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老师张世英
先生走了,走得有些突然,那天是教师节,清晨一大早,我就给先生发了一个教师节的微信祝福。不久,众位师兄弟也陆续上线发去了节日的问候。而后,像往常一样,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先生的客气的回复,不料10点多,噩耗传来,先生刚刚走了。不知道在弥留之际,学生们的那些祝福的话语,先生是否感应到了。这些年,送走了不少亲人和前辈,每次告别,......
-
〓 杨绛:钱钟书心中“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杨绛与钱钟书(资料图)腾讯娱乐讯 据文史参考报道,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
-
〓 古老的气韵格调 年轻的数字画笔——让国画动起来的年轻人
艺术史终将记录下这样一个事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人头攒动的场馆里,多媒体技术让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活了起来”:驼队刚刚出城,舟船缓缓驶入汴河,数百个行人商贩都动了起来。这次展览堪称中国传统绘画创意式传播的鼻祖,就连著名艺术史学家巫鸿也感慨,现代的电脑技术给人们提供了动画手段,......
-
〓 沉痛悼念著名古文学大家陶敏先生逝世!
2013年元月17号上午七点五十五分,著名学者陶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5岁。陶敏先生1938年12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县人。1955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58年3月被划为右派分子,安排到学校修膳组劳动。1959年9月毕业,分配到东北劳动。1978年9月从四平收割机厂调到湘潭师专外文科,任外国......
-
〓 祖丁远:邵燕祥印象
【人物链接】邵燕祥,诗人,祖籍浙江萧山。1933年出生在北京,北平中法大学肄业,后在华北大学结业。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58年初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1月改正。1978年至1993年在《诗刊》工作,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中国作协第三、第四届理事,第四届主席团委员。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
-
〓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孙中山为何盛赞陆皓东
陆皓东(1868—1895),广东香山人。1895年与孙中山策划广州起义,被捕遇难,被称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中,英勇捐躯的烈士数不胜数,而在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历史上,在残暴的清廷酷吏屠刀下慷慨就义的“第一人”,则是孙中山早期革命同志和忠实助手的陆皓东。孙中山就曾称其为“吾党健将”,并高度评价......
-
〓 品北宋名臣之包拯
包拯,一位影响了千年的,在百姓心目中是断案如神,秉公办理,不畏权贵的大宋清官,更有人将之神话成冥间的“阎罗王”。除此之外,如《宋史·包拯传》中评价包拯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四大名著《水浒传》在开回中将包拯进行神话,并称作是“文曲星”化身;明末著名小说集《龙图公案》将包拯断案进行明细化,将之推崇至与忠义之神关羽并列......
-
〓 追思·张腾霄:百年风雨一书生
惊蛰已过,风却依然凛冽。在这样的光景,追思逝者,不由得平添一份哀伤。一个月前,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腾霄去世了,却留下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财富。张腾霄1915年7月出生于河南洛阳,2017年2月7日在北京去世。从1938年进入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命运和中国人民大学连在了一起,始终没有......
-
〓 永无回程的远行——忆杨镰
杨镰一2016年4月1日,我在长沙。一则微信让我失去重心——3月31日,杨镰在新疆昌吉因车祸逝世,享年69岁。我坐立不安,心向昌吉靠拢,泪水挂在脸庞……杨镰遇难,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段时间里,总觉得杨镰还在。有时,我站在地图前,寻找杨镰遭遇车祸的地点,想象着我们一同前往新疆探险的经历。新疆,是杨镰的情结,为此喋喋不休......
-
〓 齐浣心:杜国庠和他的三位挚友
杜国庠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他还是我国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8年2月,他参加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大会并作为专家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对小组拟定的《整理和出版古籍计划草案》、古籍人才培养工作等发表了建议和意见。杜国庠学识渊博,学术研究涵盖哲学、古文献、佛学、逻辑学等方面......
-
〓 陈寅恪与弟子程曦
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的网站上,将历年在该所工作过的职员的名录都予以登录,哪怕只是在所中工作过很短时间的人也不曾遗漏。翻阅自1928年以来的人员名单,我发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顾颉刚、徐中舒、周一良、向达、胡厚宣……陈寅恪曾经的助手程曦也在其中。...
-
〓 异国知音:汉学家安乐哲与《淮南子》
在“绝代奇书”《淮南子》的海外传播与研究史上,欧美汉学界是历史重镇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文化成果,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便是其中之一。安乐哲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东西方哲学》(Phi⁃los......
-
〓 人物·追忆·一封许久的信
孙楷第 资料图片 前一阵,我把父亲冯至资料里见到的一封七十多年前孙楷第伯伯写给父亲的信,通过电邮发给了孙楷第的儿子和儿媳孙泰来、陈莹,由此谈起老一辈是怎么做学问的。他们赠我一份2012年6月29日的《中国文化报》,第七版是“中国记忆·积善堂手卷捐赠专题”。 里面有两篇文章,孙泰来的《明渤海积善堂手卷捐赠始末......
-
〓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
1939年9月24日,卢作孚在汉口航政局改良木船试航典礼上发表演讲。1946年民生公司在加拿大订购的虎门号轮船。新中国成立后,在卢作孚的指挥下,民生公司滞留在港的17艘船舶驶回大陆。卢作孚先生遗墨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
-
〓 大抵心安即是家——祝贺顾彬教授七十华诞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影顾彬与本文作者的合影顾彬 2011年2月,顾彬(WolfgangKubin)教授从波恩大学汉学系荣休,离开他担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教授位子,同年9月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与北外签了5年的协议。王维(699或701—761)在《酬张少府》诗中写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一生劳顿的诗......
-
〓 以智启智,以爱唤爱——郭锡良先生指导我写博士论文
学人小传郭锡良(1930—2022),湖南衡山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他治学主张以中国语言学优良传统为根,取世界语言学精华而加以融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其研究领域包括汉语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文学语言史、古音学、文字学、训诂学、词典学、方言学以及汉藏诸语言的比较研究等。先后参与或主持编......
-
〓 罗家伦和他的北大师长们
蒋梦麟,陈独秀,胡适,沈尹默,朱家骅,都是父亲北大的师长。蒋梦麟先生是五四运动发生那年蔡元培先生离校期间的代理北大校长;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时,与胡适之先生同是“新潮社”的赞助人以及学生问教、论学的导师;沈尹默先生的诗词与书法都是父亲所钦佩的;朱家骅则是他的德文教授。往后蒋梦麟和朱家骅在教育部长任内,......
-
〓 徐小跃:传统文化的传扬者
徐小跃 资料图片 敦厚沉稳、谈吐不凡,精神抖擞又不失儒雅。初次见到徐小跃,记者感受到的是学者的风范。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没听过徐老师的课就是白上南大”“得遇徐老师,人生幸也”……这些是南大学生对徐......
-
〓 2014全国教育楷模·潘懋元:高教泰斗 学人典范
潘懋元在学术沙龙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供图 名片朴素干净,头衔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教授。 人亦如此。一袭经典的白衬衫、灰西裤,未到采访时间,94岁的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就早早等在房间里。见到记者前来,坚持站起身和每个人握手,双手递送名片。 一派传统文人的端方姿态。自1935年初登讲台的那一刻算起,整整7......
-
〓 鲁迅的题诗签赠本
直接将自作诗题写在著作扉页上赠人的情况,在鲁迅的文墨交往中比较罕见,据笔者所知,仅有三例。 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鲁迅“于夜写二册赠之”。 这是在书籍上题诗,而不是另纸所书。 题于《呐喊》扉页上者:“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款署“自题十年前旧作,以请山县先生教正......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