未能适应其历史任务。本世纪 20 年代末,俄人杜格斯夫(Boris P. Tograsheff)对远东矿业作出以下的评论:(除少部份外,远东的......
-
〓 近代英国历史的特征
世界各地区和各国的历史发展,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也有互不相同的各自的特点。拿欧洲各国的历史发展来说,就是如此。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西欧和东欧各国走过了显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欧各国,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封建农奴制走向解体;农奴逐步获得人身解放和自由。然而在易北河以东的东欧各国,在相应的历史阶段,农奴制非但......
-
〓 《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隋唐五代时期》,张国刚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简介:张国刚,l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
-
〓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上)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第三章(上)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 及其演变有其显明的区域特点。[1]近十余年来,以一批中青年为主体的研究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总的说来,现有研究分别在两个领域进行:在历史学领域,一般侧重于经济开发史研究,也涉及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但因多为分阶段研究,对长时段......
-
〓 文化博物馆:展示文化,传承血脉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96期5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在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如滑雪的木质“滑板”,用来背东西的“捆板”。鄂温克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制造生产工具。好客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乡党委书记卜伶生俨然像一个导游,不厌其烦地向记者讲解着,吸引了不少......
-
〓 《中国家庭史》第一卷《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王利华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主编简介:张国刚,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
-
〓 关中古都与自然环境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地区。作为都城的时间已超过1000年,建都的王朝政权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余个。正因如此......
-
〓 《中国家庭史》卷首语
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家庭史》(五卷本)是迄今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关于中国家庭史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原本是我在南开大学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日“中国家庭史研究”的课题。2004年4月我调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工作,获得了该校亚洲研究中心的资助。期间召开过若干次国际性和全国性中国家庭史学术讨论会。[1]本项目的最终......
-
〓 货币供给量、货币结构与中国经济趋势:1650—1936
【内容摘要】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存在很大争论。本文通过对1650—1936年近三百年间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制度和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18世纪货币量的充足供给推动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准备......
-
〓 定位“古昆仑山”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地图,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研究成果等,结合《山海经》中的具体描述,成功确认“赤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氾天之水”等的当代位置和名称,从而完成了“古昆仑山”的准确定位,破解了“寻找古昆仑山”这一困扰中国学者两千三百多年之久的一个伪命题。关键词:古昆仑山;山海经;定位Abstra......
-
〓 气候的历史与历史的气候
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话题,更是历史纬度下的综合议题。新近出版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采百家之言,究内在机理”,历时八载而成。我们邀请相关研究者介绍书中部分主要观点,管窥气候变化的历史中,历史“气候”的风云诡谲。古籍与石笋剖面图20世纪变暖与隋唐暖期高度相似......
-
〓 跨文化的夜郎研究或为突破点
——访贵州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0期4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对很多人来说,存在于两千年前的夜郎古国一直是个神秘王国,充满令人费解的待解之谜。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鸿儒是一位执著的“解谜人”。通过11年的研究,王鸿儒已经出版关于夜郎和夜郎文化的《夜郎之谜》、《纵横夜郎文化》、《夜郎史引》、《夜郎王国传奇》和《......
-
〓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购房限制”?
古代中国曾经出台过什么样的限制性购房政策呢?笔者为你娓娓道来。西汉:只能购买邻居的房先说西汉的限购政策。不许“不比其宅”西汉建国后不久,大约在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吕太后当政的时候,朝廷颁布了如下规定:“欲益买宅,不比其宅,勿许。”(《二年律令户律》)这条规定的意思是说,你想买房,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要买的房子必须紧挨......
-
〓 谁最先到达美洲?——新发现与新理论
【作者简介】何平,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博士(四川成都,610065)【关 键 词】地理大发现;古人类学;美洲史前史美国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正在重构人类到达美洲的时间和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旧理论无法解释近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许多美国历史学家现在相信,欧洲人(包括亚洲人)早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约13000年前......
-
〓 《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目录
《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胡庆钧廖学盛 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目录前言……………………………………………………………………………………………………………………胡庆钧(1)第一编综合研究第一章奴隶占有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胡庆钧周用宜(3)第二章从......
-
〓 翁家烈:厘清源流推进夜郎研究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80期4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关于历史上的夜郎一直存在争议。对此,本报记者就夜郎研究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长翁家烈。在翁家烈的研究中,他肯定了贵州的仡佬族是夜郎人的后裔。作为一个对夜郎的民族、文化等多有研究的民族学学者,翁家烈对记者说:“必须承认,......
-
〓 微子封建考
【内容摘要】微子启助周武王伐纣,被封于孟渚之滨(今山东曹县),筑庙曰薄(亳)邑,奉祀其父帝乙,不久老死其地,曹县因有微子墓以及亳邑之设。周公成王东征后,迁微子之侄、微仲之子稽于宋(今河南商丘),立为宋公亦即商公,奉殷先祀,另建宗庙于其国都,即南亳,以备日常之祀。后世附会汤之“景亳”或“景亳之会”在曹县,即北亳,以及成王......
-
〓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
1.引言1939年出版了一本费孝通用英语写的书,题目是《中国农民的生活》。【1】此书原系作者在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叙述作者1936年对中国的一个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布·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称赞该书说,这将是人类学理论和实地调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引用了E·丹尼森·罗斯(E.Denison Ross)爵士......
-
〓 锡伯文:解开满文历史档案的钥匙——走进锡伯族之六
“如果没有锡伯文,满文可能已经断绝了。”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采访时,当地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自豪地告诉记者。据悉,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一支锡伯族人的力量,在整理和翻译满文档案。锡伯文与满文到底是什么关系,何以能够保留已经被众多满族人遗失的那把进入满族语言文字大门的钥匙?来自新疆的锡伯族学者,又在满文历史档案事业中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