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近文艺家·李克瑜:为起舞者着色彩
93岁的她是新中国最早一批舞台美术设计师之一,在服饰设计领域留下了超过一个甲子的奋斗足迹,曾为《天鹅湖》《红色娘子军》等设计演出服装。无论之于何种角色,她都能找到最精准的服饰元素诠释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运动员身着“中国风采”礼服惊艳出场。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北京服装学院......
-
〓 张海鹏:“学问之道在乎经世致用”
张海鹏近照。资料照片 满屋满眼都是书,从地板几乎垒到了天花板——走进张海鹏先生的办公室,小心穿过“书山”间的“小径”,方在一个老式沙发上坐定。 满头银发的张先生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长差归来的疲惫。提及这次采访,他忙说:“对不住,前段时间都在山东忙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事情,这会头一回在亚洲开,是我们目......
-
〓 回忆曹慕樊老师
曹慕樊老师(1912—1993),号迟庵,四川泸州人,生前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早年金陵大学毕业,师从刘国钧先生,受目录学。1946—1947年,在四川乐山五通桥中国哲学研究所(附设于黄海化学社),师从熊十力先生,治佛学及宋明理学。1947—1950年,受重庆北碚勉仁文学院(创办人梁漱溟先生)之聘,为中文系副教授。......
-
〓 陈霞:墨兰书社,星火燎原
陈霞将爱书的热情灌注在生活里、工作中,创建了扎根西域边陲的墨兰书社。为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她身体力行,一个人一个人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书群一书群引领,三年内累计培养27位阅读领航人、75个不同行业的读书群,带动四千多位书友参与朗读活动;她自费设立“奖读金”,奖励近百名中小学生;她设立500人读书大讲堂,推荐......
-
〓 王子今:从读书到立说的“韧性”与“灵气”
子今教授主要从事秦汉史的研究,出版过《秦汉交通史稿》《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儿童的世界》《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等各类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70余篇,发表其他学术文章420余篇。他以其宽厚、诚实的为人处世风格、卓越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尊重。总结和梳理他的治学路径和学术成就,自有其价值在。在这一方面,......
-
〓 不一样的文人——谢枋得
近日,翻读《宋史》,阅至《谢枋得列传》,心中甚是震撼。谢枋得(1226-1289)南宋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谢传》叙述虽然简洁,只是廖廖千余字,但谢君直的形象却已深入脑海。兴趣使然,于是查阅了有关谢君直的其它史料,掩卷之余,不禁为这位文人的生平事迹而慨叹。在他身上有着不同于一般文人的独特......
-
〓 社会楷模 世人榜样——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速写
师者,人之模范也。 中宣部、教育部6日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涵盖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的12位老师获得这一荣誉。或深耕思政课堂,或勇攀科研高峰,或矢志扎根基层,或为孩子倾注大爱深情……他们潜心育人塑楷模,牢记使命做榜样,成为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深耕思政课堂 思政......
-
〓 “杨绛原是数一数二的戏剧家”
喜剧双璧翻检我国戏剧史,不难发现,杨绛先生曾创作了四部剧作:《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风絮》。前两部是她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喜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著名剧作家柯灵称其为迄上世纪80年代止“中国话剧库存中有数的好作品”,我国“喜剧的双璧”。杨绛的戏剧创作是从1942年冬开始的。一天晚上,陈麟瑞请钱锺书、杨绛夫妇......
-
〓 追思·陆谷孙:消磨绚烂归平淡
陆谷孙 刘畅摄\光明图片他说,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典编纂的厨房。他这埋头一做,就是30多年。提起陆谷孙的名字,人们总能立刻联想到他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一部1500万字的词典,发行海内外,伴随几代学人走过成长历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位治学严谨的翻译大家、词典编纂家上周末突发脑梗入......
-
〓 几人不负父遗书——清代藏书家袁芳瑛藏书及其散佚
《甘吉藏书图》 齐白石画 资料图片湘潭袁氏沧州藏书古潭州袁卧雪庐收藏 袁芳瑛是清代一位大藏书家。如今他的名字不但普通人已不大熟悉,就是一些论述藏书的专著,也记载不多。究其缘由,大概是他身后藏书迅速散亡,不能如那些累世藏书之家,得享盛名。名之不传,恰如物之不遇。 袁芳瑛是湖南湘潭人,字漱六,道光乙巳年(184......
-
〓 学人小传:钱谷融
钱谷融,原名钱国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艺理论家。江苏武进人,1919年生,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全国名誉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
-
〓 为30万遇难同胞守灵—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
23年前,他立志为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守灵,为民族历史正名。23年里,他为30万遇难者奋力呐喊,为澄清历史真相奔走呼号,为祈愿世界和平殚精竭虑。23年后,在他的努力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展为闻名世界的国家级博物馆。对遇难同胞的地方悼念也升格为国家公祭,且以国家立法方式固定下来。他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
-
〓 “文化的粮草就是积累资料”——任继愈与国图藏敦煌遗书的整理和出版
【来自国家图书馆的报告·敦煌遗书】 任继愈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曾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近20年。他在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名誉馆长期间,非常关心馆藏敦煌遗书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曾主持整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该书以国图收藏的16000多件敦煌遗书为底本影印出版,是迄今为止披露该馆敦煌遗书藏品最大最......
-
〓 雷海宗的最后十年
1957年雷海宗先生全家福在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发展史上,19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52年秋,北大历史系主任郑天挺先生与清华大学历史系原主任雷海宗教授,因为难以言说的原因奉命调离北京,移砚南开,南开史学从此奠基,走上了崛起之路。1952-1962年的十年,谨言慎行的郑天挺先生生活相对平坦,雷海宗先生......
-
〓 鲁迅与日本学者增田涉的交谊
20世纪30年代,一位日本的年轻学者来到上海,连续数月单独聆听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略》的讲解,使他后来成为这部经典学术著作的日文译者,从而引起日本学术界的瞩目,这位学者便是增田涉。增田涉受到鲁迅的深刻影响,他不仅最早将《中国小说史略》完整地翻译成日文,而且还是日本最早的《鲁迅传》的作者。两人的交谊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
-
〓 难忘师恩·方立天:一座高峰——追念老师冯友兰先生
冯友兰(1895—1990)现代中国杰出的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河南南阳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著有《中国哲学史》、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方立天 著名佛教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史家。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国人民大......
-
〓 走近文艺家·刘子微:京剧艺术创新的弄潮儿
她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用自己的方式为京剧带来新的色彩和活力,先后两次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水上灯》《母亲》《生活秀》《美丽人生》等。 戴着一对闪闪发光的耳环,时髦的发型让人眼前一亮,说话时带着笑意,声音似铃铛般清脆,浑身散发着一股子爽......
-
〓 择善而固执的风骨——追忆何兹全教授
历经百年风雨,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的生命时钟定格在2011年2月15日晚8时17分。追寻他的学术足迹,我们仿佛听到他为钧天大乐般的中国学术奏响的强音。1930年,19岁的何兹全走出齐鲁大地,只身来到北京大学读书。如果说孔孟之风给予他最初的雨露滋润,那么,北大这方沃土则让他的生命之树抽青吐翠。自由的学术空气、丰厚的文化......
-
〓 袁行霈:把生命与学术融为一体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缓步走到发言席:“我的这点成绩真算不了什么,在北大算不了什么,在全国算不了什么,在学术史上更是不值一提。”4月18日,是袁行霈的85岁生日,借着新书出版的机会,朋友们、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未名湖畔给他祝寿。关于做学问,他讲得不多,格局、眼光、胸襟、气象、博采、精鉴、深味、妙悟,从前也讲过,算是旧......
-
〓 “君子坦荡荡”:黄济先生的为人为学
《北师大的先生们》,顾明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黄济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是先生1994届硕士生和1997届的博士生,毕业后接过先生手中的教鞭,在北师大从事教育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2015年1月8日,黄济先生因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