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适与辜鸿铭和而不同
电视剧《觉醒年代》有一个古怪的人物——辜鸿铭。他身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喜欢摆谱,身边跟随一老一少两个仆人,伺候他喝茶、漱口、吸烟,看上去像个清朝遗老。其实此人出生于南洋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自幼就接受西方教育,精通英、法、德、日、俄、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九种语言,头顶13个博士学位,知识渊博,学贯东西,著有《中国的......
-
〓 夏志清早年留美生活
夏志清1961年凭借《中国现代小说史》(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的问世,夏志清一举成名。他此后的学术和生活已为学界所熟知,但此前他的经历,则不是那么清楚。2015年出版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一、二卷(王洞主编,季进编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后三卷将陆续......
-
〓 周公语典育化名士情怀故事二则
《尚书》是最早的儒家经典,又称《书》或《书经》,是关于上古的史书。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尚书》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周公,一生功绩被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的思想人格成为后世的楷......
-
〓 宗亮:唐筼的两首译作
唐筼翻译的《乐哉磨磨郎》 从1928年初识、成婚,到1969年不幸去世,唐筼与陈寅恪携手走过了四十余年的人生历程。谈及唐筼与陈寅恪的关系,一般人大多会提到唐筼对陈寅恪无微不至的照顾,称赞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实际上,在与陈寅恪成婚之前,唐筼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现代新女性,她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领域内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
〓 速写两会人物·吴江委员:“我老了,但京剧不老”
图为吴江委员。本报记者 焦健摄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在说“京剧还很年轻”这句话时,并没有笑,而是双眼直视记者,一脸的真诚。似乎是怕别人不信,他又有点着急地解释道:“中华文明几千年,戏曲历史800多年,而京剧才不足200年,现在正值青壮年呢。” “您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的,还是从艺术的角度呢?”......
-
〓 “劳模”樊希安
樊希安与我先为广义的同事,后是狭义的同僚。所谓广义的同事是指他曾经供职于三联书店,我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两家单位同属一个出资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谓狭义的同僚是说我俩先后奉调至集团,同在一个班子公干。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我俩交集并不算多,先是各为其主,自己忙自己的;后来虽要共同参加不少的会,但由于各有自己分管......
-
〓 学人小传:柴德赓
柴德赓,1908年出生,1970年去世,浙江诸暨人。历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曾任辅仁大学史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著有《资治通鉴介绍》《史学丛考》《史籍举要》《清代学术史讲义》等。...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赵无极在杭州艺专做学生时,由于在试卷上“七荤八素地涂上一个大墨团”,惹恼了潘天寿先生,给他吃了个零分。亏得林风眠、吴大羽先生作保,才没被强迫退学。⦾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南京一所学院举办文科科研讨论会,有篇探讨最早见于《玉台新咏》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文章,作者上台报告,通过对该篇几个语词的考辨,认定作品时代不能早于......
-
〓 徐志摩、徐悲鸿的美术观念之争
1929年,民国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全部展品分为七大项:“书画”“金石”“西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美术摄影”,总共万余件。为此次展览还印有《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和《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蔡元培为特刊作序并撰文《美术批评的相对性》。另有讨论文章编入《美展》(亦名《第一次全国美术......
-
〓 汪曾祺的书与画
松鼠葡萄图 汪曾祺作于一九八三年无题 汪曾祺女儿汪朝说画中小鸟很像父亲 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笔似有神力,写什么,什么都精彩。写作余暇,汪先生做什么呢?唱京剧,哼昆曲,韵味十足。兴致好时,也作书画。其书画,简洁明快,遣兴自娱,颇见文人书画气息。他画画,不惯设色,以素净为主。想着画什么,顺手裁张宣纸,就着案头笔墨,随心所......
-
〓 学人小传:王泗原
王泗原(1911—1999),江西安福人。语文专家、楚辞专家,编辑家。1934年武昌中华大学肄业,在中学教国文,曾任《日新日报》和《前方日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编审处、出版总署编审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兼办《语文学习》月刊。编有新中国首部工农速成中学国文课本,参编第一部以“语文”为字样的语文课本及多......
-
〓 全国人大代表刘蕾: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代表委员履职记】 2月20日一大早,刚从北京招商归来的刘蕾,就马不停蹄赶到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专题调研。“大家近期生活、工作中有啥问题、困难,或者好建议,我给带到两会上。”刘蕾热切地询问。 刘蕾是黑龙江省同江市经济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作为一名赫哲族代表,自2008年履职以来,她先后提出13......
-
〓 人物·大家·谢冕:把日子过成诗
CFP2011年12月6日,中坤国际诗歌奖在北大颁奖。诗人牛汉(左)接受了谢冕颁发的奖项后,两位老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CFP 谢冕先生今年82岁了。 先生老了,亲友们总是劝他好好保养,要活到一百岁。听到这些善意的祝愿,谢冕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惧老,而是他越来越感觉到“寿”字背后的空虚与乏味。如果精神与肉体能......
-
〓 智海观澜:苏东坡的酷评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自序》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确实,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千古风流人物。如果把议时论事、臧否人物算上,他还是一位幽默的评论家,常常妙语连珠,酷评迭出,显现出一代文豪的聪明智慧。 ......
-
〓 学人小传:黄药眠
黄药眠(1903—1987),广东梅州人。诗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1925年毕业于广东大学,后加盟“创造社”,1929年在苏联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任翻译,1933年回国,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国际新闻社总编辑、“文协”桂林分会秘书长、“文协”香港分会主席、《光明报》主编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文......
-
〓 半亩荷风淡淡香——献给任中敏先生
校园的东面,有一方小池塘,俗名“牛大汪”,是过去耕牛戏水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了。每逢春过夏至,池塘里便漾起微微荷风淡淡香。 池塘的边上有一块青石碑,上面也早已爬满青藤了。石碑上刻了些字:“国学大师任中敏先生,名讷,号二北、半塘,晚年卜居于此,是以名之。”那是1997年的5月,为纪念先生诞......
-
〓 韩再芬:在黄梅戏的路上一直跑
韩再芬 资料图片 8月26日至31日,韩再芬带着原创黄梅戏《徽州往事》再度来到国家大剧院,连续献演六天。她在舞台上精力旺盛,外形出众,被“韩迷”们称为“神仙姐姐”。 “我们都撑不下来的时候,她却能撑下来。”剧院里的年轻人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韩再芬?她笑着说:“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精神力量。人活一口气,唱戏尤......
-
〓 忆何兹全师最后的日子
我们的恩师、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离我们远去了。虽然事先已有预感,但我至今仍难以接受这个残忍的现实。大年初一我去给先生拜年时,看先生病情已沉重,初二病势转危。尽管我们祈盼奇迹的发生,然而先生还是抛下我们走了。这些天,我在痛苦中回忆起先生最后日子的点点滴滴,更体会到先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的光辉。2006年,先生、师母的惟......
-
〓 君子爱人以德——朱自清与叶石荪的交谊
叶石荪(1893-1977),原名叶麐,字石荪,以字行,四川古宋人,是文学史上一位久已湮没的学者、心理学家。其事迹不彰,鲜有文章名世,以致人们只能从他人口中零星地获得些材料。然而,笔者近来发现,朱自清的日记中有五十余处关于叶石荪的叙述,故特将二人交往的相关史实钩沉如下。 人生初相见,历久成故交。朱自清与叶石荪相识......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诚捍卫者与无私奉献者——潘梓年哲学思想研究
潘梓年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1893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38年负责创办《新华日报》,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第一任学部副主任(主持学部常务工作),也是哲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筹备创办了学术杂志《哲学研究》。潘梓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